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水涵管的施工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涵管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退水涵管的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涵管是一种埋设于地表以下的管道,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通常用作输水管道。
[000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120593478.5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涵管安装支撑装置,涉及涵管安装
包括支撑机构、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和底板上方四角阵列设置的滑槽,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一侧转动连接转动螺杆,滑块上侧与连接杆底部转动连接,连接杆顶部与下弧形板底部一侧转动连接,下弧形板与上弧形板两侧通过对称的连接机构相固定,连接机构包括侧板和L型板,侧板上端与横板相连接,侧板中央开设有通槽,L型板穿过通槽,L型板与横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杆相固定,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对装置进行升降,同时保证对涵管夹持的稳定性。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相关技术中通过转动螺杆使下弧板升降至涵管安装所需的高度后,再将涵管放置于下弧板和上弧板间,最后通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水涵管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弧板(11),所述支撑弧板(11)的弧面与涵管外侧壁贴合,所述支撑弧板(11)远离涵管的一端固接有多个升降支腿(2);还包括用于驱使多个所述升降支腿(2)同步升降的同步升降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水涵管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腿(2)包括固定段(21)和滑移连接于所述固定段(21)的滑移段(22),所述滑移段(22)远离所述固定段(21)的一端固接于所述支撑弧板(11);位于两相对位置的两个所述升降支腿(2)中的所述滑移段(22)外侧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同步升降机构(3)包括蜗轮(31)和蜗杆(321),所述滑移段(22)螺纹连接于所述蜗轮(31)中心且贯穿所述蜗轮(31),所述蜗杆(321)与两个所述蜗轮(31)均啮合连接;所述同步升降机构(3)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滑移段(22)随所述蜗轮(31)转动而转动的导向结构(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水涵管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21)的一端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滑移段(22)滑移的滑槽(24);所述导向结构(34)包括固接于所述滑移段(22)靠近所述固定段(21)的一端端面上的非圆块(341),所述滑槽(24)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非圆块(341)插接适配的导向槽(342),所述非圆块(341)通过所述导向槽(342)滑移连接于所述固定段(21);所述滑移段(22)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其自所述固定段(21)滑脱的限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利,李建伟,柴亚帅,史天明,刘绍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