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899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涉及纺织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导布机构,所述加工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外壳,所述升降外壳的内壁侧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了二号电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螺纹杆、升降板的配合,二号电机启动后,通过令一号齿轮、二号齿轮的不断啮合,从而令螺纹杆转动,从而杆改变升降板的升降,解决了一般纺织品时采用利用液体将自身的异味给去除的方式,与液体接触的时长无法进行调节,使得加工装置实用性降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加工装置实用性的效果。工装置实用性的效果。工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品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一般纺织品时采用利用液体将自身的异味给去除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与液体接触的时长无法进行调节,从而可能导致产品的产出质量,使得加工装置实用性降低;
[0005]2、加工装置异味去除后,内部含有大量水分,传统的加工装置大多采用热风烘干的方式,由于内部水分较多,导致烘干效率较低,同时造成烘干不充分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提高加工装置实用性的效果,解决一般纺织品时采用利用液体将自身的异味给去除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与液体接触的时长无法进行调节,从而可能导致产品的产出质量,使得加工装置实用性降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加工装置异味去除后,内部含有大量水分,传统的加工装置大多采用热风烘干的方式,由于内部水分较多,导致烘干效率较低,同时造成烘干不充分的现象发生的问题,以达到提高烘干效率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导布机构,所述加工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烘干机构。
[0009]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外壳,所述升降外壳的内壁侧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外壳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与升降外壳的内壁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设置在升降外壳的内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10]所述烘干机构包括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孔板,所述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所述孔板的表面且位于固定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固定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所述固定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拨片,所述固定外壳的内壁侧面活动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的表面延伸至固定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外
壳,所述加工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左腔和右腔。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加工外壳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外界对纺织品的影响。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工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左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一号电机启动时,可给予转动盘持续转动的力令转动盘发生转动。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延伸至升降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导布轮。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搅拌杆会随着转动盘的转动随之进行转动。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孔板的表面与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右腔的内壁侧面设置有消毒灯,所述右腔的内壁底部搭接有水箱。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水箱用于储存纺织品挤压后流出的水。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工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右侧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右腔的内部。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热风机可通过风管对纺织品进行烘干作用。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1、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采用了二号电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螺纹杆、升降板的配合,二号电机启动后,通过令一号齿轮、二号齿轮的不断啮合,从而令螺纹杆转动,从而杆改变升降板的升降,解决了一般纺织品时采用利用液体将自身的异味给去除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与液体接触的时长无法进行调节,从而可能导致产品的产出质量,使得加工装置实用性降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加工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0023]2、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采用了一号弹簧、挤压块、弹性拨片、二号弹簧的配合,通过弹性拨片、二号弹簧、一号弹簧的反弹力,对挤压块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挤压块将纺织品中的水分挤出,解决了加工装置异味去除后,内部含有大量水分,传统的加工装置大多采用热风烘干的方式,由于内部水分较多,导致烘干效率较低,同时造成烘干不充分的现象发生的问题,达到了提高烘干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加工装置;11、加工外壳;12、一号电机;13、转动盘;14、搅拌杆;15、升降机构;151、升降外壳;152、二号电机;153、转动杆;154、一号齿轮;155、二号齿轮;156、螺纹杆;157、升降板;158、滑块;159、滑轨;160、连接杆;16、导布轮;17、消毒灯;2、导布机构;3、烘干机构;31、热风机;32、风管;33、水箱;34、挤压机构;341、孔板;342、固定外壳;343、一号弹簧;344、T形杆;345、挤压块;346、弹性拨片;347、二号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1,加工装置1的侧面设置有导布机构2,加工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烘干机构3,加工装置1包括升降机构15,升降机构15包括升降外壳151,升降外壳151的内壁侧面固定连接有滑轨159,滑轨159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58,滑块15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57,升降外壳151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56,螺纹杆156的顶部与升降外壳151的内壁顶部活动连接,螺纹杆15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155,二号齿轮155的表面啮合有一号齿轮154,一号齿轮15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除异味的纺织品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1)的侧面设置有导布机构(2),所述加工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烘干机构(3);所述加工装置(1)包括升降机构(15),所述升降机构(15)包括升降外壳(151),所述升降外壳(151)的内壁侧面固定连接有滑轨(159),所述滑轨(159)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58),所述滑块(15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57),所述升降外壳(151)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56),所述螺纹杆(156)的顶部与升降外壳(151)的内壁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5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155),所述二号齿轮(155)的表面啮合有一号齿轮(154),所述一号齿轮(15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3),所述转动杆(1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152),所述二号电机(152)设置在升降外壳(151)的内部,所述升降板(15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0);所述烘干机构(3)包括挤压机构(34),所述挤压机构(34)包括孔板(341),所述孔板(3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342),所述孔板(341)的表面且位于固定外壳(34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343),所述固定外壳(34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347),所述固定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丞甫奕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益莱宏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