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54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的炭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包括圆筒状的糊缸,糊缸的出口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用于成型的咀模;咀模呈漏斗状,靠近糊缸出口端的咀模直径与糊缸出口端直径相等,且大于远离出口端的咀模直径,远离糊缸出口端的咀模为内腔为直筒段;糊缸的出口端内壁设置有环形衬套,环形衬套的外径等于糊缸出口端直径,环形衬套直径小于糊缸出口端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糊缸出料口端部内壁位置安装环形衬套,防止咀模内糊料后退,通过反作用力抵消抽真空过程中糊料所受拉应力,最终改善制品变径起始位置处的拉应力,解决横裂的生产质量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的炭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电极的制造均采用挤压成型方式,在成型环节有加料、抽真空、捣固、预压及挤压等动作环节。
[0003]由于压机及咀模设计的缺陷,大部分压机在成型糊料强度偏低的产品时均较大比例发生横裂问题,至今仍然是困扰各石墨电极制造企业的技术难题,横裂导致成型工序收率受到明显影响。
[0004]经我公司充分的技术调查分析及试验后,确认横裂缺陷均发生的抽真空过程汇总,即不进行抽真空则无横裂缺陷,抽真空操作则较大比例发生横裂不良。深入分析其过程,认为:挤压结束泄压后,糊料回弹膨胀导致其与咀模变形段的内壁之间产生间隙,间隙内气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糊料中挥发分气体进入间隙);加完料的抽真空过程中,咀模内壁间隙与糊缸料面的气压差急剧增加,产生的压力推动咀内糊料向料室缓慢移动,但咀模直线段较大的内摩擦力又发生着阻止糊料整体移动的趋势,进而导致咀内糊料在变径起始位置因拉应力超出制品强度而发生横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通过在糊缸出料口端部内壁位置安装环形衬套,防止咀模内糊料后退,通过反作用力抵消抽真空过程中糊料所受拉应力,最终改善制品变径起始位置处的拉应力,解决横裂的生产质量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包括圆筒状的糊缸,糊缸的出口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用于成型的咀模;咀模呈漏斗状,靠近糊缸出口端的咀模直径与糊缸出口端直径相等,且大于远离出口端的咀模直径,远离糊缸出口端的咀模为内腔为直筒段;糊缸的出口端内壁设置有环形衬套,环形衬套的外径等于糊缸出口端直径,环形衬套直径小于糊缸出口端直径。
[0008]进一步地,环形衬套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长边固定贴设于糊缸出口端的内壁,两等角为锐角,角度范围为10

30
°

[0009]进一步地,环形衬套垂直于糊缸内壁的高度5

10mm,钝角处理为平滑的圆弧状。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可与糊缸同轴连接的外套,糊缸的出口端套设有活接接头,外套靠近糊缸出口端外壁设置有可与活接接头匹配的螺纹;咀模位于外套内,且咀模进料端可与糊缸出口端相抵触。
[0011]进一步地,咀模外壁设置有限位槽,外套侧壁在于限位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孔,
螺孔内安装有端面可伸入限位槽的限位螺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在糊缸出料口端部内壁位置安装环形衬套,防止咀模内糊料后退,通过反作用力抵消抽真空过程中糊料所受拉应力,最终改善制品变径起始位置处的拉应力,解决横裂的生产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0015]其中:1、糊缸;2、咀模;3、环形衬套;4、外套;5、活接接头;6、限位槽; 7、限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包括圆筒状的糊缸 1,糊缸1的出口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用于成型的咀模2;咀模2呈漏斗状,靠近糊缸 1出口端的咀模2直径与糊缸1出口端直径相等,且大于远离出口端的咀模2直径,远离糊缸1出口端的咀模2为内腔为直筒段;糊缸1的出口端内壁设置有环形衬套 3,环形衬套3的外径等于糊缸1出口端直径,环形衬套3直径小于糊缸1出口端直径。
[0019]圆棒状的石墨电极成型环节有加料、抽真空、捣固、预压及挤压等动作环节,抽真空可以除去糊料中的气泡,规避石墨电极中产生大量孔隙;后续通过挤压机构向糊缸1一端施加推力,使糊缸1内的糊料受到挤压,向出口端移动;然后受到挤压的糊料经过咀模2成型成棒状,由咀模2的出口端出料。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糊缸1出料口端部内壁位置安装环形衬套3,防止咀模2内糊料后退,通过反作用力抵消抽真空过程中糊料所受拉应力,最终改善制品变径起始位置处的拉应力,解决横裂的生产质量问题。
[0020]本实施例中的环形衬套3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长边固定贴设于糊缸1出口端的内壁,两等角为锐角,角度范围为10

30
°
,环形衬套3垂直于糊缸1内壁的高度5

10mm,钝角处理为平滑的圆弧状。可以起到限制抽真空过程汇总咀内糊料的向糊缸1方向位移的同时,确保挤压成型过程中糊料能够顺畅的通过环形衬套3。
[0021]还包括可与糊缸1同轴连接的外套4,糊缸1的出口端套设有活接接头5,外套4靠近糊缸1出口端外壁设置有可与活接接头5匹配的螺纹;咀模2位于外套4 内,且咀模2进料端可与糊缸1出口端相抵触。本实施例中的咀模2通过外套4与糊缸1出口端通过活接接头5进行同轴可拆卸式固定,可在咀模2磨损严重或者产生变形时方便及时地更换咀模2,拆装方便。
[0022]咀模2外壁设置有限位槽6,外套4侧壁在于限位槽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孔,螺孔内安装有端面可伸入限位槽6的限位螺钉7,可以对外套4内的咀模2进行位置固定,防止咀模2在挤料过程中产生位移,影响出料的形状和质量。
[0023]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
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糊缸(1),所述糊缸(1)的出口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用于成型的咀模(2);所述咀模(2)呈漏斗状,靠近糊缸(1)出口端的咀模(2)直径与糊缸(1)出口端直径相等,且大于远离出口端的咀模(2)直径,远离糊缸(1)出口端的咀模(2)为内腔为直筒段;所述糊缸(1)的出口端内壁设置有环形衬套(3),所述环形衬套(3)的外径等于糊缸(1)出口端直径,所述环形衬套(3)直径小于糊缸(1)出口端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挤压成型用糊缸防退料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衬套(3)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长边固定贴设于糊缸(1)出口端的内壁,两等角为锐角,角度范围为10

3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