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71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6
本申请属于料剂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氨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材料选取,将聚氨脂胶粘剂所需原材料进行选取并集中,且原材料包括聚脂多元醇、扩链剂、固化剂、增粘树脂、二氧化硅气凝胶;S2、预备加工设备,将聚氨脂胶粘剂加工反应所用设备在室内静置的同时,将加工设备上电性器件进行通电;S3、原料投入,加工设备包括反应釜,将原材料中聚脂多元醇投入至反应釜中,且聚脂多元醇由无定形聚脂多元醇、结晶聚脂多元醇以及液体聚脂多元醇组成。通过设置的外置腔,能够配合所设的气缸、按钮以及导管,便于使得挡块以及密封框有效水平移动下,实现利用导管对反应釜内部物料的抽取检测效果。物料的抽取检测效果。物料的抽取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料剂制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氨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胶粘剂行业发展迅速,经研究者发现通过改变其原料和配方,便可设计出不同性能的聚氨酯胶粘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制鞋、包装、木材加工、汽车等行业,其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性、耐高低温性、耐水耐溶剂性深受使用者的青睐。
[0003]在现有技术对于聚氨脂胶粘剂制备所用加工设备中,难以实现在物料制备过程中,对所制备物料进行有效提取检测工作,使得容易导致整体制备不充分下,影响整体物料的制备效率以及质量,并且现有技术中所制备的聚氨脂胶粘剂物料存在阻燃性能不佳的问题,从而导致聚氨脂胶粘剂物料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效果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聚氨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聚氨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原材料选取,将聚氨脂胶粘剂所需原材料进行选取并集中,且原材料包括聚脂多元醇、扩链剂、固化剂、增粘树脂、二氧化硅气凝胶;
[0008]S2、预备加工设备,将聚氨脂胶粘剂加工反应所用设备在室内静置的同时,将加工设备上电性器件进行通电;
[0009]S3、原料投入,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反应釜,将原材料中聚脂多元醇投入至所述反应釜中,且聚脂多元醇由无定形聚脂多元醇、结晶聚脂多元醇以及液体聚脂多元醇组成;
[0010]S4、制备加工并添加辅料,将所投入原料在所述反应釜内部加热混拌的同时,对原料进行真空脱水工作,并添加扩链剂以及固化剂作用下,对物料继续反应,且反应后继续添加增粘树脂以及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同时,使得物料充分混合成型;
[0011]S5、提取检测,将所述反应釜内部成型物料进行提取检测,若检测制备合格则进入下一步骤,若检测制备不合格则返回步骤S4中;
[0012]S6、成型胶粘剂提取封装,将所述反应釜中制备并检测合格的物料进行排出,并继续后续的承载封装工作。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整体步骤以及原料下,得以实现对聚氨脂胶粘剂物料的制备方法与过程。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呈棱柱形中空腔体结构,所述反应釜底端的一侧内腔开设有流通槽,所述流通槽的内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的外壁与流通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流通槽一端的外侧设有外置腔,所述外置腔的开口端与反应釜底端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外置腔背离反应釜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
一侧的驱动端与挡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一侧边设有按钮,所述按钮固定安装于外置腔背离反应釜的一端外壁,且按钮通过导线与气缸电性连接,所述气缸驱动端一侧的下方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顶端与外置腔底端一侧的内腔固定套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反应釜,能够对聚氨脂胶粘剂原料进行承接下,实现对物料的反应腔体作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中心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的驱动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反应釜顶端的内腔并与反应釜顶端的内腔活动套接,且转轴底端外壁的两侧交错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反应釜的内侧,所述搅拌杆呈圆柱形中空腔体结构,且搅拌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圈。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搅拌杆以及加热圈,实现反应釜内部物料的搅拌以及加热过程。
[0018]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顶端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位于电机的一侧边,且连通管底端的外壁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固定安装于反应釜的顶部,所述连通管顶端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处理腔,所述处理腔的底部与反应釜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处理腔远离连通管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通孔活性炭盒。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连通管以及真空泵,得以实现反应釜内部对物料的真空脱水效益。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顶端的一侧内腔开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位于电机背离连通管的一侧边,且进入口的上方设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底部的一侧与反应釜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封堵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的底部与反应釜的顶部相贴合,且密封片覆盖进入口的顶部。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进入口,起到外部原料向反应釜内部的投入作用。
[0022]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外壳的两端均通过力臂与反应釜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顶端的外壁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安装于反应釜顶端中心的内腔。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电机外壳所设的力臂,起到电机在反应釜顶部的固定安置工作。
[0024]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支腿,所述反应釜底端的中心内腔固定套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外壁设有抽取泵,所述抽取泵固定安装于反应釜的底部。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排出管以及抽取泵,实现对反应釜内部成型并制备完成后物料的有效排出作用。
[0026]进一步的,所述封堵盖呈棱柱形板体结构,所述封堵盖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杆,且拉杆位于封堵盖背离与反应釜连接处的一侧边。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拉杆,起到对封堵盖启闭下的有效带动效果。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9](1)通过设置的流通槽,能够使得反应釜底端内外侧有效连通的同时,利用所设的挡块与密封框,起到对流通槽内部的有效活动性封堵效益,通过设置的外置腔,能够在流通槽外侧并对反应釜外壁固定连接的同时,配合所设的气缸、按钮以及导管,便于使得挡块以及密封框有效水平移动下,实现利用导管对反应釜内部物料的有效抽取检测效果,进而防止整体制备不充分下,导致整体制备过程的失败;
[0030](2)通过整体聚氨脂胶粘剂制备所用聚脂多元醇、扩链剂以及固化剂的共同作用下,并配合整体的制备方法与步骤,能够实现对聚氨脂胶粘剂物料有效制备的同时,利用所添加的增粘树脂以及二氧化硅气凝胶,得以提高所制备聚氨脂胶粘剂物料的良好阻燃性能,进而提高其物料的实际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制备方法流程图;
[0032]图2为本申请的整体加工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申请的外置腔侧面剖视图;
[0034]图4为本申请的反应釜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申请的搅拌杆内侧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申请的反应釜顶端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标号说明:
[0038]1、反应釜;2、流通槽;3、挡块;4、密封框;5、外置腔;6、气缸;7、按钮;8、导管;9、电机;10、转轴;11、搅拌杆;12、加热圈;13、连通管;14、真空泵;15、处理腔;16、通孔活性炭盒;17、进入口;18、封堵盖;19、密封片;20、密封圈;21、排出管;22、抽取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材料选取,将聚氨脂胶粘剂所需原材料进行选取并集中,且原材料包括聚脂多元醇、扩链剂、固化剂、增粘树脂、二氧化硅气凝胶;S2、预备加工设备,将聚氨脂胶粘剂加工反应所用设备在室内静置的同时,将加工设备上电性器件进行通电;S3、原料投入,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反应釜(1),将原材料中聚脂多元醇投入至所述反应釜(1)中,且聚脂多元醇由无定形聚脂多元醇、结晶聚脂多元醇以及液体聚脂多元醇组成;S4、制备加工并添加辅料,将所投入原料在所述反应釜(1)内部加热混拌的同时,对原料进行真空脱水工作,并添加扩链剂以及固化剂作用下,对物料继续反应,且反应后继续添加增粘树脂以及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同时,使得物料充分混合成型;S5、提取检测,将所述反应釜(1)内部成型物料进行提取检测,若检测制备合格则进入下一步骤,若检测制备不合格则返回步骤S4中;S6、成型胶粘剂提取封装,将所述反应釜(1)中制备并检测合格的物料进行排出,并继续后续的承载封装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呈棱柱形中空腔体结构,所述反应釜(1)底端的一侧内腔开设有流通槽(2),所述流通槽(2)的内侧设有挡块(3),所述挡块(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密封框(4),所述密封框(4)的外壁与流通槽(2)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流通槽(2)一端的外侧设有外置腔(5),所述外置腔(5)的开口端与反应釜(1)底端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外置腔(5)背离反应釜(1)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缸(6),所述气缸(6)一侧的驱动端与挡块(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6)的一侧边设有按钮(7),所述按钮(7)固定安装于外置腔(5)背离反应釜(1)的一端外壁,且按钮(7)通过导线与气缸(6)电性连接,所述气缸(6)驱动端一侧的下方设有导管(8),所述导管(8)的顶端与外置腔(5)底端一侧的内腔固定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中心的上方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底部的驱动端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贯穿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传林江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益威粘合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