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换热装置、废液换热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25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液换热装置。废液换热装置包括弯折延伸的废液管,废液管内形成有废液通道,废液管的内表面的粗糙度小于25微米,所述废液通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基本平行并首尾连接。上述废液换热装置,通过将废液通道设置为内表面的粗糙度小于25微米,可使得废液通道的内表面足够平滑,在废液通道内有废液流动时,废液中即使存在杂物也能够顺畅地通过,不需要前置防堵、过滤的结构对废液进行预先处理,避免造成钩挂与缠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废液换热设备。一种废液换热设备。一种废液换热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液换热装置、废液换热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废液换热装置、废液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经过工业处理后的废液往往具有较高温度,含有大量热量,具有良好的热量回收价值。然而,废液中往往也会含有较多的杂物,使得对废液的余热回收造成困难。若对杂物进行滤除,则可能会使得杂物钩挂与缠绕在滤除装置中,从而容易造成堵塞,影响余热回收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废液换热装置、废液换热设备。
[0004]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废液换热装置,所述废液换热装置包括弯折延伸的废液管,所述废液管内形成有废液通道,所述废液管的内表面的粗糙度小于25微米,所述废液通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基本平行并首尾连接。
[0005]上述废液换热装置,通过将废液通道设置为内表面的粗糙度小于25微米,可使得废液通道的内表面足够平滑,在废液通道内有废液流动时,废液中即使存在杂物也能够顺畅地通过,不需要前置防堵、过滤的结构对废液进行预先处理,避免造成钩挂与缠绕的问题。
[000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液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0.12平方米。如此,使得废液通道具有足够的空间,避免杂物过大而堵塞废液通道。
[000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液管的材料的承压值大于0.4兆帕。如此,可避免在废液通道内造成堵塞。
[00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液管的侧壁设置有导热层。如此,可提高导热效率。
[000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液管的侧壁还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覆盖所述导热层设置并形成所述废液通道的内表面。如此,可防止对导热层的腐蚀和侵蚀。
[00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流道和一个所述第二流道形成流向弯折部。如此,可提高换热效果。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液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沿所述废液管的侧面贴合地设置在所述废液管弯折形成的间隔内。如此,可提供能够吸收废液中热量的具体结构。
[00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液管连通有第一进液设备,所述换热管连通有第二进液设备;所述第一进液设备连通至所述废液管的顶部,所述第二进液设备连通至所述换热管的底部,或者,所述第一进液设备连通至所述废液管的底部,所述第二进液设备连通至所述换热管的顶部。如此,可提高热量的传导速度。
[00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液管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废液
换热装置的顶部,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废液换热装置的底部。如此,可提高废液的扰动效果,使得废液中的热量更容易向外传导。
[0014]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废液换热设备,包括上述任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废液换热装置,所述废液换热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废液换热装置的废液通道的进液口相互连通,以及至少两个所述废液换热装置的废液通道的出液口相互连通。
[0015]上述废液换热设备,通过将废液通道设置为内表面的粗糙度小于25微米,可使得废液通道的内表面足够平滑,在废液通道内有废液流动时,废液中即使存在杂物也能够顺畅地通过,不需要前置防堵、过滤的结构对废液进行预先处理,避免造成钩挂与缠绕的问题。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废液通道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废液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废液通道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废液通道和换热管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废液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废液换热设备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废液换热装置100、废液管101、废液通道110、内表面111、导热层112、缓冲层113、第一流道114、第二流道115、流向弯折部116、第一进液设备117、第二进液设备118;
[0026]进液口131、出液口132;
[0027]换热管140、换热进口141、换热出口142;
[0028]废液换热设备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1]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废液换热装置100。废液换热装置100形成有弯折延伸的废液通道110。废液通道110的内表面111的粗糙度小于预定值。
[0032]上述废液换热装置100,通过将废液通道110设置为内表面111的粗糙度小于25微米,可使得废液通道110的内表面111足够平滑,在废液通道110内有废液流动时,废液中即使存在杂物也能够顺畅地通过,不需要前置防堵、过滤的结构对废液进行预先处理,避免造成钩挂与缠绕的问题。
[0033]具体地,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废液换热装置100包括弯折延伸的废液管101。废液管101的内侧形成废液通道110。位于废液管101内侧的侧壁整体形成内表面111。废液可以沿废液通道110的长度延伸的方向进行流动,从而可形成废液的流动方向。位于废液管101内侧的侧壁可以为废液管101的管壁。
[0034]在废液通道110内流动有废液的情况下,由于内表面111的粗糙度小于预定值,可使得废液中的杂物能够持续跟随废液的流动而移动,不会在内表面111上被卡住,也不会粘在内表面111上,从而可使得废液能够以含有杂物的状态在废液通道110内流动。在上述基础上,则可以不需要在将废液通入废液通道110前,通过前置的用于防堵、过滤的结构来滤除废液中的杂物,从而可避免在回收废液中的余热时,对废液中的杂物进行滤除的过程中出现杂物在用于防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换热装置包括弯折延伸的废液管,所述废液管内形成有废液通道,所述废液管的内表面的粗糙度小于25微米,所述废液通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基本平行并首尾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0.12平方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管的材料的承压值大于0.4兆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管的侧壁设置有导热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管的侧壁还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覆盖所述导热层设置并形成所述废液通道的内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流道和一个所述第二流道形成流向弯折部。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呈馨李洪斌刘玉辉齐红儒王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泰润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