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附接结构和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附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666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其包括: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被配置为附接到显示装置的后壳体,并且所述显示装置的组件被配置为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用于经由紧固孔将所述板状部件固定到所述后壳体的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相对的背表面;以及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用于将所述板状部件固定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所述固定部件是与所述紧固部件不同类型的紧固件。定部件是与所述紧固部件不同类型的紧固件。定部件是与所述紧固部件不同类型的紧固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附接结构和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附接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4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1

74277的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No.2021

74277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本申请。


[0003]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显示装置附接结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附接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附接结构、显示装置和用于将部件附接到后壳体的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附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4]常规地,已知用于显示装置的附接结构用于将诸如扬声器的部件附接到后壳体(例如,参见日本专利公开No.2010

148373(专利文献1))。
[0005]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有显示器、围绕显示器的前盖、附接到前盖的后盖和用螺钉固定(旋拧)到后盖的扬声器的显示装置。
[0006]尽管未在以上专利文献1中公开,但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将组件(扬声器)用螺钉固定到由现成的显示器和后盖组成的显示面板的后壳体来配置。然而,一些显示面板可能没有用于附接组件的紧固孔,因此需要设置用于附接组件的新的紧固孔。而且,取决于显示面板,预先设置的紧固孔的位置和组件上的紧固孔的位置可能不匹配,从而需要新设置用于附接组件的紧固孔。因此,将组件附接在后壳体上的可加工性很难改善,并且需要提高附接组件的可加工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附接结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附接方法,以提高用于附接组件的可加工性。
[0008](1)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包括: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被配置为附接到显示装置的后壳体,并且所述显示装置的组件被配置为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用于经由紧固孔将所述板状部件固定到所述后壳体的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相对的背表面;以及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用于将所述板状部件固定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所述固定部件是与所述紧固部件不同类型的紧固件。
[0009]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包括用于将板状部件固定到后壳体的背表面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是与紧固部件不同类型的紧固件,例如非紧固型固定部件,其用于在不使用紧固孔和紧固部件的情况下将板状部件固定到后壳体的背表面。通过该结构,板状部件能够由非紧固型固定部件附接到后壳体,而不使用紧固孔和紧固部件,由此能够减少后壳体中新设置的紧固孔的数量。因此,能够提高用于附接组件的可加工性。
[0010](2)根据上述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紧
固部件而与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分离的状态下,面向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的所述板状部件的表面附接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通过该结构,例如,当诸如扬声器的振动组件被附接到板状部件时,能够抑制由于附接到板状部件的扬声器的振动导致的板状部件与后壳体彼此接触时产生的声音。
[0011](3)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平面的永磁体或粘合片。通过该结构,平面的永磁体或粘合片能够用于将板状部件附接到后壳体,并且因此能够减少在后壳体中新设置的紧固孔的数量。
[0012](4)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显示装置附接结构还包括梁部,所述梁部配置为附接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以增强所述后壳体,所述梁部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后壳体朝向后侧突出,所述板状部件通过所述紧固部件固定地联接到所述梁部。通过该结构,通过将板状部件附接到朝向后侧突出的梁部,板状部件能够与后壳体的背表面分开梁部朝向后侧突出的量。
[0013](5)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梁部沿着所述后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通过该结构,梁部足够大以充分加强显示装置。
[0014](6)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板状部件具有平坦部和突出部,所述平坦部被配置为大致平行于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平坦部弯曲并且沿着所述梁部朝向所述后侧突出。
[0015](7)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板状部件配置为通过所述平面的永磁体或所述粘合片在所述平坦部处固定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并且在所述突出部处通过作为所述紧固部件的螺栓固定到所述梁部。
[0016]通过该结构,由于板状部件包括沿着梁部的突出部,板状部件能够沿着梁部牢固地固定。此外,由于板状部件具有平坦部,因此经由平面的永磁体或粘合片将板状部件附接到后壳体变得更容易。
[0017](8)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板状部件的面向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的所述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分离开一个所述平面的永磁体或所述粘合片的厚度的距离。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调节平面的永磁体或粘合片的厚度来调节后壳体与板状部件之间的间距。
[0018](9)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任一者,并且所述固定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中的另一者。通过该结构,板状部件能够在两个位置处固定到后壳体,即板状部件的上部和下部,并且因此板状部件能够稳定地固定。
[0019](10)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组件包括扬声器。通过该结构,由于扬声器附接到板状部件,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将扬声器附接到后壳体的紧固孔。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用于附接扬声器的可加工性。
[0020](11)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板状部件还包括盖部件附接部,覆盖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背表面的盖部件被配置为固定到所述盖部件附接部。通过该结构,盖部件能够附接到后壳体,而不设置用于将盖部件附接到后壳体的背表面的附接部。
[0021](12)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附接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板状部件还包括壁挂
件附接部(墙壁挂件附接部),将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的壁挂件(墙壁挂件)配置为附接到所述壁挂件附接部。通过该结构,壁挂件能够附接,而不需要设置用于将壁挂件附接到后壳体的背表面的紧固孔。
[0022](13)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具有显示表面,在所述显示表面上显示图像;后壳体,所述后壳体从所述显示表面附接到所述显示器的相对侧;盖部件,所述盖部件覆盖所述后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上述显示装置附接结构中的任一个。
[0023]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将板状部件固定到后壳体的背表面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是与紧固部件不同类型的紧固件,例如非紧固型固定部件,其用于在不使用紧固孔和紧固部件的情况下将板状部件固定到后壳体的背表面。通过该结构,板状部件能够由非紧固型固定部件附接到后壳体,而不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被配置为附接到显示装置的后壳体,并且所述显示装置的组件被配置为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用于经由紧固孔将所述板状部件固定到所述后壳体的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相对的背表面;以及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状部件,用于将所述板状部件固定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所述固定部件是与所述紧固部件不同类型的紧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紧固部件而与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分离的状态下,面向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的所述板状部件的表面附接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平面的永磁体或粘合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梁部,所述梁部配置为附接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以增强所述后壳体,所述梁部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后壳体朝向后侧突出,所述板状部件通过所述紧固部件固定地联接到所述梁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部沿着所述后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部件具有平坦部和突出部,所述平坦部被配置为大致平行于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平坦部弯曲并且沿着所述梁部朝向所述后侧突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部件配置为通过所述平面的永磁体或所述粘合片在所述平坦部处固定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背表面,并且在所述突出部处通过作为所述紧固部件的螺栓固定到所述梁部。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卓己西馆彻夫
申请(专利权)人: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