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制氢用高纯水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62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制氢用高纯水的制备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分散水箱、超滤单元、超滤产水箱、一级反渗透单元以及二级反渗透单元,二级反渗透单元连接着RO产水箱,一级反渗透单元和二级反渗透单元间通过输水管连接,输水管上设置有输水泵,输水管上连接的加压冲击机构包括加压筒、设置在加压筒内部与加压筒的周壁配合的上下做往复运动的压板,压板下方的加压筒内部形成过度水仓,过度水仓连接着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第一水管上设置有单向进水阀,第二水管上设置有单向出水阀,第一水管的进水端连接在输水泵前段的输水管上,第二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在输水泵后段的输水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提高了高纯水的制备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制氢用高纯水的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制氢用高纯水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用膜技术处理达到制氢用高纯水是现有的水质净化的常见方式。利用了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膜表面,而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0003]传统的膜技术通常采用简单的柱状反渗透膜结构,含杂质的水在通过反渗透膜结构时,多通过产生的恒定的水压推动水流沿着反渗透膜前进,长时间实用会有杂质逐渐堵塞膜孔,使得高纯水的制备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制氢用高纯水的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制氢用高纯水的制备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分散水箱、超滤单元、超滤产水箱、一级反渗透单元以及二级反渗透单元,所述二级反渗透单元的纯水出口连接着RO产水箱,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和二级反渗透单元的第一浓水出口均连接着浓水箱;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的纯水出水端和二级反渗透单元的入水端之间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输水泵,所述输水管上连接有加压冲击机构;
[0006]所述加压冲击机构包括加压筒、设置在所述加压筒内部与所述加压筒的周壁配合的压板,所述压板下方的加压筒内部形成过度水仓,所述压板的上端设置有被动力机构驱动做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杆,所述过度水仓连接着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单向进水阀,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单向出水阀,所述第一水管的进水端连接在所述输水泵前段的输水管上,所述第二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在所述输水泵后段的输水管上。
[0007]优选的,所述超滤单元包括滤筒以及设置在所述滤筒内部的滤芯,所述滤筒上分别设置有原水入口、第二浓水出口以及纯水出口,所述原水入口连接着所述分散水箱的出水口,所述纯水出口连接着所述超滤产水箱的入水口,所述第二浓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着所述浓水箱。
[0008]优选的,所述分散水箱和超滤单元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提升泵。
[0009]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往复气缸、直线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加压筒的内侧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2]本技术采用多级的反渗透膜的设置,使产水纯度提高;通过在一级反渗透单元和二级反渗透单元之间设置加压冲击机构对流经一级反渗透单元和二级反渗透单元的水流交替加速,间歇性变化的水压会对反渗透膜形成冲击效果,可减缓杂质堵塞膜孔的速
度,从而提高反渗透膜使用过程中的透水率,性能稳定,整体上提高了高纯水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超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
分散水箱;2

超滤单元;3

超滤产水箱;4

一级反渗透单元;5

二级反渗透单元;6

RO产水箱;7

浓水箱;8

加压冲击机构;9

第一浓水出口;10

输水管;11

输水泵;12

提升泵;
[0018]201

滤筒;202

滤芯;203

原水入口;204

第二浓水出口;205

纯水出口;
[0019]801

加压筒;802

压板;803

推杆;804

过度水仓;805

第一水管;806

第二水管;807

单向进水阀;808

单向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制氢用高纯水的制备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分散水箱1、超滤单元2、超滤产水箱3、一级反渗透单元4以及二级反渗透单元5。所述二级反渗透单元5的纯水出口连接着RO产水箱6,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4和二级反渗透单元5的第一浓水出口9均连接着浓水箱7。所述分散水箱1和超滤单元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提升泵12。
[0022]其中,所述超滤单元2包括滤筒201以及设置在所述滤筒201内部的滤芯202,所述滤筒201上分别设置有原水入口203、第二浓水出口204以及纯水出口205,滤芯202用于对从原水入口203中进入的水进行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部分杂质。
[0023]所述原水入口203连接着所述分散水箱1的出水口,所述纯水出口205连接着所述超滤产水箱3的入水口,所述第二浓水出口204通过管道连接着所述浓水箱7。从而使纯水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浓水均汇聚在浓水箱7中。
[0024]这里的一级反渗透单元4和二级反渗透单元5的核心为较为常见的反渗透膜,由于产品较为成熟,本技术对其详细构造不再详细赘述,如可采用专利申请号为:201720865837.1,专利名称为“一种反渗透膜净水单元”的反渗透膜单元。
[0025]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4的纯水出水端和二级反渗透单元5的入水端之间通过输水管10连接,所述输水管10上设置有输水泵11,所述输水管10上连接有加压冲击机构8;
[0026]所述加压冲击机构8包括加压筒801、设置在所述加压筒801内部与所述加压筒801的周壁配合的压板802,所述压板802下方的加压筒801内部形成过度水仓804,所述压板802的上端设置有被动力机构(图中未示出)驱动做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杆803。这里的所述动力机构可以为往复气缸、直线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0027]所述过度水仓804连接着第一水管805和第二水管806,所述第一水管805上设置有单向进水阀807,所述第二水管806上设置有单向出水阀808,单向进水阀807使水流只能第
一水管805流入过度水仓804中而不能反向流动。单向出水阀808使水流只能从过度水仓804经第二水管806流出,而不能反向流动。
[0028]所述第一水管805的进水端连接在所述输水泵11前段的输水管10上,所述第二水管806的出水端连接在所述输水泵11后段的输水管10上。
[0029]所述加压筒80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可以避免加压筒801的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残存不易冲洗的杂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制氢用高纯水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分散水箱(1)、超滤单元(2)、超滤产水箱(3)、一级反渗透单元(4)以及二级反渗透单元(5),所述二级反渗透单元(5)的纯水出口连接着RO产水箱(6),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4)和二级反渗透单元(5)的第一浓水出口(9)均连接着浓水箱(7);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4)的纯水出水端和二级反渗透单元(5)的入水端之间通过输水管(10)连接,所述输水管(10)上设置有输水泵(11),所述输水管(10)上连接有加压冲击机构(8);所述加压冲击机构(8)包括加压筒(801)、设置在所述加压筒(801)内部与所述加压筒(801)的周壁配合的压板(802),所述压板(802)下方的加压筒(801)内部形成过度水仓(804),所述压板(802)的上端设置有被动力机构驱动做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杆(803),所述过度水仓(804)连接着第一水管(805)和第二水管(806),所述第一水管(805)上设置有单向进水阀(807),所述第二水管(806)上设置有单向出水阀(808),所述第一水管(805)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涛祁鹏飞贾冬葛明明田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正合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