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01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车体具有车厢和设置在车厢内的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控制器、降温组件以及通信单元,降温组件和通信单元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车辆外界的降温控制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到降温控制信号后,控制降温组件对车厢内部降温;降温组件包括降温风扇组件和冷却组件,降温风扇组件设置在车厢顶部,且降温风扇组件可移动至和车厢的天窗相对的位置,以通过天窗向车厢外部排风,冷却组件设置于车厢内,用于向车厢内通入冷却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前通过远程控制对车辆进行降温,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炎炎的夏天,车辆只要在露天的地方暴晒半个小时,车厢就会变成温度高达70摄氏度以上的大火炉,车内的高温极大的影响人们的舒适度,此外,暴晒后的车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车内材质大多为塑料或者皮制品,长时间暴晒会产生甲醛、苯系物等有害物体,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大脑调节功能将开始瘫痪,以致出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等现象,需立即降温。
[0003]现如今市面上存在的汽车降温方式主要为通过车钥匙近距离的控制车窗打开做自然通风降温,进入车体内通过打开车载空调进行降温。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近距离的控制车窗以及进入车体内打开车载空调降温会存在降温效果缓慢、用户体验以及舒适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可以远程对车辆进行降温,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车体具有车厢和设置在车厢内的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控制器、降温组件以及通信单元,降温组件和通信单元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车辆外界的降温控制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到降温控制信号后,控制降温组件对车厢内部降温;降温组件包括降温风扇组件和冷却组件,降温风扇组件设置在车厢顶部,且降温风扇组件可移动至和车厢的天窗相对的位置,以通过天窗向车厢外部排风,冷却组件设置于车厢内,用于向车厢内通入冷却介质。可选的,冷却组件设置在车厢靠近底部的位置,便于向车厢内通入冷却介质,能够使车厢内的温度得以降低。通过控制器远程控制降温风扇组件和冷却组件,使得降温风扇组件和冷却组件开始工作降温,降温效果显著,能够在炎热天气用车时,提前通过远程控制对车辆进行降温,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0007]如上述的车辆,可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车厢内,且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具体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车厢内的温度,当车厢内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控制器接收到高温信号,将该信号由通信单元传输到车辆的外界,车辆外界接收到高温信号之后,对其进行处理并下达降温指令,传输的降温控制信号通过通信单元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降温组件进行降温。
[0008]如上述的车辆,可选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内的顶端,且位于降温风扇组件的侧方。具体的,一般车内的顶端温度会比车厢内的高,为了便于更好的检测车厢内的温度,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内的顶端,同时,为了能够实时检测到车厢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位于降温风扇组件的侧方。
[0009]如上述的车辆,可选的,降温风扇组件包括移动支架、风扇和导轨;导轨设置在车
厢顶部,移动支架可滑动的设置于导轨上,风扇设置在移动支架上。具体的,导轨固定在车厢顶部,风扇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移动支架可滑动的安装在导轨上,也就是说,移动支架可在导轨上来回移动远离或者靠近天窗,进而使得风扇远离天窗或者靠近天窗,风扇工作时,扇叶快速转动,加快了车厢内热空气排出的速度。
[0010]如上述的车辆,可选的,移动支架具有贯通移动支架的底部和顶部的通孔,风扇设置于通孔内,且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移动支架上方。具体的,通孔贯通移动支架的底部和顶部,为风扇提供可容纳的空间,风扇可拆卸的安装在通孔内,且风扇到通孔的两端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增加空气流动的同时,避免风扇露在外部对用户造成一定的危害,提高了风扇在工作时的安全。
[0011]如上述的车辆,可选的,车厢的天窗具有可开合的天窗盖板,天窗盖板可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前后移动,以遮挡或打开天窗;具体的,天窗盖板盖和在天窗上,可以沿着车辆的前进方向前后移动,从而遮挡或打开天窗,当天窗盖板遮挡天窗时,阻断了车厢与车辆外界的空气对流,使得车厢内处于密封的空间,当天窗盖板打开天窗时,车厢与车辆外界的空气得以流通。
[0012]降温风扇组件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具有触发端和驱动端,触发端和天窗盖板联动,驱动端和移动支架连接,驱动单元用于在天窗盖板向车辆前方移动时,驱动移动支架背离天窗移动,或者在天窗盖板向车辆后方移动时,驱动移动支架移动至与天窗相对的位置。
[0013]具体的,驱动单元的触发端和天窗盖板联动,以此驱动天窗盖板沿着车辆的前进方向前后移动,驱动单元的驱动端和移动支架连接,以此驱动移动支架沿着车辆的前进方向前后移动,移动支架与天窗盖板沿着车辆的移动方向是处于相反的状态。也就是说,当驱动单元的触发端驱动天窗盖板沿着车辆前方移动时,此时天窗盖板遮挡天窗阻断了车厢与车辆外界的空气流通,驱动单元的驱动端驱动移动支架向背离车辆前方移动,也就是向背离天窗的方向移动;当驱动单元的触发端驱动天窗盖板沿着车辆后方移动时,此时天窗盖板打开天窗,车厢与车辆外界的空气得以流通,驱动单元的驱动端驱动移动支架向靠近车辆前方移动,也就是向靠近天窗的方向移动,从而移动到天窗相对的位置,也就是移动到天窗的下方。
[0014]如上述的车辆,可选的,冷却组件包括雾化单元和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包括用于盛装冷却水的水箱,雾化单元和水箱连通,且雾化单元的出口位于车厢内,以将水箱内的冷却水雾化后喷出至车厢内。具体的,冷却组件固定在车厢内,水箱可拆卸的放置在冷却单元中的容置槽内,雾化单元的一端开口与水箱连通,另一端的开口位于车厢内,便于将水箱内的冷却水经过处理雾化后喷到车厢内,对车厢内进行降温。当水箱中的冷却水用完时,可通过拆卸水箱或者直接从水箱的开口处加入冷却液。
[0015]如上述的车辆,可选的,车厢内设置有至少两排成员座椅,冷却组件设置在位于后排的成员座椅下方。具体的,水箱内的冷却水经过处理雾化后喷到车厢内,由于冷却水经过雾化处理后的雾气密度会比外界空气大,为了能够使处理后的冷却水雾化后的雾气扩散效果好,进而能够对车厢进行全方位的降温,冷却组件固定在位于后排的成员座椅下方,且朝上喷出雾气。
[0016]如上述的车辆,可选的,还包括太阳能面板,太阳能面板贴设于车体的外侧,用以
向降温装置供电。具体的,车辆在放置时,内部电气若长时间工作会造成电量不够,可能导致车辆无法启动等情况,为了避免出现电量不够的情况或者减少降温装置的用电,因此,在车体的外侧固定太阳能面板,一般需要降温装置工作时,是在炎炎的夏日,阳光充足,能够通过太阳能面板为降温装置源源不断的充电。
[0017]如上述的车辆,可选的,太阳能面板设置于车体的顶部,且太阳能面板上设有吸热层。具体的,为了让太阳能面板为降温装置源源不断的充电,将太阳能面板设置于车体的顶部,更好的吸收太阳能热量,在太阳能面板上设有吸热层,将外界的太阳光集中在太阳能面板上,不仅提高太阳能面板吸收热量的效果,同时抵挡一部分的外界太阳光进入车厢内。
[0018]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包括车体,车体具有车厢和设置在车厢内的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控制器、降温组件以及通信单元,降温组件和通信单元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车辆外界的降温控制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到降温控制信号后,控制降温组件对车厢内部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车厢和设置在所述车厢内的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控制器、降温组件以及通信单元,所述降温组件和所述通信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车辆外界的降温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到所述降温控制信号后,控制所述降温组件对所述车厢内部降温;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风扇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降温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厢顶部,且所述降温风扇组件可移动至和所述车厢的天窗相对的位置,以通过所述天窗向所述车厢外部排风,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车厢内,用于向所述车厢内通入冷却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厢内,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内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降温风扇组件的侧方。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风扇组件包括移动支架、风扇和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车厢顶部,所述移动支架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具有贯通所述移动支架的底部和顶部的通孔,所述风扇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芝平周慧胡先斌
申请(专利权)人:宝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