一种土壤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063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粉碎箱、处理箱和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分别对应与粉碎箱的左侧和处理箱的右侧固定连通,所述粉碎箱内腔的背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一端贯穿粉碎箱并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粉碎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贯穿至框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土壤与化学药剂接触充分和土壤粉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普遍存在着土壤与化学药剂接触不充分造成修复效果不佳,由于土壤块较大,化学药剂只与其表面接触浸湿,其内部并未接触浸湿,实用性差的问题。实用性差的问题。实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为一种土壤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污染作为一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各种污水、污泥等,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地表水造成二次污染,通过饮用水或土壤

植物系统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危,目前,土壤的修复方法较多,采用化学试剂修复的方法较为普遍,但是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普遍存在着土壤与化学药剂接触不充分造成修复效果不佳,由于土壤块较大,化学药剂只与其表面接触浸湿,其内部并未接触浸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具备土壤与化学药剂接触充分和土壤粉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普遍存在着土壤与化学药剂接触不充分造成修复效果不佳,由于土壤块较大,化学药剂只与其表面接触浸湿,其内部并未接触浸湿,实用性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粉碎箱、处理箱和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分别对应与粉碎箱的左侧和处理箱的右侧固定连通,所述粉碎箱内腔的背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一端贯穿粉碎箱并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粉碎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贯穿至框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横管的内腔设置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的一端贯穿粉碎箱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输送绞龙右端的表面和蜗杆右端的表面均固定套设有皮带盘,所述皮带盘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贯穿至处理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药箱,所述处理箱的左侧通过支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药箱的左侧固定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贯穿至处理箱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喷水板。
[0005]优选的,所述药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贯穿至药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桨。
[0006]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贯穿至处理箱的内腔。
[0007]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和处理箱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安装有导流框。
[0008]优选的,所述横管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罩体,所述罩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
[0009]优选的,所述粉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框。
[0010]优选的,所述弯管一端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蜗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框体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粉碎箱、处理箱、横管、粉碎辊、蜗轮、框体、第一电机、蜗杆、输送绞龙、皮带盘、皮带、第二电机、竖杆、搅拌板、药箱、水泵、弯管和喷水板进行配合,具备土壤与化学药剂接触充分和土壤粉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普遍存在着土壤与化学药剂接触不充分造成修复效果不佳,由于土壤块较大,化学药剂只与其表面接触浸湿,其内部并未接触浸湿,实用性差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电机、转杆和混合桨,对加入到药箱内的水和修复剂充分的均匀搅拌混合,达到快速互溶,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和挡板,方便将处理箱内修复完成后的土壤颗粒进行排出,通过设置导流框,对从处理箱排出的修复后土壤进行导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后视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罩体剖视立体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导流板和粉碎辊零件立体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处理箱剖视立体放大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皮带盘、蜗杆和蜗轮零件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粉碎箱、2处理箱、3横管、4粉碎辊、5蜗轮、6框体、7第一电机、8蜗杆、9输送绞龙、10皮带盘、11皮带、12第二电机、13竖杆、14搅拌板、15药箱、16水泵、17弯管、18喷水板、19第三电机、20转杆、21混合桨、22电动伸缩杆、23挡板、24底座、25导流框、26罩体、27加热管、28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6,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粉碎箱1、处理箱2和横管3,横管3的两端分别对应与粉碎箱1的左侧和处理箱2的右侧固定连通,粉碎箱1内腔的背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粉碎辊4,粉碎辊4的一端贯穿粉碎箱1并固定连接有蜗轮5,粉碎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框体6,框体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转轴贯穿至框体6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蜗杆8,蜗轮5与蜗杆8啮合,横管3的内腔设置有输送绞龙9,输送绞龙9的一端贯穿粉碎箱1并延伸至外部,输送绞龙9右端的表面和蜗杆8右端的表面均固定套设有皮带盘10,皮带盘10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11,处理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转轴贯穿至处理箱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竖杆13,竖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14,处理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药箱15,处理箱2的左侧通过支座安装有水泵16,水泵16的输入端与药箱15的左侧固定连通,水泵1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弯管17,弯管17的一端贯穿至处理箱2的内
腔并固定连通有喷水板18。
[0023]药箱1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9,第三电机19的转轴贯穿至药箱15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20,转杆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桨21,通过设置第三电机19、转杆20和混合桨21,对加入到药箱15内的水和修复剂充分的均匀搅拌混合,达到快速互溶。
[0024]处理箱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2,电动伸缩杆2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3,挡板23的一侧贯穿至处理箱2的内腔,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22和挡板23,方便将处理箱2内修复完成后的土壤颗粒进行排出。
[0025]粉碎箱1和处理箱2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底座24,处理箱2的底部安装有导流框25,通过设置导流框25,对从处理箱2排出的修复后土壤进行导流。
[0026]横管3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罩体26,罩体2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27,通过设置罩体26和加热管27,对通过横管3的土壤微粒进行加热升温,加快在处理箱2修复的效率。
[0027]粉碎箱1的内壁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粉碎箱(1)、处理箱(2)和横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3)的两端分别对应与粉碎箱(1)的左侧和处理箱(2)的右侧固定连通,所述粉碎箱(1)内腔的背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粉碎辊(4),所述粉碎辊(4)的一端贯穿粉碎箱(1)并固定连接有蜗轮(5),所述粉碎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框体(6),所述框体(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转轴贯穿至框体(6)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蜗杆(8),所述蜗轮(5)与蜗杆(8)啮合,所述横管(3)的内腔设置有输送绞龙(9),所述输送绞龙(9)的一端贯穿粉碎箱(1)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输送绞龙(9)右端的表面和蜗杆(8)右端的表面均固定套设有皮带盘(10),所述皮带盘(10)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11),所述处理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转轴贯穿至处理箱(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竖杆(13),所述竖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14),所述处理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药箱(15),所述处理箱(2)的左侧通过支座安装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的输入端与药箱(15)的左侧固定连通,所述水泵(1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弯管(17),所述弯管(17)的一端贯穿至处理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君丽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市政园林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