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62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调光驱动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包括整流电路、buck降压恒流电路、单片机供电电路、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


[0001]本技术涉及调光驱动器
,具体为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现有的LED进行调光调色时大多只能比较高的直流输入,在降压恒流输出调光调色方面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包括整流电路、buck降压恒流电路、单片机供电电路、1

10V调光信号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
[0005]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分别与所述buck降压恒流电路、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连接,单片机供电电路为单片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与buck降压恒流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与1

10V调光信号电路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输入的24

48VDC进行整流后输出,所述整流电路的一路输出与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相连,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用于提供15VDC电压给调光信号电路,并用于对15VDC降压后输出5V给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另一路输出至所述buck降压恒流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对1

10V的调光信号电路的调光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检测1

10V调光信号变化后输出PWM调光控制信号给buck降压恒流电路的PWM脚。
[0007]进一步的,所述buck降压恒流电路的电路结构如下:
[0008]多路开关S1的第1引脚、第2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接有电阻R10、电阻R12和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12和电阻R11三者之间并联,R54和R55之间并联后与并联后的电阻R10、电阻R12和电阻R11连接,多路开关S1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分别接在并联后的R54和R55的一端、并联后嵌入式控制器EC1和R18的一端和插座CON5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上,集成电路U4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分别接在并联后的R54和R55的两端,并联后的R54和R55的两端分别接在电感L5的一端上,L5的一端接在并联后的EC1和R18的另一端上,并联后的EC1和R18的另一端还接在CON2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上,CON2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在CON5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上,电感L5的一端接有三极管Q1的第2引脚上,Q1的第1引脚分别接在R22的一端和R7的一端上,R7的另一端分别在Q1的第3引脚上、U4的第4引脚、C1的一端、二极管D6
的一端以及接地,U4的第3引脚分别接在C8的一端和U3的第20引脚,C8的另一端分别接C2的一端和接地,C2的另一端接在U4的第6引脚,D6的另一端分别接D5的一端、CS6、CON1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上,D5的一端分别接在C1的一端、并联后的电阻R10、电阻R12和电阻R11的一端、D2的一端上,D2的另一端接在CON1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还包括如下:
[0010]U3的第7引脚分别接在C7的一端和接地,C7与C3之间并联,C7的另一端接U3的第9引脚以及接VCC_5V,U3的第19引脚接在三极管Q6上的集电极,三极管Q6上的基极分别接在C6的一端和R4的一端,三极管Q6上的发射极接在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将诶在R8的一端,R8的另一端接地;
[0011]插座CON3的第1引脚接VCC_5V,插座CON3的第3引脚接地。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如下:
[0013]U2的第1引脚接在C21的一端,C21的另一端分别接在U2的第6引脚、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8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接在R32的一端、C5的一端和VCC_5V,R32的另一端接在R3的一端,C5的另一端接在R33的另一端、R3的另一端、D8的一端和U2的第2引脚上,U2的第4引脚和第5引脚相连后接在C12的一端、C13的一端、R14的一端和D9的一端,C12和C13之间并联。
[0014]进一步的,所述1

10V调光信号电路的电路结构如下:
[0015]CON4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相连接后接CS5的一端和D12的一端,D12的另一端接在R15的一端、R23的一端,R23的另一端分别接在ZDS1的一端、C4的的一端和R22的一端,ZDS1和C4之间串联后接地,R22的另一端接VCC_5V和U1的第3引脚,U1的第2引脚和第4引脚相连后接地、接C16的一端,C16的另一端接VCC_5V和U1的第1引脚,R15的另一端接R16的一端和C14的一端,R16和C14并联后接地,CON4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相连接后接CS6和接地。
[001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还包括反馈电路,所述反馈电路连接所述buck降压恒流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并用于为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提供亮度调节信号。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该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因为电路是整流输出,DC输入可以实现正反连接,可以实现输入电压在24

48VDC进行恒流调光,单片机控制电路检测1

10V调光信号变化,输出调光控制指令给buck降压恒流电路中buck芯片的PWM脚,从而改变控制输出晶体管的驱动信号的脉宽;进一步地通过反馈电路,还可以进行亮度的调整;可以满足SELV范围内24

48VDC的任意电压输入,同时能实现降压恒流调光。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的结构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的单片机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的一部分单片机控制电路结构示
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的另一部单片机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的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buck降压恒流电路、单片机供电电路、1

10V调光信号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分别与所述buck降压恒流电路、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连接,单片机供电电路为单片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与buck降压恒流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与1

10V调光信号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输入的24

48VDC进行整流后输出,所述整流电路的一路输出与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相连,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用于提供15VDC电压给调光信号电路,并用于对15VDC降压后输出5V给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另一路输出至所述buck降压恒流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对1

10V的调光信号电路的调光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检测1

10V调光信号变化后输出PWM调光控制信号给buck降压恒流电路的PWM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恒流输出调光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降压恒流电路的电路结构如下:多路开关S1的第1引脚、第2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接有电阻R10、电阻R12和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12和电阻R11三者之间并联,R54和R55之间并联后与并联后的电阻R10、电阻R12和电阻R11连接,多路开关S1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分别接在并联后的R54和R55的一端、并联后嵌入式控制器EC1和R18的一端和插座CON5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上,集成电路U4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分别接在并联后的R54和R55的两端,并联后的R54和R55的两端分别接在电感L5的一端上,L5的一端接在并联后的EC1和R18的另一端上,并联后的EC1和R18的另一端还接在CON2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上,CON2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在CON5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上,电感L5的一端接有三极管Q1的第2引脚上,Q1的第1引脚分别接在R22的一端和R7的一端上,R7的另一端分别在Q1的第3引脚上、U4的第4引脚、C1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以及接地,U4的第3引脚分别接在C8的一端和U3的第20引脚,C8的另一端分别接C2的一端和接地,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切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