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91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模具制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合模具。该压合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接触检测装置,上模具与下模具贴合的面上围绕压合模具的型腔设有多个第一电性接触装置;下模具与上模具贴合的面上围绕压合模具的型腔设有多个第二电性接触装置,每个第二电性接触装置均与一个第一电性接触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接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各个第一电性接触装置与对应的第二电性接触装置的接触情况;本申请设置多个第一电性接触装置和对应的多个第二电性接触装置并通过接触检测装置检测两者的接触情况从而让用户获知上模具和下模具是否处于紧密贴合状态,避免人为判断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生产制造时的良品率。有利于提高生产制造时的良品率。有利于提高生产制造时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合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合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实际应用使用模具进行生产制造时,上下模具需要确保紧密贴合才能够形成密封的型腔,待熔融的金属液体灌注到型腔中时,才能够保证金属液体不会流入到上下模具之间的缝隙中,否则会导致成品产生大片毛刺或高温的金属液体从模具中渗出。
[0003]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时候只能通过确保上下模具的贴合面保持光滑平整并依靠对上下模具施加强大的压力实现上下模具的紧密贴合。
[0004]然而,这种方式并不是完全可靠,一方面,模具多次使用后其贴合面难免会有所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会导致上下模具贴合时的缝隙距离增大,然而这种变化通过人眼难以观察,只有制作出成品才会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在每一次生产时,上下模具是否真正实现完全贴合并没有直观的指标可以考量,使得很多时候都是依靠经验判断,以致成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0005]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合模具,能够直接反映出上下模具在每次贴合时是否贴合到位,有效降低因上下模具未完全贴合出现不良成品的发生率。
[0007]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压合模具,其中,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
[0009]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贴合的面上围绕所述压合模具的型腔设有多个第一电性接触装置,所有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均与所述上模具绝缘;
[0010]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贴合的面上围绕所述压合模具的型腔设有多个第二电性接触装置,每个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均与一个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所有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均与所述下模具绝缘;
[0011]接触检测装置,所述接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所述接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各个第一电性接触装置与对应的第二电性接触装置的接触情况。
[0012]本申请提供的压合模具,分别在上模具和下模具设置电性接触装置,电性接触装置的反馈作为上下模具是否贴合的指标,通过电性接触装置的反馈可以直观获知上下模具的贴合情况,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良成品的数量。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包括正极接触点和负极接触点,所述正极接触点和所述负极接触点电性相连;
[0014]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包括正极接触棒和负极接触棒,所述正极接触棒和所述负极接触棒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紧密接触时,所述正极接触棒和所述负极接触棒分别与所述正极接触点和负极接
触点接触形成电流回路;
[0015]所述接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各个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形成的电流回路情况。
[0016]接触检测装置根据各个位置的外接电源是否处于短路保护状态从而获知上模具和下模具各个位置是否都贴合,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接触检测装置直观了解到上模具和下模具各个位置的贴合情况,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判断,其可靠性高。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贴合的面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贴合时的压力。
[0018]用户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即可以实时获知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压力大小,一方面便于用户排查上模具和下模具并未完全贴合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预知压力故障的出现,避免事故发生。
[0019]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安装在所述下模具上。
[0020]便于用户对压力检测装置进行维修或更换。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挖设有多个凹槽。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还包括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还包括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均设置有两个螺纹盲孔。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模具型腔的各个侧面均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性接触装置和一个第二电性接触装置,用户在实际使用时能够通过电性接触装置的反馈直接确定模具是否正确地紧密贴合(即型腔是否完全封闭),无需根据经验进行判断,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判断误差,有利于提高生产制造时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合模具的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合模具的上模具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
[0027]100、上模具;110、第一电性接触装置;111、正极接触点;112、负极接触点;200、下模具;210、第二电性接触装置;211、正极接触棒;212、负极接触棒;220、第一侧面;230、第二侧面;240、凹槽;250、第三侧面;251、进水口;252、出水口;260、第四侧面;270、螺纹盲孔;300、接触检测装置;400、压力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100)和下模具(200),所述上模具(100)与所述下模具(200)贴合的面上围绕所述压合模具的型腔设有多个第一电性接触装置(110),所有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110)均与所述上模具(100)绝缘;所述下模具(200)与所述上模具(100)贴合的面上围绕所述压合模具的型腔设有多个第二电性接触装置(210),每个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210)均与一个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110)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所有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210)均与所述下模具(200)绝缘;接触检测装置(300),所述接触检测装置(300)设置在所述下模具(200)上;所述接触检测装置(300)用于检测各个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11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210)的接触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110)包括正极接触点(111)和负极接触点(112),所述正极接触点(111)和所述负极接触点(112)电性相连;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210)包括正极接触棒(211)和负极接触棒(212),所述正极接触棒(211)和所述负极接触棒(212)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接触装置(110)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性接触装置(210)紧密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林尹华锋陈文先叶锦锋马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派高模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