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96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包括拉片和设置在拉片上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保温板抵靠部和设置在第二保温板抵靠部上的卡接件,卡接件内的拉片穿出通道内设置有若干个凸齿,拉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齿相配合的若干个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通过卡接件内的凸齿与拉片上的卡槽的配合实现连接,操作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卡接件包覆在拉片的外侧,还起到防止拉片受腐蚀的效果;并通过在拉片的第一端套接第一防腐护套、在拉片的第二端套接第二防腐护套进一步防止拉片受腐蚀。防腐护套进一步防止拉片受腐蚀。防腐护套进一步防止拉片受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外墙外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在施工时,外模板、钢丝网片、保温板、钢筋笼和内模板依次排列,其中钢丝网片和保温板在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的位置需要进行固定,否则在施工时如果保温板向内模板偏移将导致混凝土主体的厚度不达标引起结构性受力安全隐患,而保温板或者钢丝网片外移将导致保护层的厚度或施工质量不达标而引起防火安全隐患。为了对钢丝网片及保温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通常需要利用连接件将钢丝网片及保温板进行连接定位,并将钢丝网片、保温板在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目前已公开的拉片式连接件通常包括拉片和设置在拉片上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施工时将拉片穿过保温板,并将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固定在保温板两侧的拉片上。目前使用的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与保温板及拉片的连接方式复杂,导致施工效率低。
[000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操作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能防止拉片受腐蚀。
[0005]本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包括沿直线延伸的拉片和沿拉片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拉片上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拉片呈长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靠近拉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
[0007]所述第二定位件采用塑料材质,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保温板抵靠部和设置在第二保温板抵靠部上的卡接件,所述第二保温板抵靠部和卡接件上贯通设置有拉片穿出通道,所述拉片穿出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拉片的延伸方向相同;
[0008]所述卡接件内的拉片穿出通道的横截面尺寸与拉片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卡接件内的拉片穿出通道内设置有若干个凸齿,所述拉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齿相配合的若干个卡槽。
[0009]可选的,所述拉片具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两个窄侧面以及两个宽侧面,所述卡接件内的拉片穿出通道具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两个窄壁面以及两个宽壁面,所述凸齿沿拉片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拉片穿出通道的窄壁面上,所述卡槽沿拉片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拉片的窄侧面上。
[0010]可选的,所述凸齿呈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第一侧面与卡接件的窄壁面连接,三角形结构的第二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面向拉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三角形结构的第二侧面朝向拉片的第二端倾斜。
[0011]可选的,所述拉片上开设有第一钢丝网片卡槽,所述第一钢丝网片卡槽自拉片的中部向拉片的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一钢丝网片卡槽的槽口开设在拉片的窄侧面上;
[0012]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保温板抵靠部和设置在第一保温板抵靠部上的钢丝网片限位件,所述第一保温板抵靠部上贯通设置有拉片穿出通道;
[0013]所述钢丝网片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拉片穿出通道一侧或两侧的钢丝网片支撑部,所述钢丝网片支撑部的端面开设有第二钢丝网片卡槽,所述第二钢丝网片卡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拉片的延伸方向。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板抵靠部和第二保温板抵靠部呈球面形状,所述第一保温板抵靠部的球面形状和第二保温板抵靠部的球面形状分别向拉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拱起。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板抵靠部和第二保温板抵靠部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插齿,所述插齿分布在拉片穿出通道的周围。
[0016]可选的,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还包括套装在拉片上的防腐护套,所述防腐护套包括套装在拉片第一端的第一防腐护套,所述第一防腐护套内开设有套接腔,所述套接腔的第一端开设在第一防腐护套的第一端端面上并向第一防腐护套内部延伸,所述套接腔的第二端封闭。
[0017]可选的,所述套接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套接凸齿,所述拉片的第一端端部设置有与套接凸齿相配合的端部卡槽。
[0018]可选的,所述防腐护套还包括第二防腐护套,所述第二防腐护套套装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的拉片上。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防腐护套的第二端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
[00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2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通过卡接件内的凸齿与拉片上的卡槽的配合实现连接,操作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卡接件包覆在拉片的外侧,还起到防止拉片受腐蚀的效果;并通过在拉片的第一端套接第一防腐护套、在拉片的第二端套接第二防腐护套进一步防止拉片受腐蚀。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上的保温板抵靠部呈球面形状,提高了保温板抵靠部的强度,还可使保温板抵靠部与保温板紧密接触。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剖视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第一定位件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的俯视图;
[0027]图5为图2中第二定位件的放大图;
[0028]图6为第一定位件其中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9]图7为第一定位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30]图8为图2中第一定位件的放大图;
[0031]图9为拉片的示意图;
[0032]图10为拉片上设置防腐护套时的示意图;
[0033]图11为第一防腐护套的剖视图;
[0034]图12为第二防腐护套的剖视图;
[0035]图中,100、拉片;110、拉片穿出通道;120、第一钢丝网片卡槽;200、第一定位件;210、第一保温板抵靠部;221、钢丝网片支撑部;222、第二钢丝网片卡槽;300、第二定位件;310、第二保温板抵靠部;320、卡接件;321、凸齿;322、卡槽;410、插齿;420、过浆孔;510、第一防腐护套;511、套接腔;512、套接凸齿;513、端部卡槽;514、凸起部;520、第二防腐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7]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8]如图1

图5中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直线延伸的拉片和沿拉片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拉片上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拉片呈长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靠近拉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定位件采用塑料材质,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保温板抵靠部和设置在第二保温板抵靠部上的卡接件,所述第二保温板抵靠部和卡接件上贯通设置有拉片穿出通道,所述拉片穿出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拉片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卡接件内的拉片穿出通道的横截面尺寸与拉片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卡接件内的拉片穿出通道内设置有若干个凸齿,所述拉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齿相配合的若干个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具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两个窄侧面以及两个宽侧面,所述卡接件内的拉片穿出通道具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两个窄壁面以及两个宽壁面,所述凸齿沿拉片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拉片穿出通道的窄壁面上,所述卡槽沿拉片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拉片的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呈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第一侧面与卡接件的窄壁面连接,三角形结构的第二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面向拉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三角形结构的第二侧面朝向拉片的第二端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网片与保温板的拉片式限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上开设有第一钢丝网片卡槽,所述第一钢丝网片卡槽自拉片的中部向拉片的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一钢丝网片卡槽的槽口开设在拉片的窄侧面上;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保温板抵靠部和设置在第一保温板抵靠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田王波钟延荣刘晓博尹清源陈孝军胡茂六韦文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