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永明专利>正文

可测量的大手柄多孔骨髓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92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髓液采集装置,由穿刺针和注射器组成,穿刺针由针芯、套管针、反锁和可调螺母组成,针芯由大柄、凸台、棒状体和针身制成,手握大柄进针,套管针套装针芯上,其上刻有刻度和开有侧针孔,还安装有反锁和可调螺母,采用长乳头注射器,具有操作舒服、准确判定进针深度、有效吸取骨髓液、避免过量抽吸和易于打出滑髓液的优点,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转移、寄生虫和细菌检查等疾病的诊断。(*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骨髓液的采集装置,用于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转移、寄生虫和细菌检查等各种疾病的诊断。目前用于采集骨髓的装置,普遍存在以下缺点a、穿刺时不能有效准确判断进针深度,b、穿刺"突破感"不能作为判定穿刺针进入骨髓腔的象征,因为仅约20%的患者具有穿刺"突破感",c、由于人群个体差异,皮下软组织、骨皮质和髓腔厚度不同,很难确定穿刺针进入深度,即是否进入骨皮质、髓腔或对侧骨皮质,d、穿刺针柄约1cm直径大小,操作时需手垫纱布,以手掌顶住针柄进针,操作不便,e、骨髓细胞学检查所需骨髓液量不能超过200ul,由于现有注射器乳头较短,而且抽吸时,大部分插入套管针尾中,骨髓液抽出时,少于200ul时,很难直视,发现时骨髓液已进入注射器管中,由于量少而且粘附于管壁上,极难从针管中打出,量大时则造成稀释,由于上述原因,致使穿刺术失败率较高,轻者给患者造成痛苦,重者造成内脏损伤,甚至死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操作便利舒服、可准确判定进针深度、有效吸取骨髓液并反映骨髓造血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时观察骨髓液避免过量抽吸和易于打出骨髓液的可测量的大手柄多孔骨髓穿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穿刺针和注射器组成,穿刺针由针芯、套管针、反锁螺母和可调螺母组成,针芯由大柄、凸台、棒状体和针身制成一体组成,将针芯后部的大柄制成适于手握的大小,可手握进针,操作便利舒服;套管针套装在针芯上,并且在套管针尾部上带有一缺损口,此缺损口与针芯上的棒状体相配合,可卡在棒状体上,在套管针前部针身上刻有刻度,通过观察套管针刻度,可以准确判定进针深度,测出皮下组织和骨皮质深度,防止过浅和过深进针造成的穿刺失败和损伤对侧骨板下组织和脏器,除在套管针针尖处开有前针孔外,在两侧针身上还开有侧针孔,可保证在过深进针时,针尖穿至对侧骨皮质上,前针孔被堵时,仍可通过侧针孔,吸取骨髓液,同时还可吸出多位点骨髓液,更能反映骨髓造血的实际情况,将套管针的后部针身制成螺栓形式,其上安装有反锁螺母和可调螺母,用于控制进针深度;注射器采用长乳头注射器,从套管针拨出针芯,插上长乳头注射器,即可抽吸骨髓液,可使骨髓液吸在狭长的乳头中,易于直视,避免过量抽吸所致稀释,并易于从乳头中打出。本技术具有操作便利舒服、可准确判定进针深度、有效吸取骨髓液并反映骨髓造血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时观察骨髓液避免过量抽吸和易于打出骨髓液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穿刺针的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穿刺针组合件——针芯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穿刺针组合件——套管针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套管针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套管针上的可调螺母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套管针上的反锁螺母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长乳头注射器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抽吸时套管针与长乳头注射器的组合图。本技术由穿刺针17和与穿刺针配合使用的注射器16组成。如图1所示,穿刺针由针芯1、套管针4、反锁螺母2和可调螺母3组合而成,穿刺针的组合件——套管针4套装在穿刺针组合件——针芯1上,反锁螺母和可调螺母安装在套管针上。如图2所示,针芯1由大柄5、棒状体6、凸台7和针身8制成一体组成,针芯1后部的大柄5制成适于手握的大小,达到可手握进针的目的,使操作便利舒服。如图3、4、5、6所示,在套管针4前部针身11上刻有刻度,通过观察套管针刻度,可以准确判定进针深度,测出皮下组织和骨皮质深度,防止过浅和过深进针造成的穿刺失败和损伤对侧骨板下组织和脏器;除在套管针针尖处开有前针孔13外,在两侧针身上还开有侧针孔12,可保证在过深进针时,针尖穿至对侧骨皮质上时,仍可通过侧针孔,吸取骨髓液,同时还可吸出骨髓腔中的多位点骨髓液,更能反映出骨髓造血的实际情况,将套管针的后部针身制成螺栓形式,其上安装有反锁螺母2和可调螺母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调整可调螺母,控制套管针的针身长度,以适于不同患者需要,固定反锁螺母,可使可调螺母锁定,针芯上的凸台7和棒状体6可插入套管针尾部9的空腔和缺损口中,即套管针的尾部9上带有一缺损口14,此缺损口与针芯上的棒状体6相配合,可卡在棒状体上,从而使套管针正好卡在针芯上,在清毒和麻醉好穿刺点后手持手柄旋转进针时,套管针与针芯一起旋转进入穿刺点,进入骨膜处时,观察进针深度并继续进针0.5-1.5cm,从套管针中抽出针芯,插入长乳头注射器,以适度负压抽吸,待骨髓液进入乳头近端时,拔出注射器,重新插入针芯,手握手柄及螺母,拨出穿刺针。如图7、8所示,注射器可采用长乳头注射器,将注射器的乳头制成特制的狭长乳头15,在套管针中拨出针芯后,此乳头可插入套管针中,抽吸长乳头注射器,可使骨髓液吸在特制的狭长的乳头中,易于直视,避免过量抽吸所致稀释,并易于从乳头中打出骨髓液,注射器也可采用通常所用的普通注射器。权利要求1.一种可测量的大手柄多孔骨髓穿刺装置,由穿刺针(17)和与穿刺针配合使用的注射器(16)组成,穿刺针由针芯(1)、套管针(4)、反锁螺母(2)和可调螺母(3)组成,其特征在于针芯由大柄(5)、棒状体(6)、凸台(7)和针身(8)制成一体组成,将针芯(1)后部的大柄制成适于手握的大小,达到手握进针的目的,套管针(4)可套装在针芯(1)上,在套管针前部针身(11)上刻有刻度,通过观察套管针刻度,可以判定进针深度,除在套管针针尖处开有前针孔(13)外,在两侧针身上还开有侧针孔(12),保证前针孔被堵时,通过侧针孔吸取多位点骨髓液,将套管针的后部针身制成螺栓形式,其上安装有反锁螺母(2)和可调螺母(3),针芯上的凸台(7)可插入套管针尾部(9)的空腔中,套管针的尾部(9)上带有一缺损口(14),此缺损口可卡在针芯的棒状体(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量的大手柄多孔骨髓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器可采用长乳头注射器,即将注射器的乳头制成狭长的乳头(15),在套管针中拨出针芯后,此乳头可插入套管针中,并可将骨髓液抽吸在狭长的乳头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骨髓液采集装置,由穿刺针和注射器组成,穿刺针由针芯、套管针、反锁和可调螺母组成,针芯由大柄、凸台、棒状体和针身制成,手握大柄进针,套管针套装针芯上,其上刻有刻度和开有侧针孔,还安装有反锁和可调螺母,采用长乳头注射器,具有操作舒服、准确判定进针深度、有效吸取骨髓液、避免过量抽吸和易于打出滑髓液的优点,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转移、寄生虫和细菌检查等疾病的诊断。文档编号A61B10/00GK2243861SQ9620152公开日1997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金永明, 张绍林, 于建斌, 陈绍倩, 乔晨辉, 朱振峰, 李宝兴, 王宏瑾 申请人:金永明, 张绍林, 于建斌, 陈绍倩, 乔晨辉, 朱振峰, 李宝兴, 王宏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测量的大手柄多孔骨髓穿刺装置,由穿刺针(17)和与穿刺针配合使用的注射器(16)组成,穿刺针由针芯(1)、套管针(4)、反锁螺母(2)和可调螺母(3)组成,其特征在于:针芯由大柄(5)、棒状体(6)、凸台(7)和针身(8)制成一体组成,将针芯(1)后部的大柄制成适于手握的大小,达到手握进针的目的,套管针(4)可套装在针芯(1)上,在套管针前部针身(11)上刻有刻度,通过观察套管针刻度,可以判定进针深度,除在套管针针尖处开有前针孔(13)外,在两侧针身上还开有侧针孔(12),保证前针孔被堵时,通过侧针孔吸取多位点骨髓液,将套管针的后部针身制成螺栓形式,其上安装有反锁螺母(2)和可调螺母(3),针芯上的凸台(7)可插入套管针尾部(9)的空腔中,套管针的尾部(9)上带有一缺损口(14),此缺损口可卡在针芯的棒状体(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明张绍林于建斌陈绍倩乔晨辉朱振峰李宝兴王宏瑾
申请(专利权)人:金永明张绍林于建斌陈绍倩乔晨辉朱振峰李宝兴王宏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