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049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包括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大棚主体的内部与外侧安装有浇灌组件,所述大棚主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一组二氧化碳传感器、热风机与轴流风机,所述大棚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大棚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量,使工作人员远程了解棚内蔬菜的生长情况,同时进行远程养护,且可针对不同种类的蔬菜对浇灌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使大棚的适用性更广,在工作人员进行巡视、收菜情况下,还可将浇灌机构进行收纳,减少占地面积,便于工作人员在棚内走动。便于工作人员在棚内走动。便于工作人员在棚内走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蔬菜大棚
,更具体地说,涉及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一般蔬菜大棚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温室空间,外膜很好地阻止内部蔬菜生长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0003]现有的蔬菜大棚,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工作人员每日定期进入,从而对棚内蔬菜进行观察、养护,较为繁琐,同时现有的蔬菜大棚浇灌机构通常为固定式安装,占用面积过大,在工作人员进入棚内进行巡视、收菜情况时,较为不便,同时现有的浇灌机构无法针对不同种类的蔬菜调节浇灌高度,导致一个棚内只能种类少量品类的蔬菜,局限性较大,为此我们推出了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包括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大棚主体的内部与外侧安装有浇灌组件,所述大棚主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一组二氧化碳传感器、热风机与轴流风机,所述大棚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大棚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浇灌组件包括水泵、软管、横管、三个分流管、三组浇灌喷头、三组第一电磁阀与三个雾化组件,所述水泵安装至大棚主体的外侧,所述软管与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大棚主体的内部,所述软管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横管的内部,三个所述分流管均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横管的内部,三组所述浇灌喷头分别安装至三个分流管的外侧,三组所述第一电磁阀分别安装至三组浇灌喷头上,三个所述雾化组件分别安装至三个分流管上。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一组雾化喷头与一组第二电磁阀,一组所述雾化喷头均安装至分流管上,一组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安装至一组雾化喷头上。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液压杆、四个钢丝绳与四个导向辊,两个所述液压杆均安装至大棚主体的内顶壁,四个所述导向辊均转动连接至支撑架的外侧,四个所述钢丝绳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左右两个分流管的中部,四个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
液压杆上,四个所述钢丝绳分别转动连接至四个导向辊的中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热风机、轴流风机、两个液压杆、水泵、三组第一电磁阀与三组第二电磁阀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一组二氧化碳传感器双向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双向信号连接有智能终端。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方案利用水泵运作,可将外界水源由软管导入横管的内部,随后水源将分别涌入三个分流管的内部,随后由三组浇灌喷头喷出,对棚内蔬菜进行浇灌,当需要对棚内进行加湿处理时,可利用三组第一电磁阀闭合,随后利用三个雾化组件运作,便于对棚内进行加湿处理,当需要对浇灌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可利用两个液压杆运作,从而四个钢丝绳均被拉动,利用四个导向辊的设置,便于对四个钢丝绳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减少四个钢丝绳与支撑架之间的磨损,当四个钢丝绳运动后,三个分流管与横管将被向上拉动,从而达到高度调节的效果,根据软管的设置,从而不影响三个分流管与横管的上升下降。
[0019](2)本方案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一组二氧化碳传感器、热风机与轴流风机的设置,便于对大棚主体内的温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还便于工作人员远程对大棚主体内进行通风、升温,利用中央处理器的设置,便于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控制与数据接收,利用智能终端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更加直观的观察棚内情况,且可直接远程操纵棚内电器元件运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
[0024]1、大棚主体;2、支撑架;3、浇灌组件;301、水泵;302、软管;303、横管;304、分流管;305、浇灌喷头;306、第一电磁阀;307、雾化组件;3071、雾化喷头;3072、第二电磁阀;4、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二氧化碳传感器;7、热风机;8、轴流风机;9、驱动组件;901、液压杆;902、钢丝绳;903、导向辊;10、控制面板;11、中央处理器;12、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请参阅图1~3,本技术中,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包括大棚主体1,大棚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2,大棚主体1的内部与外侧安装有浇灌组件3,大棚主体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一组二氧化碳传感器6、热风机7与轴流风机8,大棚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9,大棚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0。
[0027]本技术中,利用支撑架2的设置,便于对大棚主体1起到支撑作用,利用控制面板10的设置,便于对大棚主体1内电器元件进行控制,更加便捷且智能化,利用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一组二氧化碳传感器6、热风机7与轴流风机8的设置,便于对大棚主体1内的温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还便于工作人员远程对大棚主体1内进行通风、升温,利用浇灌组件3的设置,便于对棚内蔬菜进行浇灌处理,利用驱动组件9的设置,便于对浇灌组件3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情况调节浇灌组件3的高度,便于开展棚内工作。
[0028]请参阅图1~3,其中:浇灌组件3包括水泵301、软管302、横管303、三个分流管304、三组浇灌喷头305、三组第一电磁阀306与三个雾化组件307,水泵301安装至大棚主体1的外侧,软管302与水泵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软管302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大棚主体1的内部,软管302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横管303的内部,三个分流管304均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横管303的内部,三组浇灌喷头305分别安装至三个分流管304的外侧,三组第一电磁阀306分别安装至三组浇灌喷头305上,三个雾化组件307分别安装至三个分流管304上。
[0029]本技术中,利用水泵301运作,可将外界水源由软管302导入横管303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包括大棚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大棚主体(1)的内部与外侧安装有浇灌组件(3),所述大棚主体(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一组二氧化碳传感器(6)、热风机(7)与轴流风机(8),所述大棚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9),所述大棚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0);所述浇灌组件(3)包括水泵(301)、软管(302)、横管(303)、三个分流管(304)、三组浇灌喷头(305)、三组第一电磁阀(306)与三个雾化组件(307),所述水泵(301)安装至大棚主体(1)的外侧,所述软管(302)与水泵(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302)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大棚主体(1)的内部,所述软管(302)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横管(303)的内部,三个所述分流管(304)均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横管(303)的内部,三组所述浇灌喷头(305)分别安装至三个分流管(304)的外侧,三组所述第一电磁阀(306)分别安装至三组浇灌喷头(305)上,三个所述雾化组件(307)分别安装至三个分流管(304)上;所述雾化组件(307)包括一组雾化喷头(3071)与一组第二电磁阀(30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赛赛茅建涛倪红裕汤献平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市嘉禾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