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718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涉及立式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水循环冷却结构,所述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相邻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两个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泵与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辅助结构,所述冷却辅助结构包括连接侧块,所述连接侧块的内部与冷却水箱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连接侧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侧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设置,用于在冷却液经过连接侧块时,能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将冷却液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增加冷却效果,且该方式能够增加冷却液的制冷时长,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升高速度较慢,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立式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其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相应配套的辅助设备:分馏柱、冷凝器、分水器、收集罐、过滤器等。
[0003]现有技术中,立式反应釜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需要使用水循环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但是现有的水循环冷却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水循环冷却装置对于冷却液的冷却的功率会逐步上升,从而使得现有的水循环冷却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立式反应釜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需要使用水循环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但是现有的水循环冷却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水循环冷却装置对于冷却液的冷却的功率会逐步上升,从而使得现有的水循环冷却装置的实用性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循环冷却结构,所述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相邻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两个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泵与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辅助结构,所述冷却辅助结构包括连接侧块,所述连接侧块的内部与冷却水箱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连接侧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侧槽,所述卡接侧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
[0006]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递连接管。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内部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有反应釜底桶,所述反应釜底桶的上方设置有反应釜端桶,所述反应釜端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杆,所述反应釜底桶与反应釜端桶的外环面均缠绕固定连接有水冷管。
[0009]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冷却水箱的输入端之间通过设置的管道固定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流出连接管,所述流出连接管与两个所述反应釜端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侧块的上端开设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上端固定连通有流入连接管,所述流入连接管与两个反应釜端桶的输入端固定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上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补充口,所述补充口的上端固定卡接有封装盖。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设置,用于在冷却液经过连接侧块时,能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将冷却液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增加冷却效果,且该方式能够增加冷却液的制冷时长,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升高速度较慢,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0013]2、本技术中,通过传递连接管的设置,能够将半导体制冷片上的温度传递至传递连接管,从而增加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使得制冷较为均匀,以增加本技术的实用性,通过固定端杆的设置,用于将安装支架的上端进行加固,且配合安装底板的设置,能够将安装支架的下端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中冷却辅助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中连接侧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例说明:
[0018]1、水循环冷却结构;11、反应釜底桶;12、反应釜端桶;13、水冷管;14、安装支架;15、固定端杆;16、传动电机;17、流入连接管;18、流出连接管;19、安装底板;110、水泵;111、补充口;112、封装盖;113、冷却水箱;
[0019]2、冷却辅助结构;21、连接侧块;22、半导体制冷片;23、传递连接管;24、卡接侧槽;25、连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循环冷却结构1,水循环冷却结构1包括安装支架14,安装支架14相邻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19,两个安装底板19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泵110与冷却水箱113,冷却水箱113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辅助结构2,冷却辅助结构2包括连接侧块21,连接侧块21的内部与冷却水箱113的输出端连通,连接侧块2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侧槽24,卡接侧槽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22。
[0023]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冷却辅助结构2的具体设置和作用,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2的设置,用于在冷却液经过连接侧块21时,能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2将冷却液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增加冷却效果,且该方式能够增加冷却液的制冷时长,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升高速度较慢,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0024]如图1

3所示,两个半导体制冷片22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递连接管23,安装支架14内部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有反应釜底桶11,反应釜底桶11的上方设置有反应釜端桶12,反应釜端桶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6,安装支架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杆15,反应釜底桶11与反应釜端桶12的外环面均缠绕固定连接有水冷管13,水泵110的输出端与冷却水箱113的输入端之间通过设置的管道固定连通,水泵110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流出连接管18,流出连接管18与两个反应釜端桶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接侧块21的上端开设有连接端口25,连接端口25的上端固定连通有流入连接管17,流入连接管17与两个反应釜端桶1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冷却水箱113上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补充口111,补充口111的上端固定卡接有封装盖112。
[0025]其整个水循环冷却结构1与冷却辅助结构2达到的效果为,通过传递连接管23的设置,能够将半导体制冷片22上的温度传递至传递连接管23,从而增加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使得制冷较为均匀,以增加本技术的实用性,通过固定端杆15的设置,用于将安装支架14的上端进行加固,且配合安装底板19的设置,能够将安装支架14的下端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循环冷却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冷却结构(1)包括安装支架(14),所述安装支架(14)相邻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19),两个所述安装底板(19)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泵(110)与冷却水箱(113),所述冷却水箱(113)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辅助结构(2),所述冷却辅助结构(2)包括连接侧块(21),所述连接侧块(21)的内部与冷却水箱(113)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连接侧块(2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侧槽(24),所述卡接侧槽(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2)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递连接管(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4)内部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有反应釜底桶(11),所述反应釜底桶(11)的上方设置有反应釜端桶(12),所述反应釜端桶(12)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沸潮袁峰阮利苹沈国校阮海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致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