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85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对缺陷桩进行监测,明确桩身缺陷位置;提供高压旋喷打桩机,对桩身缺陷位置处旋喷加固,根据桩身缺陷情况,控制加固范围在1/4~1/2桩周长,加固长度大于桩身缺陷处上下各1m;提供水磨钻机,对所述缺陷桩进行取芯打孔,并形成底部标高低于所述桩身缺陷位置的竖井;对缺陷位置处进行修复;在所述竖井内回填混凝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强了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操作不当,易出现桩身混凝土离散、断桩等质量通病,当灌注桩被检测判定为不合格桩时,则需要采取注浆法加固补强、原桩位上重新施工、补桩等方法进行处理。当桩身缺陷位置埋藏较深或断面较大,注浆法难以有效保证处理质量,且二次检验养护时间长;采用原桩位上重新返工,由于桩身的混凝土强度高且钢筋含量大,冲击钻进耗时长、费用高,且冲击时带泥浆作业,施工场地往往受到限制;如采用补桩方案,则需要用二根桩来替代原桩,施工进度慢、费用高。灌注桩周土层差、水位高,处理修复缺陷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步骤:
[0005]对缺陷桩进行监测,明确桩身缺陷位置;
[0006]提供高压旋喷打桩机,对桩身缺陷位置处旋喷加固,根据桩身缺陷情况,控制加固范围在1/4~1/2桩周长,加固长度大于桩身缺陷处上下各1m;
[0007]提供水磨钻机,对所述缺陷桩进行取芯打孔,并形成底部标高低于所述桩身缺陷位置的竖井;
[0008]对缺陷位置处进行修复;
[0009]在所述竖井内回填混凝土。
[0010]本专利技术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旋喷加固的混凝土达到龄期后再进行取芯打孔。
[0011]本专利技术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水磨钻机还包括提拉系统,在进行取芯打孔之前在桩位处架设提拉系统,通过所述提拉系统将桩芯处的混凝土取出。
[0012]本专利技术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对所述缺陷桩进行取芯打孔前,先确定取芯孔的直径大于80cm,并保证取芯孔的边缘至桩钢筋笼主筋的净距大于20cm。
[0013]本专利技术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对所述缺陷桩进行桩芯打孔时,保证所述竖井底部标高在桩身缺陷位置处50m~80cm以下。
[0014]本专利技术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对缺陷位置处进行修复完毕后且在回填混凝土之前,在所述竖井内进行人工拉毛。
[0015]本专利技术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人工拉毛之后且在回填混
凝土之前在所述竖井内支设钢筋笼,并装设声测管。
[0016]本专利技术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回填所述混凝土时保证所述回填混凝土比取芯混凝土提高至少一个混凝土标号。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8]1.在施工前对桩身缺陷处进行旋喷加固,加强了缺陷桩的稳定性,保证了后期施工人员在桩身内施工的安全性。
[0019]2.通过水磨钻机取芯打孔,由施工人员直接进入桩身进行可视化施工,保证了缺陷桩的修复强度。
[0020]3.埋入声测管,对修复完成的缺陷桩进行后期监测,保证所述缺陷桩修复质量。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请参阅图1所示,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包括
[0026]步骤1:对缺陷桩进行监测,明确桩身缺陷位置。
[0027]具体地,通过超声检测,定位缺陷位置处的标高以及周向长度。
[0028]步骤2:提供高压旋喷打桩机,对桩身缺陷位置处旋喷加固,根据桩身缺陷情况,控制加固范围在1/4~1/2桩周长,加固长度大于桩身缺陷处上下各1m,在施工前对桩身缺陷处进行旋喷加固,既加强了缺陷桩的稳定性,又保证了后期施工人员在桩身内施工的安全性。
[0029]具体地,在旋喷加固的混凝土达到龄期后再进行取芯打孔。
[0030]具体地,在取芯打孔之前,在附近开挖临时弃渣场地。
[0031]步骤3:提供水磨钻机,对所述缺陷桩进行取芯打孔,并形成底部标高低于所述桩身缺陷位置的竖井,通过水磨钻机取芯打孔,由施工人员直接进入桩身进行可视化施工,保证了缺陷桩的修复强度。
[0032]具体地,在进行取芯打孔之前在桩位处架设钢管支架,安装滑轮以及卷扬机组成提拉系统,通过所述提拉系统将桩芯处的混凝土取出。
[0033]具体地,在对所述缺陷桩进行取芯打孔前,先确定取芯孔的直径大于80cm,并保证
取芯孔的边缘至桩钢筋笼主筋的净距大于20cm。
[0034]具体地,在对所述缺陷桩进行桩芯打孔时,保证所述竖井底部标高在桩身缺陷位置处50m~80cm以下。
[0035]步骤4:对缺陷位置处进行修复。
[0036]具体地,由施工人员清理缺陷及封堵,清理缺陷位置的软土及污泥,对突起、疙瘩以及起壳、分层等疏松部位铲除,蜂窝、松动石子应剔除,并通过所述提拉系统运出,并用水冲洗干净,把水不漏、JS液料、水配比1:1:1调成糊状,然后进行修补,施工完成后养护四小时左右。
[0037]具体地,在对缺陷位置处进行修复完毕后且在回填混凝土之前,在所述竖井内进行人工拉毛,通过人工拉毛为后续支设钢筋笼提供保障。
[0038]具体地,在人工拉毛之后且在回填混凝土之前在所述竖井内支设钢筋笼,并装设声测管,通过埋入所述声测管,对修复完成的缺陷桩进行后期监测,保证所述缺陷桩修复质量。
[0039]具体地,支设所述钢筋笼时钢筋笼在骨架内焊接十字或米字加劲撑,通过所述加劲撑加强钢筋笼的整体刚度。
[0040]步骤5:在所述竖井内回填混凝土。
[0041]具体地,回填所述混凝土时保证所述回填混凝土比取芯混凝土提高至少一个混凝土标号。
[0042]一种水磨钻机取芯打孔的工艺流程:
[0043]首先,明确取芯打孔的直径,保证取芯孔的直径大于80cm,并保证取芯孔的边缘至桩钢筋笼主筋的径距大于20cm,在所述缺陷桩的桩顶环形标记取芯孔的边线;
[0044]然后,预先在所述缺陷桩桩顶支设钢管支架,安装滑轮以及卷扬机组成提拉系统,水磨钻机的钻头采用外径16cm,高度62cm的规格,一次进尺可达60cm,按照环形标记依次进行取芯打孔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对缺陷桩进行监测,明确桩身缺陷位置;提供高压旋喷打桩机,对桩身缺陷位置处旋喷加固,根据桩身缺陷情况,控制加固范围在1/4~1/2桩周长,加固长度大于桩身缺陷处上下各1m;提供水磨钻机,对所述缺陷桩进行取芯打孔,并形成底部标高低于所述桩身缺陷位置的竖井;对缺陷位置处进行修复;在所述竖井内回填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旋喷加固的混凝土达到龄期后再进行取芯打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磨钻机还包括提拉系统,在进行取芯打孔之前在桩位处架设所述提拉系统,通过所述提拉系统将桩芯处的混凝土取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缺陷处理施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鹏邢鹤遥崔寿凯周伟伟曹沛霖陈胜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