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84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包括化纤仿真丝基层,化纤仿真丝基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下防护面料层,下防护面料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化纤仿真丝内层,化纤仿真丝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防护面料层,上防护面料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化纤仿真丝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仿真丝雪纺面料在使用时,因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过程中容易滋生大量细菌,不具备吸汗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时,不能对皮肤表面的汗液进行吸附,大量的汗水给穿着者带来较大不适,不具备自恢复的功能,使其容易出现变形,造成制成的衣服无法长久使用,从而导致仿真丝雪纺面料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雪纺面料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雪纺面料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面料种类繁多,仿真丝雪纺面料就是其中之一,现有的仿真丝雪纺面料在使用时,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过程中容易滋生大量细菌,不具备吸汗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时,不能对皮肤表面的汗液进行吸附,大量的汗水给穿着者带来较大不适,不具备自恢复的功能,使其容易出现变形,造成制成的衣服无法长久使用,从而导致仿真丝雪纺面料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仿真丝雪纺面料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具备抗菌、吸汗和自恢复的优点,解决了仿真丝雪纺面料在使用时,因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过程中容易滋生大量细菌,不具备吸汗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时,不能对皮肤表面的汗液进行吸附,大量的汗水给穿着者带来较大不适,不具备自恢复的功能,使其容易出现变形,造成制成的衣服无法长久使用,从而导致仿真丝雪纺面料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包括化纤仿真丝基层,所述化纤仿真丝基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下防护面料层,所述下防护面料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化纤仿真丝内层,所述化纤仿真丝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防护面料层,所述上防护面料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化纤仿真丝外层,所述下防护面料层包括下记忆纤维针织层、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和棉纤维针织层,所述上防护面料层包括上记忆纤维针织层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
[0005]优选的,所述下记忆纤维针织层、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和棉纤维针织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下记忆纤维针织层顶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基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棉纤维针织层底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内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上记忆纤维针织层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上记忆纤维针织层底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顶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外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化纤仿真丝内层的厚度和化纤仿真丝外层的厚度相同,所述下记忆纤维针织层和上记忆纤维针织层的厚度相同,所述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的厚度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的厚度相同。
[0008]优选的,所述下记忆纤维针织层底部的表面与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底部的表面和棉纤维针织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上记忆纤维针织层顶部的表面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本技术通过棉纤维针织层、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下记忆纤维针织层、上记忆纤维针织层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的配合使用,可使仿真丝雪纺面料的具备抗菌、吸汗和自恢复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仿真丝雪纺面料在使用时,因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过程中容易滋生大量细菌,不具备吸汗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时,不能对皮肤表面的汗液进行吸附,大量的汗水给穿着者带来较大不适,不具备自恢复的功能,使其容易出现变形,造成制成的衣服无法长久使用,从而导致仿真丝雪纺面料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轴测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上防护面料层结构轴测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下防护面料层结构轴测图。
[0014]图中:1化纤仿真丝基层、2下防护面料层、21棉纤维针织层、22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3下记忆纤维针织层、3化纤仿真丝内层、4上防护面料层、41上记忆纤维针织层、42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5化纤仿真丝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请参阅图1

图3,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包括化纤仿真丝基层1,化纤仿真丝基层1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下防护面料层2,下防护面料层2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化纤仿真丝内层3,化纤仿真丝基层1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防护面料层4,上防护面料层4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化纤仿真丝外层5,下防护面料层2包括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2和棉纤维针织层21,上防护面料层4包括上记忆纤维针织层41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42;
[0016]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2和棉纤维针织层2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顶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基层1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棉纤维针织层21底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内层3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17]上记忆纤维针织层41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42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上记忆纤维针织层41底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基层1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42顶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外层5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18]化纤仿真丝内层3的厚度和化纤仿真丝外层5的厚度相同,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和上记忆纤维针织层41的厚度相同,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2的厚度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42的厚度相同;
[0019]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底部的表面与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2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2底部的表面和棉纤维针织层21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上记忆纤维针织层41顶部的表面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42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20]使用时,通过棉纤维针织层21、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2、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上记忆纤维针织层41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42的配合使用,可使仿真丝雪纺面料的具备抗菌、吸汗和自恢复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仿真丝雪纺面料在使用时,因不具备抗菌的功能,
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过程中容易滋生大量细菌,不具备吸汗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时,不能对皮肤表面的汗液进行吸附,大量的汗水给穿着者带来较大不适,不具备自恢复的功能,使其容易出现变形,造成制成的衣服无法长久使用,从而导致仿真丝雪纺面料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0021]综上所述:该仿真丝雪纺面料,通过棉纤维针织层21、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2、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上记忆纤维针织层41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42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仿真丝雪纺面料在使用时,因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过程中容易滋生大量细菌,不具备吸汗的功能,使其制成的衣服在穿着时,不能对皮肤表面的汗液进行吸附,大量的汗水给穿着者带来较大不适,不具备自恢复的功能,使其容易出现变形,造成制成的衣服无法长久使用,从而导致仿真丝雪纺面料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包括化纤仿真丝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仿真丝基层(1)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下防护面料层(2),所述下防护面料层(2)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化纤仿真丝内层(3),所述化纤仿真丝基层(1)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防护面料层(4),所述上防护面料层(4)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化纤仿真丝外层(5),所述下防护面料层(2)包括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2)和棉纤维针织层(21),所述上防护面料层(4)包括上记忆纤维针织层(41)和上银离子纤维针织层(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下银离子纤维针织层(22)和棉纤维针织层(2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下记忆纤维针织层(23)顶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基层(1)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棉纤维针织层(21)底部的表面与化纤仿真丝内层(3)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华张勤英居雪华王亚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华星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