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89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壳体和固连于壳体的连接结构,壳体包括深腔区和两个浅腔区,深腔区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浅腔区设置于第二侧壁,且深腔区和浅腔区相互连通,第一侧壁具有向壳体内部凹陷的第一筋位,第一筋位自深腔区的底壁向深腔区的顶部延伸,并且第一筋位自深腔区的底壁向深腔区的顶部宽度递减;提高第一侧壁的刚度,第一筋位的宽度由下至上递减,以与液体深度所带来的作用力相适应,进而增大壳体强度,延长油底壳使用寿命;提高第一侧壁的固有频率,避开和发动机常用转速内的激励共振,防止第一侧壁与发动机形成共振放大噪声,降低发动机工作中的整体噪声,提高了油底壳的NHV性能。提高了油底壳的NHV性能。提高了油底壳的NHV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发动机油底壳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承担和传递着来自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虽然油底壳不承受任何工作负荷,但是由于油底壳属薄壳体结构,具有质量轻、刚度小的特点,自振频率低,所以出现与机体的低频振动一致的机会也会很多,从而可能发生共振,与其它振动相比,此类振动最为强烈,最具破坏性,且振动频率主要集中在中低频段,对外产生较大的辐射噪声。
[0003]油底壳的形状由车型与发动机型号所决定,例如一种挖掘机油底壳,其油底壳的深端在中间,两侧布置浅端,这种结构形式使得油底壳的异响风险高,辐射噪声大,同时因为油底壳的结构是由多个大平面组成,总体刚度较差,自身固有频率低,容易与发动机常用转速产生的振动形成共振,放大噪声,甚至可能对油底壳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和固连于所述壳体的连接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深腔区和两个浅腔区,所述深腔区的深度大于所述浅腔区的深度,所述深腔区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浅腔区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且所述深腔区和所述浅腔区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第一筋位,所述第一筋位自所述深腔区的底壁向所述深腔区的顶部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筋位自所述深腔区的底壁向所述深腔区的顶部宽度递减。
[0007]所述第二侧壁具有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第二筋位,所述第二筋位由所述深腔区的底壁向所述浅腔区的底壁延伸。
[0008]所述深腔区和所述浅腔区的底壁均设有向所述壳体外部凸出的第三筋位。
[0009]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0010]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壳体固连;
[0011]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连接块的所述通孔,以将所述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紧固连接;
[0012]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紧固件,所述套接部与所述通孔可拆卸连接。
[0013]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隔振层和第二隔振层,所述第一隔振层位于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与所述连接块之间;所述第二隔振层位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隔振层的一端。
[0014]所述套筒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与所述连接块之间,以与所述连接块止挡,且所述第一隔振层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块之间。
[0015]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隔振层至少部分区域容置于所述
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隔振层至少部分区域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6]所述油底壳还包括弹性密封件,所述壳体包括安装部,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朝向发动机机体的一侧。
[0017]所述安装部具有折弯结构,以在所述安装部朝向发动机机体的一侧形成安装凸面,背离发动机机体的一侧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弹性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安装凸面,所述连接结构的至少部分区域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
[0018]一种发动机,包括机体,还包括所述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底部。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所述深腔区的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所述第一筋位,提高所述第一侧壁的刚度,而且所述第一筋位的宽度由下至上递减,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所述第一侧壁位置越深的区域受到的作用力越大,第一筋位的宽度变化能够与液体深度所带来的作用力相适应,进而增大所述油底壳的刚度;同时,所述第一筋位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第一侧壁的固有频率,避开和发动机常用转速内的激励共振,防止所述第一侧壁与发动机形成共振放大噪声,还避开了人耳的敏感频率,降低第一侧壁的振幅,降低发动机工作中的整体噪声,提高了油底壳的NHV(NHV分别代表的是:噪音(Noise)、振动(Vibration)、平顺性(Harshness),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汽车提出了更高要求。最近,国际汽车界又制定了一项新标准,简称为NVH标准,即噪音、振动、平顺性三项标准,通俗称为乘坐轿车的"舒适感"。)性能。
[002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侧壁设置由所述深腔区的底壁向所述浅腔区的底壁延伸的所述第二筋位,提高所述第二侧壁以及与所述浅腔区底壁连接处的刚度,所述第二筋位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第二侧壁的固有频率,避开和发动机常用转速内的激励共振,以降低噪声。
[002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深腔区和所述浅腔区的底壁均设有向所述壳体外部凸出的所述第三筋位,提高所述油底壳底壁的强度,保证油底壳的使用寿命,提高所述油底壳底壁的固有频率,提高所述油底壳底壁的NHV性能,所述第三筋位向所述壳体外部凸出,增大所述油底壳的容积,以抵消设置所述第一筋位和所述第二筋位所减少的容积,保证所述油底壳的贮油量。
[0023]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于所述壳体与发动机机体通过直接连接时,所述壳体内的油液能够通过螺栓渗出,所以,额外设置所述连接结构与发动机机体连接,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所述壳体中的油液通过所述紧固件渗出所述壳体外部;在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紧固件之间设置所述套筒,提高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所述紧固件在所述通孔中的振动幅度,降低发动机工作时通过紧固件传递的振动,进而减小噪声。
[0024]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连接块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隔振层和所述第二隔振层,降低发动机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向所述油底壳传递的振动,进而降低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噪声。
[0025]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筒包括所述限位部,能够防止安装过程中所述套筒过度深入所述通孔并由所述连接块的顶端伸出,保证所述套筒无法干涉所述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的连接,降低所述套筒的安装难度,保证连接强度。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1和固连于所述壳体1的连接结构2,所述壳体1包括深腔区11和两个浅腔区12,所述深腔区11的深度大于所述浅腔区12的深度,所述深腔区11包括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所述浅腔区1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112,且所述深腔区11和所述浅腔区12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侧壁111具有向所述壳体1内部凹陷的第一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固连于所述壳体的连接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深腔区和两个浅腔区,所述深腔区的深度大于所述浅腔区的深度,所述深腔区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浅腔区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且所述深腔区和所述浅腔区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第一筋位,所述第一筋位自所述深腔区的底壁向所述深腔区的顶部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筋位自所述深腔区的底壁向所述深腔区的顶部宽度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具有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第二筋位,所述第二筋位由所述深腔区的底壁向所述浅腔区的底壁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腔区和所述浅腔区的底壁均设有向所述壳体外部凸出的第三筋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壳体固连;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连接块的所述通孔,以将所述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紧固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紧固件,所述套接部与所述通孔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隔振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敏李珊珊陈琳王慧辉黄同李昭阳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