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40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乳化罐本体、清洁门板和清洗组件,乳化罐本体的底部侧壁通过螺栓与支撑脚连接,乳化罐本体的顶部侧壁上盖设有顶盖,乳化罐本体的前侧壁上镶嵌有清洁门板,且乳化罐本体的顶部上设置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进水环圈通过导流管与出水环圈连接,进水环圈的上侧壁安装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乳化罐本体的外侧壁上装配清洁门板,便于从侧面打开乳化罐本体,即便于清理工作进行;通过进水环圈可进行水源补充,而出水环圈又设置在乳化罐本体的内部,通过朝向乳化罐本体内壁的喷水槽可进行喷水,进而达到在乳化罐本体闭合时进行喷水清洁工作。化罐本体闭合时进行喷水清洁工作。化罐本体闭合时进行喷水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现阶段中化工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在化工行业中最为常见的一项化工设备即为乳化罐,其中乳化罐的作用是将一种或多种物料溶于另一种液相,并使其水合成为相对稳定的乳化液;广泛适用于食用油类、粉类、糖类等原辅料的乳化混合,某些涂料、油漆乳化分散也使用乳化罐,尤其适用于某些难溶胶状类添加剂如CMC、黄原胶等,由此可见乳化罐在化工行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乳化罐因为其所使用的场所不同,其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性能以及外管造型均不相同,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用于化工行业的乳化罐,其在使用时,因为整个罐体基本都为密封结构,而开口只能通过顶端的盖板进行,因此在进行罐体内清理工作时,只能通过顶部的开口才可进行,同时罐体又较深,进而造成罐体底部的乳化原料沉积现象难以清理的现象;
[0004]2、现有的用于化工行业的乳化罐,其在使用时,罐体内的乳化原料会对罐体的内壁形成附着现象,而清洁工作时需要外接高压水枪并对罐体内壁上的乳化原料进行喷射进而使其脱离罐体,而喷射时罐体呈敞开状,容易造成内部清洁水以及乳化原料激荡,并溢散出罐体。
[0005]因此,现有的便于清理的乳化罐,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通过在乳化罐本体的外侧壁上装配清洁门板,便于从侧面打开乳化罐本体,即便于清理工作进行;通过进水环圈可进行水源补充,并且进水环圈通过导流管与出水环圈连通,而出水环圈又设置在乳化罐本体的内部,同时出水环圈朝向乳化罐本体内壁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喷水槽,通过喷水槽可进行喷水,进而达到在乳化罐本体闭合时进行喷水清洁工作,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化工行业的乳化罐所出现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包括乳化罐本体、清洁门板和清洗组件,乳化罐本体的底部侧壁通过螺栓与支撑脚连接,乳化罐本体的顶部侧壁上盖设有顶盖,乳化罐本体的前侧壁上镶嵌有清洁门板,且乳化罐本体的顶部上设置有清洗组件;
[0009]其中,清洗组件包括了进水环圈、出水环圈和导流管,进水环圈通过导流管与出水环圈连接,进水环圈的上侧壁安装有进水管,且出水环圈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喷水槽。
[0010]进一步地,乳化罐本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清洗槽,且清洗槽的内侧壁上粘接有密封垫,清洗槽的外壁通过铰链与清洁门板连接,且清洁门板的外壁通过螺栓与门把手连接;
具体的,密封垫有效的增加了乳化罐本体与清洁门板之间的密封性。
[0011]进一步地,乳化罐本体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顶管孔槽,乳化罐本体通过顶管孔槽与清洗组件中的导流管卡接,且顶管孔槽与导流管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导流管之间呈环形阵列结构设置。
[0012]进一步地,清洗组件中的进水环圈的直径大于出水环圈的直径,进水环圈设置在乳化罐本体的外侧,且出水环圈设置在乳化罐本体的内部;具体的,乳化罐本体的底部和顶部均呈圆台形结构设置。
[0013]进一步地,进水环圈与导流管相互连通,且进水环圈进水管连通,进水管呈垂直结构向上设置,导流管呈倾斜结构朝向乳化罐本体的中心处设置。
[0014]进一步地,清洗槽的高度与乳化罐本体的同直径的圆柱端高度相同,清洗槽的左右两端侧壁呈阶梯状结构设置,清洗槽呈倾斜结构设置。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乳化罐本体、清洗槽和清洁门板,在使用时,乳化罐本体外壁通过清洗槽与清洁门板连接,而清洁门板与清洗槽之间的侧壁上粘接有橡胶密封垫,进而提高了闭合时的密封性,同时,清洁门板设置在乳化罐本体的外侧壁上,便于从侧面打开乳化罐本体,即便于清理工作进行,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化工行业的乳化罐,其在使用时,因为整个罐体基本都为密封结构,而开口只能通过顶端的盖板进行,因此在进行罐体内清理工作时,只能通过顶部的开口才可进行,同时罐体又较深,进而造成罐体底部的乳化原料沉积现象难以清理的现象;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清洗组件,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环圈可进行水源补充,并且进水环圈通过导流管与出水环圈连通,而出水环圈又设置在乳化罐本体的内部,同时出水环圈朝向乳化罐本体内壁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喷水槽,通过喷水槽可进行喷水,进而达到在乳化罐本体闭合时进行喷水清洁工作,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化工行业的乳化罐,其在使用时,罐体内的乳化原料会对罐体的内壁形成附着现象,而清洁工作时需要外接高压水枪并对罐体内壁上的乳化原料进行喷射进而使其脱离罐体,而喷射时罐体呈敞开状,容易造成内部清洁水以及乳化原料激荡,并溢散出罐体。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乳化罐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清洗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乳化罐本体;101、清洗槽;102、顶管孔槽;2、支撑脚;3、顶盖;4、清洁门板;401、铰链;402、门把手;5、清洗组件;501、进水环圈;5011、进水管;502、出水环圈;5021、喷水槽;503、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包括乳化罐本体1、清洁门板4和清洗组件5,乳化罐本体1的底部侧壁通过螺栓与支撑脚2连接,乳化罐本体1的顶部侧壁上盖设有顶盖3,乳化罐本体1的前侧壁上镶嵌有清洁门板4,且乳化罐本体1的顶部上设置有清洗组件5;
[0026]其中,清洗组件5包括了进水环圈501、出水环圈502和导流管503,进水环圈501通过导流管503与出水环圈502连接,进水环圈501的上侧壁安装有进水管5011,且出水环圈502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喷水槽5021。
[0027]其中如图1

2所示,乳化罐本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清洗槽101,且清洗槽101的内侧壁上粘接有密封垫,清洗槽101的外壁通过铰链401与清洁门板4连接,且清洁门板4的外壁通过螺栓与门把手402连接;清洗槽101的高度与乳化罐本体1的同直径的圆柱端高度相同,清洗槽101的左右两端侧壁呈阶梯状结构设置,清洗槽101呈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包括乳化罐本体(1)、清洁门板(4)和清洗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罐本体(1)的底部侧壁通过螺栓与支撑脚(2)连接,所述乳化罐本体(1)的顶部侧壁上盖设有顶盖(3),所述乳化罐本体(1)的前侧壁上镶嵌有清洁门板(4),且所述乳化罐本体(1)的顶部上设置有清洗组件(5);其中,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了进水环圈(501)、出水环圈(502)和导流管(503),所述进水环圈(501)通过所述导流管(503)与所述出水环圈(502)连接,所述进水环圈(501)的上侧壁安装有进水管(5011),且所述出水环圈(502)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喷水槽(50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罐本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清洗槽(101),且所述清洗槽(101)的内侧壁上粘接有密封垫,所述清洗槽(101)的外壁通过铰链(401)与所述清洁门板(4)连接,且所述清洁门板(4)的外壁通过螺栓与门把手(4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乳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罐本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平蒋林王俊屈在明李薇
申请(专利权)人:华宇生物科技腾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