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历强专利>正文

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580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助燃网架、蒸汽产生器、蒸汽加热加压室、加压室、蒸汽分解室;位于所述上助燃网架一侧的所述锅炉本体的外侧壁连接有燃气输入管,所述燃气输入管贯穿至所述锅炉本体的内部;所述蒸汽产生器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下输送管与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底部连通,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中输送管与所述加压室的底部连通,所述加压室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上输送管与所述蒸汽分解室的底部连通;所述蒸汽分解室的顶部通过氢氧回流管组连接至燃气输入管;所述蒸汽产生器连接有进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可自产氢气,作为能源,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

技术介绍

[0002]长久以来,让水变成可重复利用的替代能源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水分子是由氢和氧(H2O)构成,按实质重量每公斤水大约含氢11%、含氧89%,氢可以燃烧、氧能助燃,氢燃烧的热值是汽油的三倍之多,而且氢燃烧之后所生成的是水,不污染环境,是一种非常洁净可重复使用的燃料。在现有技术中制取氢气的方法很多,公开号为CN2112552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分解氢气锅炉,利用水蒸汽在950℃以上的高温分解生成氢气,从而达到制氢的目的。
[0003]现有的制氢技术中,制备氢气的系统工程大,生产成本高,不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去,制约了氢能的生产发展,与此同时,针对现有通用的民生用热锅炉,加热使用的燃料多为一次能源,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有限,成本高,还有污染,不利于时代的发展,设计一款锅炉,既能作为热锅炉使用,又能产生氢气作为自身能源,且结构简单,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可自产氢气作为锅炉能源,结构简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助燃网架、蒸汽产生器、蒸汽加热加压室、加压室、蒸汽分解室;位于所述上助燃网架一侧的所述锅炉本体的外侧壁连接有燃气输入管,所述燃气输入管贯穿至所述锅炉本体的内部;所述蒸汽产生器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下输送管与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底部连通,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中输送管与所述加压室的底部连通,所述加压室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上输送管与所述蒸汽分解室的底部连通;所述蒸汽分解室的顶部通过氢氧回流管组连接至所述燃气输入管;所述蒸汽产生器连接有进水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助燃网架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沿其直径方向连接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的两侧分别间隔连通有若干个支气管,所述支气管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圈连接,所述燃气输入管与所述主气管连通;所述支气管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
[0007]进一步地,所所述锅炉本体内部位于所述上助燃网架的下方还设置有与所述上助燃网架形状和结构一致的下助燃网架。
[0008]进一步地,所述蒸汽产生器、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所述加压室、所述蒸汽分解室均为上下封闭的圆环状结构的圆筒。
[0009]进一步地,所述蒸汽产生器和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传热筒,所述传热筒贯穿所述蒸汽产生器和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蒸
汽产生器的传热筒和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传热筒对齐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压室底部呈锥形结构设置,且所述加压室底面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延伸至所述锅炉本体的外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氢氧回流管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呈U型结构的回流管以及呈筒状结构的第一加压腔、第二加压腔、第三加压腔和第四加压腔;所述第一加压腔和第二加压腔之间、所述第二加压腔和第三加压腔之间、所述第三加压腔和所述第四加压腔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加压腔贯穿并固定在所述蒸汽分解室的中心,所述第二加压腔贯穿并固定在所述加压室的中心,所述第三加压腔贯穿并固定在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中心,所述第四加压腔贯穿并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中心,所述第一加压腔、所述第二加压腔、所述第三加压腔和所述第四加压腔的直径依次减小。
[0012]进一步地,所述锅炉本体包括外筒、内筒、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底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顶部呈锥形结构设置,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储水腔,所述外筒的顶部连接有蒸汽输出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分解室的顶部连接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置有泄压阀。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开设有呈圆形阵列设置的若干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为扇形结构,所述底板底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遮盖所述通气孔的调节盖。
[0015]有益效果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从燃气输入管引入燃气点燃上助燃网架和下助燃网架上设置的助燃物,使其燃烧对蒸汽发生器内的水进行高温蒸煮,蒸汽通过下输送管进入蒸汽加热加压室进行进一步加热和加压,使蒸汽的温度进一步得到升高,蒸汽加热加压室内的蒸汽通过中输送管进入加压室进行加压输送,通过上输送管进入蒸汽分解室,此时蒸汽在蒸汽分解室内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热量和压力快速分解为可用于燃烧的氢气和用于助燃的氧气,蒸汽和氧气通过回流管后依次经过第一加压腔、第二加压腔、第三加压腔和第四加压腔的加压输送,使其输入燃气输入管,为锅炉提供燃料,进行助燃,还可取代燃气作为能源,氢气和氧气通过主气管进入支气管,并通过支气管上的出气孔输出进行充分燃烧和助燃,从而节省燃气的使用。本专利技术将水制成氢气作为燃料,防止空气污染,且成本低,另一方面锅炉燃烧同时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其升温变成蒸汽从蒸汽输出管输出使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助燃网架、上助燃网架、蒸汽发生器、蒸汽加热加压室、加压室、蒸汽分解室,以及氢氧回流管组依次贯穿所述蒸汽分解室、所述加压室、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和所述蒸汽产生器的中心中空部分,使锅炉呈直立式结构的设置,结构简单,且体积小,使蒸汽、氢气、氧气的流通顺畅,避免了氢气积聚所带来的爆燃风险。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注:1

锅炉本体;100

外筒;200

内筒;300

底板;301

通气孔;2

上可视窗;
3

下可视窗,4

可调支撑脚;40

安装板;41

支撑脚;5

排污管;6

下助燃网架;7

上助燃网架;8

蒸汽产生器;9

蒸汽提温室;10

加压室;11

蒸汽分解室;12

回流管;13

第一加压腔;14

第二加压腔;15

第三加压腔;16

连接管;17

第四加压腔;18

氢气输入管;19

燃气输入管;20

传热筒;21

固定杆;22

储水腔;23

进水管;2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助燃网架、蒸汽产生器、蒸汽加热加压室、加压室、蒸汽分解室;位于所述上助燃网架一侧的所述锅炉本体的外侧壁连接有燃气输入管,所述燃气输入管贯穿至所述锅炉本体的内部;所述蒸汽产生器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下输送管与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底部连通,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中输送管与所述加压室的底部连通,所述加压室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上输送管与所述蒸汽分解室的底部连通;所述蒸汽分解室的顶部通过氢氧回流管组连接至所述燃气输入管;所述蒸汽产生器连接有进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助燃网架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沿其直径方向连接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的两侧分别间隔连通有若干个支气管,所述支气管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圈连接,所述燃气输入管与所述主气管连通;所述支气管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所述锅炉本体内部位于所述上助燃网架的下方还设置有与所述上助燃网架形状和结构一致的下助燃网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产生器、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所述加压室、所述蒸汽分解室均为上下封闭的圆环状结构的圆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转氢助燃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产生器和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传热筒,所述传热筒贯穿所述蒸汽产生器和所述蒸汽加热加压室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蒸汽产生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历强李典余
申请(专利权)人:李历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