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植入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34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间植入物,包括植入物本体和封堵件,所述植入物本体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齿状面和第二齿状面,所述第一齿状面向所述植入物本体的一侧外侧凸起并具有第一弧顶,所述第二齿状面向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另一侧外侧凸起并具有第二弧顶,所述植入物本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适于放入骨泥或骨块,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尾端设有植骨通道,所述植骨通道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封堵件配合在所述植骨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椎间植入物可以有效的避免骨泥或骨块从植入物本体的尾部漏出,具有使椎间植入物骨性融合增加,保障脊柱稳定等的的优点。的的优点。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植入物


[0001]本技术涉及脊柱融合
,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漏椎间植入物。

技术介绍

[0002]椎间融合术能有效的治疗椎间退变和不稳等特征,它可以融合上下椎体,维持椎间隙高度、减轻神经根压力、维持脊柱稳定。在相关技术中的椎间植入物由于骨泥比较容易从椎间植入物的尾部漏出的因素,会出现植骨效果不佳、骨融合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椎间植入物,该椎间植入物可以有效的避免骨泥或骨块从植入物本体的尾部漏出,具有使椎间植入物骨性融合增加,保障脊柱稳定等的的优点。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椎间植入物,包括植入物本体和封堵件,所述植入物本体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齿状面和第二齿状面,所述第一齿状面向所述植入物本体的一侧外侧凸起并具有第一弧顶,所述第二齿状面向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另一侧外侧凸起并具有第二弧顶,所述植入物本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适于放入骨泥或骨块,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尾端设有植骨通道,所述植骨通道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封堵件配合在所述植骨通道内。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椎间植入物可以有效的避免骨泥或骨块从植入物本体的尾部漏出,具有使椎间植入物骨性融合增加,保障脊柱稳定等的的优点。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顶位于从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头端至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尾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和/或,所述第二弧顶位于从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头端至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尾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植入物本体螺纹配合,或,所述封堵件和所述植入物本体卡扣配合。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椎间植入物包括生长孔,所述生长孔设于所述植入物本体,所述生长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生长孔适于骨泥或骨块流出所述内腔,和/或,包括视窗,所述视窗设于所述植入物本体,所述视窗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视窗适于所述内腔内的内窥镜观察。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入物本体包括头部、尾部、第一齿状体和第二齿状体,所述第一齿状体的前端与所述头部可滑移地相连,所述第一齿状体的后端与所述尾部可滑移地相连,所述第二齿状体的前端与所述头部可滑移地相连,所述第二齿状体的后端与所述尾部可滑移地相连,所述第一齿状面设于所述第一齿状体,所述第二齿状面设于所述第二齿状体。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椎间植入物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头部螺纹配合,所述连接件的尾端与所述尾部转动相连,所述连接件旋入所述头部的深度可调以使所述第一齿状体和所述第二齿状体在所述头部和所述尾部的挤压作用下可鼓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椎间植入物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尾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沿着所述连接件的周向延伸设置,部分所述定位件配合在所述第一环槽内以限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尾部的相对移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椎间植入物包括第一卡环,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沿着所述连接件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尾部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环绕在所述第一环槽的外周侧,部分所述第一卡环配合在所述第一环槽内,部分所述第一卡环配合在所述第二环槽内。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部设有第一挡止部,所述连接件的尾端设有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挡止部和所述第二挡止部挡止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尾部的相对移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椎间植入物包括第二卡环,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周侧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挡止部之间,所述第二卡环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适于使所述第二卡环可沿着所述第一段移动至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卡环套设在所述第二段并相对所述连接件可转动,所述第一挡止部夹在所述第二卡环和所述第二挡止部之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齿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齿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封堵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封堵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实施例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1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植入物本体100;内腔101;生长孔102;视窗103;持取器槽104;
[0034]头部1;第一面11;第二面12;第一螺纹孔13;
[0035]尾部2;植骨通道21;第二环槽22;第一挡止部23;第三面24;第四面25;第二螺纹孔26;
[0036]第一齿状体3;第一齿状面31;第一弧顶311;
[0037]第二齿状体4;第二齿状面41;第二弧顶411;
[0038]封堵件5;台阶51;开口52;六方孔槽53;
[0039]连接件6;第一环槽61;第二挡止部62;第一段63;第二段64;梅花孔65;
[0040]定位件7;
[0041]第一卡环8;豁口81;
[0042]第二卡环9;内螺纹91。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4]如图1、图3和图1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椎间植入物,包括植入物本体100和封堵件5,植入物本体100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齿状面31和第二齿状面41,第一齿状面 31向植入物本体100的一侧外侧凸起并具有第一弧顶311,第二齿状面41向植入物本体 100的另一侧外侧凸起并具有第二弧顶411。
[0045]具体地,可以将植入物本体100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可以将植入物本体100 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齿状面31,将植入物本体100的下表面定义为第二齿状面41,第一齿状面31上向植入物本体100上方凸起的最高点处可以为第一弧顶311,第二齿状面41上向植入物本体100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物本体,所述植入物本体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齿状面和第二齿状面,所述第一齿状面向所述植入物本体的一侧外侧凸起并具有第一弧顶,所述第二齿状面向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另一侧外侧凸起并具有第二弧顶,所述植入物本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适于放入骨泥或骨块,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尾端设有植骨通道,所述植骨通道与所述内腔连通;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配合在所述植骨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顶位于从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头端至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尾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和/或,所述第二弧顶位于从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头端至所述植入物本体的尾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植入物本体螺纹配合,或,所述封堵件和所述植入物本体卡扣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生长孔,所述生长孔设于所述植入物本体,所述生长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生长孔适于骨泥或骨块流出所述内腔,和/或,包括视窗,所述视窗设于所述植入物本体,所述视窗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视窗适于所述内腔内的内窥镜观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本体包括:头部和尾部;第一齿状体和第二齿状体,所述第一齿状体的前端与所述头部可滑移地相连,所述第一齿状体的后端与所述尾部可滑移地相连,所述第二齿状体的前端与所述头部可滑移地相连,所述第二齿状体的后端与所述尾部可滑移地相连,所述第一齿状面设于所述第一齿状体,所述第二齿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甄超张勋董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