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59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模块,包括一端设有组装孔的壳体以及以连接端穿设于所述组装孔内而入光端在所述壳体外部的镜头以及组装于所述壳体外部用于加热所述镜头的镜头加热装置,所述镜头的入光端的外侧壁在靠近所述壳体处设有外凸的挡止环,所述镜头加热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镜头的入光端外侧且以内环面与入光端外侧壁相贴合而底端抵接于所述挡止环上的导热环、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环上且与外部电源相连的发热元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导热环锁紧固定于所述镜头的入光端的锁固件,所述锁固件中部设有供所述入光端的入光面露出的通孔。本实施例能有效实现对镜头的加热,同时整体体积小,组装方便。组装方便。组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摄像头模块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载摄像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相对寒冷或者雾雪天气时,车载摄像头的镜头的入光端的入光镜片上通常会存在水雾或霜而模糊,导致车载摄像头无法正常进行图像采集,为此,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对镜头进行加热除霜除雾的镜头加热装置。
[0003]现有的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镜头加热装置主要通过在车载摄像头的镜头外侧罩设一层带有电阻丝的保护玻璃,利用电阻丝在通电时发热实现蒸发水雾或霜。
[0004]但是,专利技术人在具体实施时发现,上述镜头加热装置占用体积相对较大,不利于车载摄像头的小型化设计,组装也相对麻烦;而且,由于罩设于镜头外侧的保护玻璃的透光率较低或反射率较高,也容易影响车载摄像头成像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模块,能有效实现对镜头的加热,同时整体体积小,组装方便。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摄像头模块,包括一端设有组装孔的壳体以及以连接端穿设于所述组装孔内而入光端在所述壳体外部的镜头以及组装于所述壳体外部用于加热所述镜头的镜头加热装置,所述镜头的入光端的外侧壁在靠近所述壳体处设有外凸的挡止环,所述镜头加热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镜头的入光端外侧且以内环面与入光端外侧壁相贴合而底端抵接于所述挡止环上的导热环、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环上且与外部电源相连的发热元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导热环锁紧固定于所述镜头的入光端的锁固件,所述锁固件中部设有供所述入光端的入光面露出的通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环的底环面相应凹陷并沿所述底环面周向延伸形成呈环形的容纳槽;所述发热元件为组装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发热环,所述容纳槽内还填充有密封所述发热环的密封胶。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锁固件为螺母,所述入光端的外侧壁靠近入光面处设于与所述螺母配合螺接的外螺纹,所述螺母的底端还沿径向向外部延伸设有用于抵压在所述导热环的顶面的压板;或者所述锁固件为中部设有通孔供所述镜头伸出的卡簧或弹性扣具,所述弹性扣具的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凸伸有与所述壳体对应钩扣配合的弹性卡钩。
[0009]进一步的,所述镜头加热装置还包括中部具有贯穿孔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对应套设在所述镜头和所述导热环外侧且底端部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所述镜头的入光端和所述导热环的顶部均从所述防护套的贯穿孔顶端孔口伸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的靠所述导热环内侧的槽壁高度小于靠所述导热环外侧的槽壁高度,所述导热环以内侧的槽壁端面抵压在所述挡止环上,而靠导热环外侧的槽壁位于所述挡止环的外环面外侧且与所述挡止环的外环面之间具有预定宽度的间隙,所述防护
套在侧向至少遮盖住所述容纳槽靠所述导热环外侧的槽壁的一部分。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的内壁底部设有倒钩,所述壳体设有组装孔的一端的外侧壁对应设有卡槽,防护套组装于壳体上时,所述倒钩对应钩扣于所述卡槽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有组装孔的一端靠周缘处设有定位台阶,所述防护套的内壁底部凸设有定位凸条,所述防护套以底端套接于所述壳体的定位台阶处并以底端面和所述定位凸条分别抵接所述定位台阶的底阶面和侧阶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元件的底面还引出有用于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末端还设有插接端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至少一个侧面在所述定位台阶处还开设有走线缺口以及顶端与所述走线缺口对接底端延伸至向所述壳体底端面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底端出口处设有定位凸柱,所述电源线依次沿所述走线缺口和所述走线槽布设并自所述走线槽底端出口伸出,所述电源线还与所述定位凸柱绑定,所述防护套的底端还朝所述壳体的底端方向延伸设有遮盖于所述走线槽的槽口上的线槽盖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摄像头模块还包括组装于所述壳体内且一一侧板面朝向所述组装孔的PCB板、贴设于所述PCB板朝向所述组装孔的一侧板面上正对所述组装孔处的感光芯片以及与所述PCB板相连并自所述壳体底端引出用于传输电力和信号的线束,所述电源线的伸出所述壳体的部分与所述线束相互绑定。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由导热环、发热元件以及锁固件组成镜头加热装置,通过将导热环套在镜头的外侧,而且导热环的内环面与入光端外侧壁相贴合,当发热元件在外部电源的供电下发热时,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能快速通过导热环传递至镜头上,进而通过加热镜头而除去镜头的入光面上的水雾或霜,而且利用锁固件将导热环锁紧固定于所述镜头的入光端,能有效实现对发热元件的固定,而且锁固件中部设有通孔,方便镜头的入光端露出,整体组装方便,占用体积也相对较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车载摄像头模块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车载摄像头模块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车载摄像头模块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车载摄像头模块一个可选实施例导热环倒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车载摄像头模块一个可选实施例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23]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模块,包括一端设有组装孔10的壳体1以及以连接端穿设于所述组装孔10内而入光端30在所述壳体1外部的镜头3以及组装于所述壳体1外部用于加热所述镜头3的镜头加热装置5,所述镜头3的入
光端30的外侧壁在靠近所述壳体1处设有外凸的挡止环32,所述镜头加热装置5包括套设于所述镜头3的入光端30外侧且以内环面与入光端30外侧壁相贴合而底端抵接于所述挡止环32上的导热环50、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环50上且与外部电源相连的发热元件52以及用于将所述导热环50锁紧固定于所述镜头3的入光端30的锁固件54,所述锁固件54中部设有供所述入光端30的入光面露出的通孔541。
[0024]本技术实施例由导热环50、发热元件52以及锁固件54组成镜头加热装置5,通过将导热环50套在镜头3的外侧,而且导热环50的内环面与入光端30外侧壁相贴合,当发热元件52在外部电源的供电下发热时,发热元件52产生的热量能快速通过导热环50传递至镜头3上,进而通过加热镜头3而除去镜头3的入光面上的水雾或霜,而且利用锁固件54将导热环50锁紧固定于所述镜头3的入光端30,能有效实现对发热元件52的固定,而且锁固件54中部设有通孔541,方便镜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摄像头模块,包括一端设有组装孔的壳体以及以连接端穿设于所述组装孔内而入光端在所述壳体外部的镜头以及组装于所述壳体外部用于加热所述镜头的镜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入光端的外侧壁在靠近所述壳体处设有外凸的挡止环,所述镜头加热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镜头的入光端外侧且以内环面与入光端外侧壁相贴合而底端抵接于所述挡止环上的导热环、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环上且与外部电源相连的发热元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导热环锁紧固定于所述镜头的入光端的锁固件,所述锁固件中部设有供所述入光端的入光面露出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环的底环面相应凹陷并沿所述底环面周向延伸形成呈环形的容纳槽;所述发热元件为组装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发热环,所述容纳槽内还填充有密封所述发热环的密封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为螺母,所述入光端的外侧壁靠近入光面处设于与所述螺母配合螺接的外螺纹,所述螺母的底端还沿径向向外部延伸设有用于抵压在所述导热环的顶面的压板;或者所述锁固件为中部设有通孔供所述镜头伸出的卡簧或弹性扣具,所述弹性扣具的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凸伸有与所述壳体对应钩扣配合的弹性卡钩。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加热装置还包括中部具有贯穿孔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对应套设在所述镜头和所述导热环外侧且底端部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所述镜头的入光端和所述导热环的顶部均从所述防护套的贯穿孔顶端孔口伸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靠所述导热环内侧的槽壁高度小于靠所述导热环外侧的槽壁高度,所述导热环以内侧的槽壁端面抵压在所述挡止环上,而靠导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平李旭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