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53303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47
本申请涉及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及结构,属于建筑基础加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S1、加固前进行沉降测量;S2、开设第一注浆孔并注浆形成加固体,加固体与桩基胶结;S3、开设观察孔;S4、开设第二注浆孔并注浆形成第一道抗渗隔水层,第一道抗渗隔水层水平方向两端与所靠近的加固体胶结咬合;S5、开设第三注浆孔,第三注浆孔位于两排窖池之间,第三注浆孔开设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且深度不小于第二注浆孔开设深度,向第三注浆孔内注浆形成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水平方向的端部与所靠近的加固体胶结咬合,本申请具有对窖房桩承台基础沉降加固和窖池抗渗加固且不影响窖池正常功能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及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基础加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酒窖,即粮糟发酵的“窖池”,一般来说30年窖龄以上的窖池,才能称为“老窖”。窖池越老,有益微生物就越多,粮糟发酵就越好,酒质也就越好。
[0003]窖池所在的厂房即窖房内采用排架结构,基础为桩承台基础,窖房内窖池呈矩形阵列排布,且相邻窖池之间距离不足1m,厂房所在地基主要土层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淤泥、粉土和泥岩,地基均匀性很差,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模量低、含水率高,变形延续时间长。
[0004]预制桩基础附近地面可变荷载,填方区堆载等对地基土的影响,以及桩侧产生负摩阻或桩周土层摩阻力降低也是桩承台基础和窖池沉降的原因。
[0005]由于窖池常年的可变荷载,使地基土不断反复受压,扰动地基,致使窖房局部发生沉降;酿酒期间窖池水分渗入地基软化土层,地基承载力降低。
[0006]传统技术对地基进行加固需要开挖基坑露出桩承台基础才能施工,需要的施工场地大,会对窖池进行扰动。
[0007]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地基不均匀沉降后存在有窖池损坏出现渗漏的现象,传统地基加固工艺会对窖池扰动,产生影响窖池正常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达到对窖房桩承台基础沉降加固和窖池抗渗加固且不影响窖池正常功能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及结构。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加固前进行沉降测量;S2、每个桩承台基础处均开设第一注浆孔,第一注浆孔开设在桩承台基础上并贯穿桩承台基础,第一注浆孔开设深度根据现场而定,向第一注浆孔内渗透注浆形成加固体,加固体与桩承台基础的桩基胶结;S3、每个桩承台基础处均开设有观察孔,观察孔位于桩承台基础底轮廓线边缘处,观察孔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S4、开设第二注浆孔,第二注浆孔位于两排窖池之间,第二注浆孔开设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向第二注浆孔内渗透注浆形成第一道抗渗隔水层,第一道抗渗隔水层水平方向两端与所靠近的加固体胶结咬合;S5、开设第三注浆孔,第三注浆孔位于两排窖池之间,第三注浆孔开设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且深度不小于第二注浆孔开设深度,向第三注浆孔内注浆形成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水平方向的端部与所靠近的加固体胶结咬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前进行沉降测量,有了初始数值,在施工完毕后,可以对加固效果进行验证;通过第一注浆孔形成加固体完成对桩承台基础的加固,在加固体形成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孔观察注浆状况,维持渗透注浆速度,不对上方窖池产生扰动;通过第二注浆孔形成第一道抗渗隔水层,填充了土中的孔隙,排挤出孔隙中存在的自由水和气体,达到抗渗的目的;通过第三注浆孔形成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双层防护,起到抗渗和阻沉降的目的,且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形成时,第一道抗渗隔水层已经形成,不会对上方窖池产生影响,达到对窖房桩承台基础沉降加固和窖池抗渗加固且不影响窖池正常功能的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S2中,采用钻注一体后退式注浆工艺,由深至浅,分层注浆。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拔出式的注浆方式,在浆液未凝固时就向上拔出钻杆,钻杆容易拔出,且能降低对土层的扰动,施工便捷,进一步预防了对窖池产生扰动的可能。
[0013]可选的,所述当第一注浆孔施钻至设计深度时,开始压力注浆,逐段分层向上至基底以下4.0m处,开始渗透注浆;注浆压力由1.2MPa~0.2MPa均匀减小,渗透注浆时压力控制在0.0MPa~0.2MPa之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体下方采用压力注浆的方式形成,快速成型节省工时,加固体上方采用渗透注浆,对土体的扰动轻缓,便于施工控制,避免对窖池产生扰动。
[0015]可选的,所述S4中,第一道抗渗隔水层的形成采用低压渗透注浆的方式,注浆压力采用0.1MPa~0.2MPa范围的静压注浆。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浆压力采用0.1MPa~0.2MPa范围的静压注浆能进一步减小对土层的扰动,加强地基承载力的前提下,避免对窖池的扰动。
[0017]可选的,所述S5中,第一道抗渗隔水层完成后8h~12h,通过第三注浆孔注浆,调高注浆压力,压力不小于第一道抗渗隔水层注浆时压力的1.5~2倍。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注浆压力提高,使得浆液挤入更细小的孔隙中,增强区域内土层的密实度和刚度,达到增强抗渗和阻沉降的目的,同时由于第一道抗渗隔水层已经完成8h~12h,浆液对上方的冲击被第一抗渗隔水层阻挡,所以无需担心压力注浆对窖池产生扰动。
[0019]可选的,所述S4和S5中,第二注浆孔和第三注浆孔均竖直打孔,第二注浆孔和第三注浆孔相邻施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窖房场地有限,且相邻窖池之间距离有限,第二注浆孔和第三注浆孔均竖直打孔,且位置相邻,减少打孔设备移动的步骤,提升施工效率。
[0021]可选的,所述S2中,第一注浆孔钻孔角度2
º
~5
º
且沿靠近桩承台基础竖直中心线方向倾斜设置,钻孔深度根据地勘报告钻入持力层,且满足钻入持力层或基岩不小于1000mm。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钻孔的方式,克服了狭窄作业场地;在注浆时,能使浆液由中心向四周渗透,使加固体底部能充分与桩承台基础咬合固定,避免连接不充足区域的出现,保证了加固效果,提升了地基承载力。
[0023]可选的,所述注浆浆液凝结时间为1~3min。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浆浆液凝结时间的控制,能使工人把控施工进度,以及保证浆液的渗透半径,使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不小于2m。
[0025]可选的,所述加固体形成时,加固体上部分范围内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不小于2.5m,加固体下半部分范围内的浆液有效扩散半径不小于3.5,且加固体上半部分直径小于下半部分直径。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浆液有效扩散半径的控制,能把控加固体在竖直方向的直径大小,从而保证对桩承台基础的加固效果;且加固体上部分直径小于下部分直径的设置,考虑到窖池的存在,加固体上部分采用小直径,避免加固体的生成对窖池产生影响。
[0027]可选的,同列相邻所述加固体下半部分相互交接咬合固定,第一道抗渗隔水层和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位于同排相邻加固体之间。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加固体下部分相互咬合增强了同列相邻加固体之间的连接性,使相邻桩承台基础连接成为整体,提升地基整体承载力的效果,而第一道抗渗隔水层和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位于同排相邻加固体之间,对窖池下方的土层进行了加固和抗渗处理,对窖池进行了充分的保护,且如此排布便于工程施工,互不干扰,提升了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加固前进行沉降测量;S2、每个桩承台基础(2)处均开设第一注浆孔(5),第一注浆孔(5)开设在桩承台基础(2)上并贯穿桩承台基础(2),第一注浆孔(5)开设深度根据现场而定,向第一注浆孔(5)内渗透注浆形成加固体(4),加固体(4)与桩承台基础(2)的桩基(3)胶结;S3、每个桩承台基础(2)处均开设有观察孔(51),观察孔(51)位于桩承台基础(2)底轮廓线边缘处,观察孔(51)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S4、开设第二注浆孔(6),第二注浆孔(6)位于两排窖池(1)之间,第二注浆孔(6)开设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向第二注浆孔(6)内渗透注浆形成第一道抗渗隔水层(8),第一道抗渗隔水层(8)水平方向两端与所靠近的加固体(4)胶结咬合;S5、开设第三注浆孔(7),第三注浆孔(7)位于两排窖池(1)之间,第三注浆孔(7)开设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且深度不小于第二注浆孔(6)开设深度,向第三注浆孔(7)内注浆形成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9),第二道抗渗阻沉降增强层(9)水平方向的端部与所靠近的加固体(4)胶结咬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采用钻注一体后退式注浆工艺,由深至浅,分层注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第一注浆孔(5)施钻至设计深度时,开始压力注浆,逐段分层向上至基底以下4.0m处,开始渗透注浆;注浆压力由1.2MPa~0.2MPa均匀减小,渗透注浆时压力控制在0.0MPa~0.2MPa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第一道抗渗隔水层(8)的形成采用低压渗透注浆的方式,注浆压力采用0.1MPa~0.2MPa范围的静压注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承台基础沉降和窖池防渗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第一道抗渗隔水层(8)完成后8h~12h,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学栋崔腾跃吴继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祥宏业基础加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