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737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田间工程挖设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包括行驶底座,所述行驶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块,且支撑板块为长方形体形状,且支撑板块固定插接至行驶底座的内腔,所述支撑板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导装置。该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通过推拉刮杆的另一端沿限定导轨内槽而往左端滑动,挖设头在上撑板件滑动的影响下而运行,挖设头对底端的土壤进行挖设,进而通过频繁交叉推拉刮杆而达到对挖设头下方土壤进行挖设的作用,从而实现自动便捷挖设的效果,提升了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大范围挖设的目的,而破坏土地的面积,减少多余操作步骤,提升了挖设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挖设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挖设的自动化程度。

A digging device for field engineering of fish farming paddy field in mountainous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田间工程挖设
,具体为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农沟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做好田间工程是进行合理灌溉、提高灌水工作效率、及时排除地面径流和控制地下水位、充分发挥灌排工程效益、实现旱涝保收、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建设工程。
[0003]现有的田间工程挖设技术当中,大多数都是采用在稻田里开挖井字形状的鱼沟,在鱼钩线上再挖设鱼窝,这样的挖设方式相对而言破坏性性较强,而且自动化程度不够高,不适合推广,甚至还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提升挖设的自动化程度和省时省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包括行驶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块(2),且支撑板块(2)为长方形体形状,且支撑板块(2)固定插接至行驶底座(1)的内腔,所述支撑板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导装置(3),所述引导装置(3)上方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挖设装置(4),且引导装置(3)与挖设装置(4)的中心线相同;所述挖设装置(4)包括上撑板件(41),所述上撑板件(41)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推拉刮杆(42),所述上撑板件(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挖设头(43),所述推拉刮杆(4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接头(44),且中接头(44)位于推拉刮杆(42)的之间,所述中接头(4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动件(45),所述推动件(4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接块(46),所述推动件(45)的左端固定连接联动片(47),所述联动片(4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横撑件(48),所述横撑件(4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硬化装置(4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块(2)和引导装置(3)呈垂直状放置,所述支撑板块(2)与引导装置(3)均为金属不锈钢材质,且支撑板块(2)和行驶底座(1)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设头(43)与上撑板件(41)呈垂直状放置,且挖设头(43)和上撑板件(41)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推拉刮杆(42)的数量共有两根,且推拉刮杆(42)层交叉状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养鱼稻田田间工程挖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装置(49)还包括金属外壳(491),所述金属外壳(49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英海周先文胡亚洲王晓清秦溱白洪清
申请(专利权)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