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堆叠式卫星的连接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595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面向堆叠式卫星的连接分离机构,主要包括:底座、弹簧、摆钩、摆杆、连接件、电机、丝杠、螺母、导向销连接杆、导向销、定位框架。采用电机驱动及螺母丝杠传动方式自动调节堆叠卫星之间的压紧力,可提高连接刚度。采用顶部框架结构对堆叠卫星进行多点限位,可减少机构数量。采用电驱拔销器的形式解锁,能有效降低解锁冲击,并实现功能性能的可检可测。机构与运载火箭连接采用铰链滑槽结构及压簧设计,可实现机构远离卫星转动及自动脱离,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高连接刚度、低解锁冲击、自动转动脱离等效果,适用于航天卫星技术领域。航天卫星技术领域。航天卫星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堆叠式卫星的连接分离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卫星
,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堆叠式卫星的连接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克服地面通讯基站覆盖范围有限、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卫星通讯受到日益重视,卫星发射需求快速增长。堆叠卫星组批发射可显著提高卫星发射效率,降低发射成本。但传统的卫星连接分离设计结构复杂,多使用火工品,解锁冲击较大。
[0003]传统的卫星连接分离机构安装大多在堆叠卫星侧面,通过爆炸螺栓对堆叠卫星施加压紧力及解锁;或通过拉杆将卫星压设在火箭与压紧板、承压体之间,分离时通过火工品解除拉杆与火箭和承压体之间的连接;解锁后通过气动模块喷气使机构绕铰链座远离卫星转动。但是上述的结构中存在以下不足:堆叠卫星压紧力无法自动调节,整体刚度较低,爆炸螺栓或火工品解锁冲击较大,结构复杂,易产生多余物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堆叠式卫星的连接分离机构,以实现高连接刚度、低解锁冲击、自动转动脱离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堆叠式卫星的连接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载荷支架(1),所述有效载荷支架(1)上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底座(2),每个所述底座(2)上均通过铰链滑槽结构铰接有摆钩(4),所述摆钩上连接有摆杆(5),所述摆杆(5)顶部设置有连接件(6),所述堆叠式卫星(13)安置于所述有效载荷支架(1)上且位于所述两个底座(2)之间,所述连接件(6)下方通过安装电机

丝杠机构对所述堆叠式卫星施加压紧力或解锁,所述底座(2)上还设有压簧(3),所述压簧(3)的固定端设置于底座(2)上,所述压簧(3)的自由端与所述摆钩(4)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堆叠式卫星的连接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

丝杠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件(6)底部的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杠(8),所述丝杠(8)螺旋传动连接有螺母(9),所述螺母(9)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一端与所述连接件(6)的底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导向销(11),所述螺母(9)侧壁竖直开设有贯穿螺母(9)的长圆通孔,所述导向销(11)通过所述长圆通孔贯穿所述螺母(9)设置,所述长圆通孔长度与螺母(9)设计轴向行程一致,所述螺母(9)底部连接有定位框架(12),所述定位框架下侧设置有多个施力柱(12

1),每个所述施力柱(12

1)下方均设有定位销(12

2),所述定位销(12

2)与所述堆叠式卫星(13)顶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堆叠式卫星的连接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滑槽结构包括底座(2)上开设的圆弧槽(2

3)、通过第一销轴(2

1)安装于所述底座(2)上的第一滚动轴承(2

2)以及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嘉王辰周天送于兵马红鹏谢珏帆乐晨张宏剑肖耘宋征宇段保成吴义田陈献平吴会强杨帆朱锡川续堃李虹李元恒王筱宇郭葳白学文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