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抗浮柔性组合支护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抗浮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抗浮柔性组合支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的地下基坑抗浮形式一般采用抗浮锚固或者通过建筑的自重形式,现有土力学研究中对建筑物因上浮所产生的破坏原因、机理和特征等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并积累了较丰富的抗浮实践经验,发现破坏类型大致分两种情况:轻者仅使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稍有偏离,一般采用加载、抽水等简单措施即可恢复;严重时造成辅助支护结构的底板隆起、开裂渗水,局部混凝土压碎,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采用加载、抽水、解压、洗砂等综合方法才能使结构稳定或恢复原状。在施工中,往往因为处置不及时,导致支护结构的脆性破坏,无法争取到基坑降水的时间,现有工程中往往需要在一边降水的同时,一边主动泄压,使连续墙在受压同时保持一定的动态稳定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抗浮柔性组合支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坑抗浮柔性组合支护,包括支护桩、地下连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抗浮柔性组合支护,包括支护桩、地下连续墙、壁板、底板以及柔性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和地下连续墙为前后设置,地下连续墙设置在基坑内侧,支护桩设置在地下连续墙后侧,所述地下连续墙底部朝向基坑内设置有底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立面均布有壁板,所述壁板与地下连续墙垂直设置,所述柔性组合装置设置在支护桩和地下连续墙之间,所述柔性组合装置包括底部锚索、中部预紧装置和上部连梁;所述底部锚索穿过壁板端面并穿过支护桩;所述上部连梁设置在地下连续墙和支护桩的顶部,上部连梁一端与地下连续墙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护桩的顶部通过弹性支座连接;所述中部预紧装置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收卷辊和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横向穿过地下连续墙并锁定在支护桩上,所述钢索的另一端则通过收卷辊固定在地下连续墙上,所述钢索上设置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紧贴地下连续墙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抗浮柔性组合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底板下部设置凸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抗浮柔性组合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和地下连续墙顶部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仁,王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岩土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