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868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灭火报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包括警报组件,其包括壳体、固定块与触发式报警器,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遇到高温时熔断板熔断,进而通过第一弹簧促使第二夹块移动并促使抵触块与圆杆移动,并且通过圆杆带动第二夹块移动并促使碳酸钙块掉落至稀盐酸溶液内,进而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使壳体内的火焰快速熄灭,并且装置灭火时不会对装置内部结构造成损坏,通过圆杆推动抵触板移动并与触发式报警器触碰,进而促使触发式报警器开始报警,本装置采用触发式结构促使触发式报警器进行报警,从而增加装置使用时的可靠性。增加装置使用时的可靠性。增加装置使用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灭火报警
,特别是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储能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等方法实现对电能的储存,并在需要时进行释放的一系列相关技术。一般而言,根据储存能量的方式不同可将其分类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及电化学储能。
[0003]现有的部分储能装置通过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喷头喷水对装置内部进行灭火,喷头喷水时水雾容易渗入到装置内部结构中,进而容易造成装置内部结构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包括,
[0008]警报组件,其包括壳体、固定块与触发式报警器,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顶面,所述触发式报警器设置在壳体内壁的顶面;
[0009]灭火组件,其包括储液盒、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一弹簧、圆杆、抵触块、抵触板与熔断板,所述储液盒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顶面,所述第一夹块固定连接在储液盒的内壁,所述第二夹块滑动连接在储液盒的内壁,所述圆杆活动插接在储液盒的侧面,且圆杆的一端贯穿储液盒、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并与固定块的侧面通过熔断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另一端与抵触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抵触块固定套接在圆杆的侧面,且抵触块的侧面与第二夹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遇到高温时熔断板熔断,进而通过第一弹簧促使第二夹块移动并促使抵触块与圆杆移动,通过圆杆推动抵触板移动并与触发式报警器触碰,进而促使触发式报警器开始报警。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液盒的内壁存放有稀盐酸溶液,且储液盒的侧面开设有通孔。
[00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稀盐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进而促使
壳体内的火焰快速熄灭。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形状均为L形,且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呈镜像设置在储液盒的内壁。
[00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配合对碳酸钙块进行夹持。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块的内侧放置有碳酸钙块,且第一夹块的侧面做切角处理。
[00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碳酸钙块与稀盐酸溶液反应生产大量二氧化碳,通过切角处理便于促使第二夹块移动后碳酸钙块自动滑落至稀盐酸溶液内。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杆关于储液盒对称。
[00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两个圆杆便于增加第二夹块移动的稳定性。
[001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熔断板的熔点为80℃。
[002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壳体内温度高于80℃时熔断板熔断,进而促使灭火组件开始运转。
[002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灭火组件,其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壳体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抵触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002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第二弹簧牵引抵触板移动,进而通过抵触板与触发式报警器抵触促使其开始报警。
[0023]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关于抵触板对称。
[002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两个弹簧便于增加抵触板移动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抵触板移动发生偏转的可能。
[0025]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当遇到高温时熔断板熔断,进而通过第一弹簧促使第二夹块移动并促使抵触块与圆杆移动,并且通过圆杆带动第二夹块移动并促使碳酸钙块掉落至稀盐酸溶液内,进而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使壳体内的火焰快速熄灭,并且装置灭火时不会对装置内部结构造成损坏;
[0026]2、通过圆杆推动抵触板移动并与触发式报警器触碰,进而促使触发式报警器开始报警,装置采用触发式结构促使触发式报警器进行报警,从而增加装置使用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00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2]100、警报组件;101、壳体;102、固定块;103、触发式报警器;
[0033]200、灭火组件;201、储液盒;201a、稀盐酸溶液;201b、通孔;202、第一夹块;202a、碳酸钙块;203、第二夹块;204、第一弹簧;205、圆杆;206、抵触块;207、抵触板;208、熔断板;209、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6]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7]实施例一:如说明书附图图1

3所示,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包括警报组件100,其包括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警报组件(100),其包括壳体(101)、固定块(102)与触发式报警器(103),所述固定块(102)固定连接在壳体(101)内壁的顶面,所述触发式报警器(103)设置在壳体(101)内壁的顶面;灭火组件(200),其包括储液盒(201)、第一夹块(202)、第二夹块(203)、第一弹簧(204)、圆杆(205)、抵触块(206)、抵触板(207)与熔断板(208),所述储液盒(201)固定连接在壳体(101)内壁的顶面,所述第一夹块(202)固定连接在储液盒(201)的内壁,所述第二夹块(203)滑动连接在储液盒(201)的内壁,所述圆杆(205)活动插接在储液盒(201)的侧面,且圆杆(205)的一端贯穿储液盒(201)、第二夹块(203)与第一夹块(202)并与固定块(102)的侧面通过熔断板(208)固定连接,所述圆杆(205)的另一端与抵触板(20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抵触块(206)固定套接在圆杆(205)的侧面,且抵触块(206)的侧面与第二夹块(203)的侧面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201)的内壁存放有稀盐酸溶液(201a),且储液盒(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侠杨月明塔林夫金太平巴达拉呼白杨陈斐然樊书彤王敏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