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垫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26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振垫和车辆,所述减振垫包括垫本体,所述垫本体为柱形,所述垫本体上设有沿其轴向开设的通孔,所述垫本体轴向上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环绕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周侧。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在保持原有设计尺寸不变,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减振垫降低振动的能力,进而降低车内噪音,提高用户驾驶和乘坐体验。提高用户驾驶和乘坐体验。提高用户驾驶和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垫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垫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受中冷器布置位置的影响,中冷管路长度过长,为保证与周边样件保持足够的安全间隙,中冷管路需要在车身或冷却模块框架上增加固定点,导致发动机的振动通过中冷管路传递至驾驶室,产生轰鸣噪声。
[0003]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在中冷管路的固定点处加橡胶垫的方式减振,从而起到减小噪音的作用,但是,随着大众对整车性能的需求越来越高,降低车内噪声和振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橡胶垫的减振能力凸显出不足,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减振和降噪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减振效果更好的减振垫。
[0005]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减振垫的车辆。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包括垫本体,所述垫本体为柱形,所述垫本体上设有沿其轴向开设的通孔,所述垫本体轴向上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环绕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周侧。
[0007]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在保持原有设计尺寸不变,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减振垫降低振动的能力,进而降低车内噪音,提高用户驾驶和乘坐体验。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槽底设有凸起。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环形槽沿所述垫本体的径向间隔布置。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环形槽沿所述垫本体的轴向间隔布置。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垫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形状为轮齿形,且所述凸起的纵截面积沿所述垫本体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减小。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形状梯形,且所述凸起的纵截面积沿所述垫本体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减小;和/或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本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本体为橡胶垫本体。
[0016]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垫。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的侧视图。
[002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的装配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垫本体;11、通孔;12、第一环形槽;13、第二环形槽;14、凸起;
[0023]2、金属衬套;21、筒形件;22、连接板;23、连接柱;
[0024]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如图1

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包括垫本体1,垫本体1为柱形,优选为圆柱形,垫本体1上设有沿其轴向开设的通孔11,垫本体1轴向上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第一环形槽12,第一环形槽12环绕设置在通孔11的周侧,换言之,垫本体1轴向上具有两个端面,两个端面中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环形槽,或者两个端面上均设有环形槽。
[0027]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主要用于固定车辆的中冷管路,可与支架3和金属衬套2配合,将中冷管路固定在车身上,具体地,金属衬套2包括筒形件21和与筒形件21的一端相连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上设有连接柱23,连接柱23插入到第一环形槽12内以将金属衬套2与垫本体1相连,金属衬套2和垫本体1安装在支架3上,中冷管路穿过位于垫本体1的通孔11实现固定。
[0028]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通过在垫本体1的端面上开设第一环形槽12,使得金属衬套2或其他固定件与减振垫端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并且减振垫端面的刚度减小,柔度增大,降低了减振垫的固有频率,从而增加了减振垫的轴向减振能力。
[0029]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垫在保持原有设计尺寸不变,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减振垫降低振动的能力,进而降低车内噪音,提高用户驾驶和乘坐体验。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垫本体1的外周壁上还设有第二环形槽13,第二环形槽13的轴线与垫本体1的轴线共线,第二环形槽13的槽底设有凸起14。
[0031]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凸起14结构,减小了支架3与垫本体1的接触面积,并且凸起14可以理解为在第二凹槽的槽底继续设置凹槽形成的,由此,使得减振垫外周面的刚度减小,柔度增大,从而增加了减振垫的径向减振能力。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槽12为多个,多个第一环形槽12沿垫本体1的径向间隔布置,即多个第一环形槽12的直径不同,直径较大的第一环形槽12绕设在直径较小的第一环形槽12的周侧,由此,第一环形槽12的数量增加,减振垫端面强度更弱,变得更加软弱,使得减振垫的轴向减振能力进一步增加。
[0033]同样地,第二环形槽13为多个,多个第二环形槽13沿垫本体1的轴向间隔布置,第二环形槽13主要用于与支架3配合,以将垫本体1固定安装在支架3上,第二环形槽13的数量增加,可以使得垫本体1与支架3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避免垫本体1在颠簸路况下脱
落。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14为多个,多个凸起14沿垫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由此,保证了垫本体1与支架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垫本体1发生晃动,凸起14的数量和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进行设计。
[0035]可选地,凸起14的横截面形状为轮齿形,多个凸起14沿垫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且凸起14的纵截面积沿垫本体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减小,如此设置,垫本体1在第二环形槽13处的横截面形状为齿轮状,并且由于凸起14外端的横截面积更小,使得凸起14与支架3的总的接触面积小,减振效果更佳。
[0036]可选地,凸起14的横截面形状梯形,且凸起14的纵截面积沿垫本体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减小,梯形结构与轮齿结构类似,区别在于梯形凸起14与支架3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相较于轮齿结构,梯形结构的凸起14与支架3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
[0037]可选地,凸起14的横截面形状扇形,即,凸起14的表面形状为圆弧面,多个凸起14沿垫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使得垫本体1在第二环形槽13处的横截面形状为波浪形,此种结构的凸起14不仅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并且与支架3的连接也较为稳定。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垫本体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例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换言之,垫本体1可以为圆柱形或者方柱,垫本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本体(1),所述垫本体(1)为柱形,所述垫本体(1)上设有沿其轴向开设的通孔(11),所述垫本体(1)轴向上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第一环形槽(12),所述第一环形槽(12)环绕设置在所述通孔(11)的周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本体(1)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13),所述第二环形槽(13)的槽底设有凸起(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1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环形槽(12)沿所述垫本体(1)的径向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槽(13)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环形槽(13)沿所述垫本体(1)的轴向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4)为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武万骞杨孝新青坷吴孟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