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37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包括框架、拦截网及清理机构,所述拦截网设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柔性滑轨、辊轴、铲板、切割轮和滑块,所述柔性滑轨在所述拦截网的上下两端均有设置,且所述柔性滑轨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辊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柔性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铲板的一端与所述辊轴连接,另一端紧贴所述拦截网,所述切割轮在所述铲板的高度方向上通过转轴铰接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切割轮临近于所述铲板运动方向端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水位升降的特点设计所述储能机构,形成发电系统并能储存。形成发电系统并能储存。形成发电系统并能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拦截网一般指在养鱼湾口或闸门口敷设的防止养殖鱼类外逃的网片。养鱼水为流动的,水中杂质有很多,特别是山区稻田养鱼拦鱼中,时间久了,稻田里的青苔、水草、浮萍等堵在拦截网上,导致排水不畅,从而使得稻田水位升高造成水从田埂上溢出,即翻田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解决拦截网堵水或排水不畅等问题等。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包括框架、用于拦鱼的拦截网、及用于清理拦截网上垃圾的清理机构,所述框架在垂直于河流的方向预埋于稻田内,所述拦截网设于所述框架上;
[0005]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柔性滑轨、辊轴、铲板、切割轮和滑块,所述柔性滑轨在所述拦截网的上下两端均有设置,且所述柔性滑轨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辊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柔性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铲板的一端与所述辊轴连接,另一端紧贴所述拦截网,所述切割轮在所述铲板的高度方向上通过转轴铰接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切割轮临近于所述铲板运动方向端设置。
[0006]上述方案中,清理机构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进行清理,且结合铲板和切割轮,利于切割轮在旋转时对铲板产生切割力,有效除去铲板上的垃圾,利于铲板对拦截网上垃圾的清理。
[0007]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切割轮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块的位移同步运动。以实现铲板与切割轮的同步、协作运动,更好的铲除垃圾。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和皮带,所述驱动轮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的一端与所述头部连接,另一端设有外齿;
[0009]所述辊轴上设有径向贯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使所述辊轴分隔有下段,所述下段的中部设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孔;
[0010]位于拦截网下端的柔性滑轨中设有齿条;所述头部设于所述开口中,所述杆部穿过所述中心孔使所述外齿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皮带套装于所述头部和转轴之间。
[0011]滑块带动辊轴运动的同时驱动所述驱动轮及皮带一同旋转,由此驱动切割轮旋转,使切割轮的动作无需增加额外的驱动机构,能够与铲板的运动形成较好的协调性及同步性。
[0012]优选的,所述切割轮包括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末端在切割轮旋转运动方向上弯折设有折板。切割轮的结构设计利于铲板上的垃圾的清除,并通过弯折的折板以挖的形成
去除。
[0013]优选的,所述叶片的厚度自转轴起逐渐递减;所述折板的厚度自叶片起逐渐递减;所述折板的外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叶片与折板之间的折角为尖角。
[0014]优选的,所述铲板包括主板和导向板,所述主板的一端与所述辊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拦截网接触并与所述导向板连接,所述导向板向所述辊轴方向倾斜且与所述主板互为锐角;所述转轴铰接于所述导向板的末端。
[0015]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上排布设有多个空隙槽,所述切割轮位于所述空隙槽中。
[0016]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钢丝绳和电机,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辊轴其中一端的所述滑块,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框架上。
[0017]优选的,所述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还包括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钢带、连接轴、辊筒、棘轮、棘爪、发电机及电池,所述发电机的底部与所述框架固定,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与所述连接轴固定,所述辊筒和棘轮均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
[0018]所述连接轴的外端面上铰接设有一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配合,以使所述连接轴朝一个方向旋转;
[0019]所述钢带绕转所述辊筒,所述钢带的两端分别与拦截网和框架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储能机构还包括弹簧、及用于将棘爪始终与棘轮端面接触的第一弹片;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钢带和框架之间,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嵌入所述连接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棘爪接触。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
[0022]当拦截网上有垃圾堆积,且堆积的垃圾堵塞拦截网上的孔洞使拦截的水位升高;水位升高时,拦截网承受向外推力并变形,该变形使钢带向外被拉动;启动清理机构清理拦截网上的垃圾,使水位下降,钢带向内缩回;
[0023]钢带如上反复运动,带动辊筒旋转;在棘爪的限定下,所述辊筒带动连接轴及发电机朝一个方向旋转并发电,将发电的电能量储存于电池中;所述电池给清理机构提供能源。
[0024]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一、清理机构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进行清理,且结合铲板和切割轮,利于切割轮在旋转时对铲板产生切割力,有效除去铲板上的垃圾,利于铲板对拦截网上垃圾的清理;
[0026]二、利用水位升降的特点设计所述储能机构,形成发电系统并能储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的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中的拦截网、清理机构、储能机构和框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31]图5为切割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铲板与辊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储能机构中的辊筒、连接轴、棘轮、棘爪和发电机的纵向剖示意图;
[0035]图9为沿图8的B

B剖视示意图。
[0036]附图中:1、框架;11、底框;12、上框;13、第一连杆;2、拦截网;21、第二连杆;3、清理机构;31、柔性滑轨;32、辊轴;312、开口;322、下段; 323、中心孔;33、铲板;331、主板;332、导向板;333、空隙槽;334、减轻孔;335、耳板;34、切割轮;341、叶片;342、折板;343、弧形面;35、滑块;36、转轴;37、驱动组件;371、驱动轮;3711、头部;3712、杆部;3713、外齿;372、皮带;38、钢丝绳;39、电机;310、第二弹片;311、齿条;312、安装柱;
[0037]4、储能机构;41、钢带;42、连接轴;421、平台;422、卡槽;43、辊筒; 44、棘轮;45、棘爪;46、发电机;47、电池;48、第一弹片;49、弹簧;5、稻田。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39]根据历来稻田养鱼的经验,拦截网设置在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用于拦鱼的拦截网、及用于清理拦截网上垃圾的清理机构,所述框架在垂直于水流的方向预埋于稻田内,所述拦截网设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柔性滑轨、辊轴、铲板、切割轮和滑块,所述柔性滑轨在所述拦截网的上下两端均有设置,且所述柔性滑轨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辊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柔性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铲板的一端与所述辊轴连接,另一端紧贴所述拦截网,所述切割轮在所述铲板的高度方向上通过转轴铰接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切割轮临近于所述铲板运动方向端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切割轮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块的位移同步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和皮带,所述驱动轮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的一端与所述头部连接,另一端设有外齿;所述辊轴上设有径向贯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使所述辊轴分隔有下段,所述下段的中部设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孔;位于拦截网下端的柔性滑轨中设有齿条;所述头部设于所述开口中,所述杆部穿过所述中心孔使所述外齿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皮带套装于所述头部和转轴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轮包括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末端在切割轮旋转运动方向上弯折设有折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厚度自转轴起逐渐递减;所述折板的厚度自叶片起逐渐递减;所述折板的外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叶片与折板之间的折角为尖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包括主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先文胡亚洲王晓清李金龙彭英海秦溱熊钢田茂超
申请(专利权)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