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苗扦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85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苗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母树选择、剪取插穗、苗圃地选择、苗圃处理、扦插育苗、盖圃和茶苗管理,其中苗圃处理包括:利用铲土混料装置将土壤铲起并进行破碎,同时将生石灰粉及堆肥颗粒均匀混合于土壤后并回填,苗圃上覆盖一层1cm左右的黄壤土并稍微压实,对苗圃进行均匀浇灌。利用铲土部将土壤铲起,由螺旋输送器将土壤输送于破碎混料筒内,同时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中储存的生石灰粉和堆肥颗粒排入破碎混料筒内,破碎混料部对土壤进行破碎,同时将生石灰粉和堆肥颗粒均匀混合于土壤中并落回苗圃,能同时实现松土及将底肥和生石灰粉均匀混合于土壤中,扦插工作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且还有大大提高了插穗存活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苗扦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苗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茶苗扦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五指山位于海南省中部,由于五指山气候适宜、水分充足、且土壤中大量混合有适用茶叶生长的烂石末,因此五指山被大量的茶叶种植商青睐。茶叶大多是通过扦插方式进行繁殖的,扦插是指通过剪取母树上的枝条(又称插穗),再将插穗斜插入苗圃中进行培育,相邻插穗间的距离为2

3cm,当茶苗长到规定高度后再移植到茶园中。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1、在扦插前需要对苗圃进行松土,有利于促进茶苗根系的生长,当前是通过人工手持锄头进行松土的,其工作劳动强度大,且松土不均匀;2、在扦插前需要在土壤上抛洒生石灰粉,再在土壤上洒水以将生石灰粉转化成熟石灰,进而将田圃中的虫卵和细菌杀死,有利于降低插穗的蛀虫和患病概率,但生石灰粉都是将抛洒于土壤表面,导致石灰粉无法将土壤深处的虫卵和细菌杀死,杀菌和杀卵效果差;3、在插穗前需要在苗圃中拖放底肥,其底肥通常只是投放于土壤表面,使得底肥无法与土壤进行均匀混合,不利于插穗的吸收,且底肥投放不均匀,容易导致部分茶苗营养过省、而部分茶苗营养不良,影响扦穗培育的存活率;4、松土、抛洒生石灰粉和拖放底肥分步进行,导致扦插工作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苗扦插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述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茶苗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母树选择: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青壮龄、叶片大、节间长,腋牙饱满,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树;
[0007]2)剪取插穗:剪取组织为红棕色、半木质化新梢的中下部组织作为插穗,该插穗应带有一个腋芽和一片完整健康的叶片,且该插穗主茎长度为3

4cm;
[0008]3)苗圃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方便于灌溉和PH在4.5至5.0的平地;
[0009]4)苗圃处理:利用铲土混料装置将土壤铲起并进行破碎,同时将生石灰粉及堆肥颗粒均匀混合于土壤后再回填于苗圃中,苗圃上覆盖一层1cm左右的黄壤土并稍微压实,对苗圃进行均匀浇灌并搁置3

5小时;
[0010]5)扦插育苗:将步骤2)剪取好的插穗斜插入苗圃地中;
[0011]6)盖圃:利用遮阳网覆盖于苗圃上方;
[0012]7)茶苗管理:
[0013]a、每日中午对苗圃土壤湿度进行检测并进行适当灌溉,保持土壤湿度于 75%至90%,根据茶苗生长情况对茶苗进行适当施肥;
[0014]b、当苗圃内茶苗70%

85%长到25cm以上时,统一对茶苗进行修剪,修剪高度为离地面10

15cm;
[0015]c、当茶苗长到20

30cm时对茶苗进行移栽。
[0016]进一步的,所述铲土混料装置包括移动底盘、螺旋输送器和驱动部,所述移动底盘上设有破碎混料筒,所述破碎混料筒内的下部设有破碎混料部,所述破碎混料筒顶部上设有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所述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底部均设有排料控制部,所述螺旋输送器倾斜设于所述破碎混料筒侧壁上,所述螺旋输送器前端设有铲土部,所述驱动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螺旋输送器和破碎混料部,通过移动底盘带动铲土部将土壤铲入螺旋输送器内,土壤由螺旋输送器输送于破碎混料筒内,同时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中储存的生石灰粉和堆肥颗粒排入破碎混料筒内,破碎混料部对土壤进行破碎,同时将生石灰粉和堆肥颗粒均匀混合于土壤并落回苗圃。
[001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底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多个轮架,所述轮架上转动设有轮轴,所述轮轴上设有多个滚轮,所述轮轴上设有被动锥齿轮,所述被动锥齿轮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通过电机座一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上,所述破碎混料筒通过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避让孔一,所述破碎混料筒下部位于所述避让孔一内。
[001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设于所述底座顶部上的电推杆,多个所述电推杆上共同连接有升降座,所述破碎混料筒固定穿设于所述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上滑动穿设有多个导杆,所述导杆安装于所述底座顶部上,所述升降座上安装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机一和电推杆。
[0019]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输料壳,所述输料壳后端设有与所述破碎混料筒连通的排料部,所述输料壳设于所述破碎混料筒的前侧壁上,所述铲土部设于所述输料壳前端,所述输料壳内设有螺旋输送杆,所述螺旋输送杆后端转动穿设于所述输料壳的后侧壁上并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座二和转轴二,所述电机座二安装于所述破碎混料筒的后侧壁上,所述电机座二上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电性连接于所述变频器,所述电机二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上设有带轮,所述转轴一的一端与所述电机座二转动连接,其另一端转动穿设于所述破碎混料筒后侧壁上,且该端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所述螺旋输送杆连接,所述转轴二转动穿设于所述破碎混料筒后侧壁上,所述转轴二的一端设有带轮,其另一端与所述破碎混料部连接,两个所述带轮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升降板上设有避让孔二,所述传动带位于所述避让孔二内。
[0021]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混料部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二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与破碎混料筒内壁上均交错设有多个破碎刀组,多个所述破碎刀组沿转盘径向上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破碎刀组包括沿所述转盘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破碎刀,设于所述转盘上的破碎刀的刀刃与设于所述破碎混料筒内壁上的破碎刀的刀刃呈相对设置。
[002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把手。
[0023]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控制部包括分别插设于所述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底部上的挡料板,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均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破碎混料筒顶部上。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利用铲土部将土壤铲入螺旋输送器内,螺旋输送器将土壤输送于破碎混料筒内,同时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中的生石灰粉和堆肥颗粒落入破碎混料筒内,破碎混料部对
土壤进行破碎,同时将生石灰粉和堆肥颗粒均匀混合于土壤中并落回苗圃,使得移动底盘在移动时,能同时实现松土及将堆肥颗粒和生石灰粉均匀混合于土壤中,使工作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杀菌和杀卵效果好、有利于插穗均匀吸收营养、扦插工作效率高、且还大大提高了插穗的存活率。
[0026]2、铲土部可将杂草和土壤一同铲入螺旋输送器内,破碎混料部将杂草进行切碎并与土壤混合,可同时进行除草,避免了需要单独除草给扦插工作带来的不便,同时充分利用杂草充当底肥,大大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铲土混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的C

C处剖视图;
[0029]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30]图4为图1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苗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母树选择: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青壮龄、叶片大、节间长,腋牙饱满,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树;2)剪取插穗:剪取组织为红棕色、半木质化新梢的中下部组织作为插穗,该插穗应带有一个腋芽和一片完整健康的叶片,且该插穗的主茎长度为3

4cm;3)苗圃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方便于灌溉和PH在4.5至5.0的平地;4)苗圃处理:利用铲土混料装置将土壤铲起并破碎,同时将生石灰粉及堆肥颗粒均匀混合于土壤后再回填于苗圃中,苗圃上覆盖一层1cm左右的黄壤土并稍微压实,对苗圃均匀淋透并搁置4

5小时;5)扦插育苗:将步骤2)剪取好的插穗斜插入苗圃地中;6)盖圃:利用遮阳网覆盖于苗圃上方;7)茶苗管理:a、每日中午对苗圃土壤湿度进行检测并进行适当灌溉,保持土壤湿度于75%至90%,根据茶苗生长情况对茶苗进行适当施肥;b、当苗圃内茶苗70%

85%长到25cm以上时,统一对茶苗进行修剪,修剪高度为离地面10

15cm;c、当茶苗长到20

30cm时对茶苗进行移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苗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土混料装置包括移动底盘、螺旋输送器和驱动部,所述移动底盘上设有破碎混料筒,所述破碎混料筒内的下部设有破碎混料部,所述破碎混料筒顶部上设有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所述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底部均设有排料控制部,所述螺旋输送器倾斜设于所述破碎混料筒侧壁上,所述螺旋输送器前端设有铲土部,所述驱动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螺旋输送器和破碎混料部,通过移动底盘带动铲土部将土壤铲入螺旋输送器内,土壤由螺旋输送器输送于破碎混料筒内,同时储料斗一和储料斗二中储存的生石灰粉和堆肥颗粒排入破碎混料筒内,破碎混料部对土壤进行破碎,同时将生石灰粉和堆肥颗粒均匀混合于土壤并落回苗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苗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多个轮架,所述轮架上转动设有轮轴,所述轮轴上设有多个滚轮,所述轮轴上设有被动锥齿轮,所述被动锥齿轮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连接有电机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林庄大文颜素婷吴金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真吾乡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