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及其运输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62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洋运输及放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及其运输工具,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起吊组件;箱体的底部转动有底板;箱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控制底板打开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摆动部、卡合部和漂浮物;摆动部竖向倾斜转动在箱体外侧,卡合部固定位于摆动部的底端,摆动部的顶端位于漂浮物的上方。本方案采用箱体对苗种进行放流,装苗环节不需要充氧打包,提高了装苗速度,苗种投放时无需再逐个打开塑料袋开展放流,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同时箱体入海时底板打开,苗种一次性从活水箱中游出,显著降低了苗种的损伤几率,提高了放流苗种的成活率。提高了放流苗种的成活率。提高了放流苗种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及其运输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运输及放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及其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0002]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增殖放流已成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和保护海洋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措施。
[0003]现目前放流多采用传统的充氧塑料袋的方式进行,采用这种方式,将放流苗种和海水装在充氧的一个个双层塑料袋中,为保证塑料袋不漏氧气,充氧打包过程费时费力,打包完成后还要用车运输到码头,再将装有苗种的塑料袋人工从运输车搬运到船上,根据苗种的生活习性,用船运至适宜放流海域进行放流。放流时,逐个解开塑料袋,将苗种直接倾倒或通过滑道的方式将鱼苗放流到适宜海域。整个放流过程几乎全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且整个放流过程操作复杂、时间较长,放流效率低;同时传统放流方式,从装苗到投放需多次转运,增加了对装有苗种塑料袋撞击的几率,易对放流物种造成损伤,对其放流后的成活率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最终放流效果。
[0004]使用活水箱进行放流是现目前的另一种放流方式,它主要适用于大规模放流,相比使用充氧塑料袋的方式进行放流,能够提高放流的效率。放流步骤具体为:活水箱内分为多格,先在活水箱内多格中依次铺上网衣(网衣的底部固定有铁圈,避免网衣上浮),然后在活水箱中加入海水,再将称量后的苗种倒入活水箱中,然后将活水箱通过运输工具运输到放流船上;放流时,用事先铺设的网衣将苗种兜起,活水箱内的水从网衣漏出,然后将网衣移动至水面上方打开,将苗种投放到海水中,从而完成了放流。
[0005]由此可知,现目前使用活水箱进行放流存在以下缺点:1.活水箱不能作为苗种投放工具直接开展放流,且放流前需在活水箱中预先铺设网衣并采取措施固定,操作较繁琐。放流时,需要将多个网衣依次提起进行放流,放流效率较低。2.放流过程中,需将网衣从活水箱中提起,网衣提起后,水将从网衣中漏出,造成苗种暂时性离水缺氧,易出现放流苗种因缺氧死亡的现象。同时网衣从水中“兜起”后,苗种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在网衣下方,苗种因缺水且受网衣和苗种间相互挤压会不断蹦跳挣扎,从而加剧苗种损伤的概率,这严重影响了苗种的成活率和实际放流效果。3.放流时,将网衣打开,苗种从网衣滑落到海水中,由于网衣表面粗糙且放流船距水面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将苗种投放到水体时,会造成苗种与网衣之间的摩擦和苗种入水时与水面撞击,影响到放流苗种的存活和正常生长,从而影响了放流效果。
[0006]综上,现目前的放流方式存在放流效率不高、人力成本高、对苗种损伤大,尤其成本高昂、非常珍贵的珍稀濒危水生动物苗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放流在受到损伤后所造成的损失相比经济类苗种受到损伤后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及其运输工具,可以有效提高放流前的装苗速度,放流时苗种从箱体的底部一次性游出,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缩短了放流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放流过程中对苗种造成的损伤,有利于提高放流苗种的成活率。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起吊组件;箱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板;底板上设有用于使底板自动转动打开的驱动部;所述底板打开时一端向上翘起,另一端向下摆动;箱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控制底板转动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摆动部、用于对底板端部进行固定的卡合部和用于竖向移动的漂浮物;摆动部竖向倾斜设置在箱体的外侧且转动连接在箱体上,卡合部固定位于摆动部的底端,卡合部与底板用于向上翘起的一端相抵,摆动部的顶端位于漂浮物的上方。
[0009]现有技术中之所以采用活水箱和网衣进行结合的方式进行放流而不直接采用箱体进行放流,主要原因为:现有技术将网衣从箱体中提起后,网衣内的水会漏出,这样网衣内的重量会大大减小,便于将苗种投放到海水中。箱体和网衣均可以直接作为放流使用的盛装苗种的工具,因此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想到使用箱体直接进行放流,但是采用箱体直接进行放流,由于箱体的开口普遍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因此需要对箱体进行翻转,才能够使得箱体内的物质倒出,而当箱体被吊起之后,箱体内不仅装有鱼苗还装有水,箱体的重量比较大,此时采用对处于重量较大、吊着状态的箱体进行转动而将箱体内的鱼苗和水倒出而不太现实,操作起来会比较繁琐,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0010]若将整个箱体下放到海洋中,使鱼自动从箱体顶部开口游出,基于鱼类等水生动物生物学习性,部分水生动物营底栖生活,这些营底栖生活的物种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箱体顶部开口自己就能游出,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放流效率会很低。
[0011]后来专利技术人也想到通过打开箱体底部底板的方式将苗种和水顺利放出,但是经过深入研究,认为通过打开箱体底板的方式存在如下技术难度:一方面由于箱体的体积比较大,当箱体处于吊起状态时,使用人工方式将箱体底部打开存在操作费力以及操作不便的问题;同时采用人工将箱体底部打开时,箱体不能放入到海洋中,箱体的底部需要高于海面上方才能便于工人操作,这样箱体底部打开后,由于鱼苗和水从距离海平面较高而直接放出而容易将鱼苗摔伤,还是存在苗种摔伤的问题。另一方面,若箱体底部打开采用电动等控制方式,虽然能够减少人工打开箱体底部的繁琐程度,但为了减少鱼苗放流时摔伤的问题,需要将箱体移动至海面内再打开底板,此时电动控制部分会与腐蚀性的海水接触,长此以往,电动控制部分的容易腐蚀损坏,造成设备的故障率高且寿命短,严重影响苗种的正常放流。
[0012]综上,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的分析,对箱体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改进,在箱体下放到海洋中,箱体下放之后,可以利用海水对漂浮物的浮力作为动力将箱体底部打开,使苗种从箱体中被放出,从而形成了上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13]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箱体用于装载放流苗种和水。起吊组件便于起重设备、吊车等机械设备将箱体吊起。底板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底部而不是固定在箱体的底部,因此通
过底板的转动可使箱体底部打开。卡合部用于对底板的转动进行限定,这样底板用于向上翘起的端部在卡合部的相抵作用下无法转动,从而使得箱体的底部无法打开。摆动部由于转动连接在箱体上,因此通过摆动部转动,从而带动卡合部移动,控制卡合部是否对底板的转动进行限定。
[0014]本方案中的箱体可直接装有苗种和水,将箱体运输到放流船上之后,通过机械设备将箱体向上吊起,吊起过程中,底板用于向上翘起的端部与卡合部作用在一起,这样底板不会转动,箱体内的苗种和水不会漏出。箱体吊起之后,机械设备逐渐将箱体下放到海洋中,下放过程中,漂浮物受到水的浮力而漂浮在海洋的表面,随着箱体的不断下放,漂浮物相对于箱体向上移动,漂浮物向上移动到摆动部的顶端,漂浮物与摆动部的顶端接触并相抵,使得摆动部的顶端受到漂浮物的挤压而发生转动,摆动部带动卡合部移动,从而使得卡合部不再对底板进行限定,底板在驱动部的作用下自动发生转动,这样箱体的底部打开,箱体内的苗种自动放出。
[0015]另外,采用本方案还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起吊组件(2);所述箱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板(300);底板(300)上设有用于使底板(300)自动转动打开的驱动部;所述底板(300)打开时一端向上翘起,另一端向下摆动;所述箱体(1)的外侧设有用于控制底板(300)转动的控制组件(4),所述控制组件(4)包括摆动部、用于对底板(300)端部进行固定的卡合部(401)和用于竖向移动的漂浮物(400);所述摆动部竖向倾斜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且转动连接在箱体(1)上,所述卡合部(401)固定位于摆动部的底端,卡合部(401)与底板(300)用于向上翘起的一端相抵,摆动部的顶端位于漂浮物(40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401)上设有对底板(300)用于向上翘起的端部和箱体(1)靠近卡合部(401)的底部进行密封的密封胶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配重块(500),所述配重块(500)靠近底板(300)向下摆动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苗种运输放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漂浮物(400)竖向滑动连接在支撑部内,支撑部的底部设有第一限位部(40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作登李文升赵侠王清滨刘成磊孙万辉单广平张国光严靖凯刘旭平孙利元刘伟施娜娜于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明波海洋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