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27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滤清器,该机油滤清器包括机滤壳和放油阀,机滤壳具有容纳腔,放油阀包括壳体和活塞,壳体与机滤壳固定连接,壳体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开口,第一通孔与容纳腔连通,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活塞滑动设置于壳体,活塞的外周面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开口连通,活塞滑动于壳体而具有放油位置和封闭位置,当活塞位于封闭位置,活塞位于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与开口不连通;当活塞位于放油位置,活塞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第一连通孔与开口连通。该机油滤清器进行放油操作更加方便快速,省时省力,效率高,并且进行多次放油操作后也不影响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性。次放油操作后也不影响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性。次放油操作后也不影响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滤清器


[0001]本技术涉及滤清器
,尤其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

技术介绍

[0002]机油滤清器用于过滤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保待机油的清洁,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机油滤清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保养,而在保养前需要将机油滤清器中剩余的机油全部放出。现有技术中,机油滤清器包括机滤壳和放油螺塞,机滤壳用于盛放机油,机滤壳设有放油口,放油螺塞与机滤壳螺接,放油螺塞能打开或封闭放油口。然而,在每次放油时都需要将放油螺塞拆下,待放油完成后再将放油螺塞拧紧于机滤壳,费时费力,效率低,且频繁拆装放油螺塞,可能导致机滤壳和/或放油螺塞上的螺纹被破坏,影响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的机油滤清器通过拆卸放油螺塞放油,费时费力,效率低,且频繁拆装放油螺塞,可能导致机滤壳和/或放油螺塞上的螺纹被破坏,影响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性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
[0006]机滤壳,所述机滤壳具有容纳腔;
[0007]放油阀,所述放油阀包括壳体和活塞,所述壳体与所述机滤壳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开口,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活塞的外周面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活塞滑动于所述壳体而具有放油位置和封闭位置,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封闭位置,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开口不连通;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放油位置,所述活塞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开口连通。
[0008]作为上述机油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活塞,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
[0009]作为上述机油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固定座,所述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固定座抵接。
[0010]作为上述机油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塞固定设有导向柱,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柱。
[0011]作为上述机油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导管,所述导管能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且能推动所述活塞由所述封闭位置运动至所述放油位置。
[0012]作为上述机油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管设有卡钩,所述壳体设有卡凸,所
述卡钩能与所述卡凸卡接。
[0013]作为上述机油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固定设有凸台,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能与所述凸台抵接。
[0014]作为上述机油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塞的外周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活塞与所述壳体之间。
[0015]作为上述机油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滤壳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0016]作为上述机油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滤壳的沿竖直方向的最下方。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该机油滤清器中,当活塞位于封闭位置时,活塞的外周面与第二通孔的内壁接触,活塞上的第一连通孔与第一通孔不连通,从而活塞能将第一通孔与开口之间阻断,容纳腔的机油无法通过放油阀的开口流出机油滤清器;当活塞位于放油位置时,至少活塞上的第一连通孔位于第一通孔内,由于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活塞上的第一连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从而第一通孔、第一连通孔与开口连通,容纳腔的机油能依次通过第一通孔、第一连通孔、第二通孔和开口,容纳腔的机油能通过放油阀的开口流出机油滤清器。当需要对机油滤清器放油时,只需将活塞由封闭位置推动至放油位置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放油螺塞放油,进行放油操作更加方便快速,省时省力,效率高,并且进行多次放油操作后也不影响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滤清器的剖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滤清器的沿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滤清器的沿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机滤壳;
[0024]21、外壳;22、固定座;23、凸台;24、卡凸;211、第一通孔;212、第二通孔;213、开口;
[0025]3、弹性件;
[0026]4、活塞;41、导向杆;42、第一连通孔;
[0027]5、导管;51、卡钩;
[0028]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3]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如图1

3所示,该机油滤清器包括机滤壳1和放油阀,机滤壳1具有容纳腔,放油阀包括壳体和活塞4,壳体与机滤壳1固定连接,壳体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12和开口213,第一通孔211与容纳腔连通,第一通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212的孔径,活塞4滑动设置于壳体,活塞4的外周面设有第一连通孔42,第一连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滤壳(1),所述机滤壳(1)具有容纳腔;放油阀,所述放油阀包括壳体和活塞(4),所述壳体与所述机滤壳(1)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12)和开口(213),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212)的孔径,所述活塞(4)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活塞(4)的外周面设有第一连通孔(42),所述第一连通孔(42)与所述开口(213)连通,所述活塞(4)滑动于所述壳体而具有放油位置和封闭位置,当所述活塞(4)位于所述封闭位置,所述活塞(4)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12),且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开口(213)不连通;当所述活塞(4)位于所述放油位置,所述活塞(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且所述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连通孔(42)与所述开口(21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活塞(4),所述弹性件(3)位于所述活塞(4)远离所述开口(213)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21)和固定座(22),所述活塞(4)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21),所述固定座(22)与所述第一通孔(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超王昭鹏武奎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