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应用该塑封定子的泵体及屏蔽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14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4
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包括定子组件和注塑于定子组件上的第一塑封壳,定子组件包括铁芯、绕组、与绕组电连接的第一插片,绕组及其与第一插片的连接部被密封于第一塑封壳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铁芯电连接的第二插片,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分设于定子组件的轴向两侧,第一插片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与第二插片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同向朝第一塑封壳周壁往外延伸。经上述设计的塑封定子组件,其供绕组供电用的第一插片的连接端被第一塑封壳包覆,提高了定子组件安全性;进一步地,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的插针朝第一塑封壳的周壁向外同向凸出延伸,便于塑封定子组件与外部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应用该塑封定子的泵体及屏蔽电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该塑封定子的泵体及屏蔽电泵,其IPC分类号为F04D 13/06。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径向设电路板的屏蔽电泵,如在先专利号CN215058225U,专利名称为《一种便于绕组引接外部电源的屏蔽电泵》所示,该屏蔽电泵在定子组件的轴向一侧设接线板,利用径向耦合的连接器插合对将接线板与设置在该屏蔽电泵的泵体的径向侧的电路板电导通连接。现有结构的屏蔽电泵安装时,需先将线圈绕组的引出线与接线板进行电导通连接,然后再经过连接器插合对与电路板电导通连接,上述屏蔽电泵的安装过程存在较多的电连通的接驳端口,导致现有的屏蔽电泵出现断路的风险大,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应用该塑封定子的泵体及屏蔽电泵。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包括定子组件和注塑于定子组件上的第一塑封壳,定子组件包括铁芯、绕组、与绕组电连接的第一插片,绕组及其与第一插片的连接部被密封于第一塑封壳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铁芯电连接的第二插片,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分设于定子组件的轴向两侧,第一插片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与第二插片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同向朝第一塑封壳周壁往外延伸。
[0006]本技术的塑封定子组件,其供绕组供电用的第一插片的连接端被第一塑封壳包覆,提高了定子组件安全性;进一步地,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的插针朝第一塑封壳的周壁向外同向凸出延伸,便于塑封定子组件与外部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高。
[0007]进一步地,定子组件还包括与绕组电导通连接的公共端插片。
[0008]更进一步地,公共端插片包括公共端插片本体和公共端插片挂钩,第一插片包括插片本体、从插片本体的径向一侧凸起的插片插针和从插片本体的径向一侧凸起的插片挂钩。
[0009]更进一步地,插片插针上套设插片护套。
[0010]进一步地,铁芯设铁芯孔,第二插片的一端插接于铁芯孔上。
[0011]一种泵体,包括上述任一的塑封定子组件和注塑于该塑封定子组件上的塑封部,塑封部的主体为一柱状体,包括环状的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内壳和将外壳与内壳连接的端板,在外壳的外周壁向外凸起形成环柱状的围边,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的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分穿越外壳延伸于围边内部。
[0012]进一步地,第一塑封壳的内周壁表面设有若干凹槽。
[0013]进一步地,端板设有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上设有塞子密封。
[0014]一种屏蔽电泵,设有上述任一的泵体外,还包括容置于内壳内腔的转子组件、设置于转子组件的转轴的轴向一端的叶轮、电路板和侧盖,电路板设置于围边与侧盖围蔽形成的安装腔内,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的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分与电路板电导通连接。
[0015]一种屏蔽电泵,设有上述任一的泵体外,还包括转子组件、电路板、侧盖、压板、第一泵盖和第二泵盖,转子组件的转轴轴向二端各固定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泵盖与端板于轴向一端相迎盖合形成容纳第一叶轮的第一叶轮腔,的内壳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其内腔容纳转子组件,塑封定子组件位于外壳与内壳之间的定子腔,压板固设于泵体的轴向另一端并水密密封定子腔,第二泵盖与压板相迎盖合形成容纳第二叶轮的第二叶轮腔,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的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分与电路板电导通连接。
[0016]进一步地,该屏蔽电泵还包括轴承和弹性橡胶圈,压板设下凹的安装槽,橡胶圈套设于轴承后安装于安装槽上,转轴穿过轴承的内圈伸至第二叶轮腔。
[0017]进一步地,该屏蔽电泵还包括设置于端板上的第一轴承和设置于第一叶轮上的轴套,第一轴承与轴套的轴向端面相对设置。
[0018]按照上述的设计,可减少定子组件的绕组与第一插片,铁芯与第二插片,第一插片与电路板之间的接驳端口的个数,减少出现断路的风险,提升塑封定子组件、泵体及蔽电泵工作的稳定性。
[0019]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定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塑封定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公共端插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第一插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泵体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泵体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屏蔽电泵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屏蔽电泵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8]图9是本技术泵体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泵体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屏蔽电泵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是本技术屏蔽电泵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是本技术屏蔽电泵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是图1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其中,11

铁芯孔、20

安装腔、20
′‑
安装腔、21

定子腔、21
′‑
定子腔、30
′‑
转子腔、81

第一叶轮腔、82

第二叶轮腔、100

塑封定子组件、110

定子组件、111

铁芯、112

线圈架、113

绕组、116

插片护套、120

第一塑封壳、121

凹槽、140

第一插片、141

插片本体、142

插片插针、143

插片挂钩、150

第二插片、151

第二插片插针、152

第二插片本体、160

公共端插片、161

公共端插片本体、162

公共端插片挂钩、200

泵体、200
′‑
泵体、210

外壳、211

径向开口、210
′‑
外壳、211
′‑
径向开口、220

内壳、220
′‑
内壳、230

端板、231

轴向通
孔、230
′‑
端板、231
′‑
轴向通孔、24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包括定子组件(110)和注塑于定子组件上的第一塑封壳(120),所述定子组件(110)包括铁芯(111)、绕组(113)、与所述绕组(113)电连接的第一插片(140),所述绕组(113)及其与第一插片(140)的连接部被密封于第一塑封壳(120)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铁芯(111)电连接的第二插片(150),所述第一插片(140)及第二插片(150)分设于定子组件(110)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一插片(140)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与第二插片(150)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同向朝第一塑封壳(120)周壁往外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110)还包括与绕组(113)电导通连接的公共端插片(1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端插片(160)包括公共端插片本体(161)和公共端插片挂钩(162),所述第一插片(140)包括插片本体(141)、从插片本体(141)的径向一侧凸起的插片插针(142)和从插片本体(141)的径向一侧凸起的插片挂钩(1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封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插针(142)上套设插片护套(1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封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111)设铁芯孔(11),所述第二插片(150)的一端插接于铁芯孔(11)上。6.一种泵体,包括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塑封定子组件和注塑于该塑封定子组件上的塑封部(250、250

),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部(250、250

)的主体为一柱状体,包括环状的外壳(210、210

)、设置于外壳(210、210

)内的内壳(220、220

)和将外壳(210、210

)与内壳(220、220

)连接的端板(230、230

),在外壳(210、210

)的外周壁向外凸起形成环柱状的围边(240、240

),所述第一插片(140)及第二插片(150)的与外界电连接需要的插针部分穿越外壳(210、210

)延伸于围边(240、240

)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封壳(120)的内周壁表面设有若干凹槽(12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翁帆邹志冯奕冠吴汉基彭城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汉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