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22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其具有薄膜电容器本体,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的下端通过万向节连接引脚,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的两侧相对引脚位置处均设置收纳槽,所述的收纳槽用于引脚转动后的放置收纳;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的外壁上包覆设置散热层;所述的散热层包括基层与散热锥;所述的基层包覆设置在薄膜电容器本体外壁上,所述的散热锥沿基层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两侧均铰接设置引导架,所述的引导架与薄膜电容器本体连接的一端可自由转动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的
,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容器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市场上的电容器种类很多,其中薄膜电容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能源汽车上,薄膜电容器是重要的必备器件。目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薄膜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引脚常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断裂现象,导致整体薄膜电容器的报废;引脚插设使用过程中无法快速有效的连接,使得引脚端部会受到冲击而弯曲导致接触不良现象的发生,给人们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长时间使用的薄膜电容器其表面会急剧很大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开,导致其会出现热击穿现象,也会使得薄膜电容器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采用活动式引脚设置,可以有效的对引脚起到防护效果,通过引导架便于引脚的快速准确的插设固定,减少传统薄膜电容器在插设连接过程中的困扰现象发生,通过散热层进行快速的散热操作,提高整体薄膜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具有薄膜电容器本体,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的下端通过万向节连接引脚,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的两侧相对引脚位置处均设置收纳槽,所述的收纳槽用于引脚转动后的放置收纳;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的外壁上包覆设置散热层;所述的散热层包括基层与散热锥;所述的基层包覆设置在薄膜电容器本体外壁上,所述的散热锥沿基层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两侧均铰接设置引导架,所述的引导架与薄膜电容器本体连接的一端可自由转动180
°

[0005]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收纳槽截面呈梯形、三角形或矩形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便于后期引脚的置入收纳操作。
[0006]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收纳槽的深度大于引脚的直径;这样可以保障引脚在转动后全部置入收纳槽内。
[0007]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引导架呈L形结构,所述的引导架的下端还开设引导孔;这样的设计可以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引导孔位置来判断引脚插设过程中的位置。
[0008]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收纳槽长度大于引脚长度;可便于引脚的全部置入收纳。
[0009]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引导架长度大于引脚长度;这样可以表面引导架在转动过程中会受到引脚的转动干涉。
[0010]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收纳槽的一侧还设置警示标贴,所述的警示标贴粘贴设置在薄膜电容器本体两侧端面上;这样可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引脚的转动使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采用活动式引脚设置,可以有效的对引脚起到防护效果,通过引导架便于引脚的快速准确的插设固定,减少传统薄膜电容器在插设连接过程中的困扰现象发生,通过散热层进行快速的散热操作,提高整体薄膜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薄膜电容器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的标号为:1、薄膜电容器本体,2、万向节,3、引脚,4、收纳槽,5、散热层,6、基层,7、散热锥,8、引导架,9、引导孔,10、警示标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具有薄膜电容器本体1,薄膜电容器本体1的下端通过万向节2连接引脚3,薄膜电容器本体1的两侧相对引脚3位置处均设置收纳槽4,收纳槽4用于引脚3转动后的放置收纳;薄膜电容器本体1的外壁上包覆设置散热层5;散热层5包括基层6与散热锥7;基层6包覆设置在薄膜电容器本体1外壁上,散热锥7沿基层6表面均匀设置;薄膜电容器本体1两侧均铰接设置引导架8,引导架8与薄膜电容器本体4连接的一端可自由转动180
°

[0019]其中,收纳槽4截面呈梯形、三角形或矩形结构。收纳槽4的深度大于引脚3的直径。引导架8呈L形结构,引导架8的下端还开设引导孔9。收纳槽4长度大于引脚3长度。引导架8长度大于引脚3长度。收纳槽4的一侧还设置警示标贴10,警示标贴10粘贴设置在薄膜电容器本体1两侧端面上。
[0020]该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的操作原理如下:
[0021]首先,当薄膜电容器本体1在包装或运输过程中,引脚3都是转动至于收纳槽4内后进行收纳,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将引导架8向下进行转动,当将其转动与薄膜电容器本体1呈垂直状态的时候,看其引导孔9是否处于引脚3插设位置;当判断处于同一位置的时候,就可以手动将引脚3从收纳槽4内转动取出,直至向下转动呈垂直状态,将引导架8向上转动后,将引脚3直接插入即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引脚3的准确插设连接;
当薄膜电容器本体1长时间使用过的时候,热量会通过散热层5快速向外疏散,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避免传统热量集聚的热击穿事件发生。
[002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薄膜电容器本体,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的下端通过万向节连接引脚,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的两侧相对引脚位置处均设置收纳槽,所述的收纳槽用于引脚转动后的放置收纳;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的外壁上包覆设置散热层;所述的散热层包括基层与散热锥;所述的基层包覆设置在薄膜电容器本体外壁上,所述的散热锥沿基层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的薄膜电容器本体两侧均铰接设置引导架,所述的引导架与薄膜电容器本体连接的一端可自由转动18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纳槽截面呈梯形、三角形或矩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水平王健吴光杰周福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立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