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05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包括透明支架底座、魔术贴、透明支架顶盖以及控制器,透明支架底座上端从左到右开设有两排管孔,透明支架底座内部下端从左到右开设有两排底孔,魔术贴等规格设置有两个,两个魔术贴分别设置在透明支架底座下端左右两侧,透明支架顶盖位于透明支架底座正上方,且透明支架顶盖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试管架与无热源试管不能完全贴合,且实用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好,能准确计时无热源试管管内到达孵育温度后的孵育时间,从而避免孵育时间不够产生的假阴性;能减少无热源试管的振动,从而避免因振动而产生的假阴性;不易对后续试验和水体造成污染;实验员无需一个个取出无热源试管即可观察结果并拍照记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规模生产。产。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


[0001]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属于内毒素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内毒素检测是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常被用于干细胞或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或终产品的质量控制。凝胶法是中国药典收录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使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发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定性或定量检测内毒素。该方法主要步骤为:加样、37℃孵育1小时,观察结果,结果判定是将无热源试管缓缓倒转180℃,形成凝胶且不从管壁滑落为阳性;未形成凝胶,或凝胶形成但倒转180℃从管壁滑落为阴性。
[0003]孵育试验时,通常实验室采用水浴进行孵育,即将装有样本的无热源试管放于试管架置于恒温水浴锅内进行孵育。但传统的试管架有两个缺陷:一是与无热源试管不能完全贴合,无热源试管移动过程中容易晃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形成的凝胶受到振动后易变形而误判断为阴性,且观察结果时,需一个个取出无热源试管倒置,较为繁琐且不易拍照留档;二是孵育时间和样本温度不能准确控制:通常是将支架放入水浴锅内即开始计时,这样就容易使孵育时间不够,弱阳性样本未测出的弊端,急需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好,能准确计时无热源试管管内到达孵育温度后的孵育时间,从而避免孵育时间不够产生的假阴性,能减少无热源试管的振动,从而避免因振动而产生的假阴性,不易对后续试验和水体造成污染,实验员无需一个个取出无热源试管即可观察结果并拍照记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包括透明支架底座、魔术贴、透明支架顶盖以及控制器,所述透明支架底座上端从左到右开设有两排管孔,所述透明支架底座内部下端从左到右开设有两排底孔,所述魔术贴等规格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魔术贴分别设置在透明支架底座下端左右两侧,所述透明支架顶盖位于透明支架底座正上方,且透明支架顶盖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透明支架顶盖下端设置有两排半球形底塞,且两排半球形底塞分别与两排管孔相对应,所述控制器与蜂鸣器均设置在透明支架顶盖上端右侧,所述控制器下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温度探头,其中一个所述管孔内插设有无热源试管。
[0006]进一步地,两排所述管孔直径均为8MM,两排所述管孔左侧均设置有纵向编号,两排所述管孔后侧设置有横向编号。
[0007]进一步地,两排所述底孔直径均为2MM的半球形,且两排底孔分别位于两排管孔正
下方,所述透明支架底座前端下侧设置有倒置编号。
[000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魔术贴活动端分别缠绕在两个凹槽内相粘和。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左下角设置有两个控制键,所述控制器上方设置有两个显示面板,所述控制器与蜂鸣器、显示面板以及控制键均通过导线进行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右边设置有温度确认键与时间确认键。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因本技术添加了透明支架底座、透明支架顶盖、凹槽、控制器、蜂鸣器、控制键、温度探头以及显示面板,管孔的直径8mm,能配适所有主流的小无热源试管,添加的半球形底塞以及开设的底孔与管孔能共同固定住无热源试管,能极大减少无热源试管的振动,从而避免因振动而产生的假阴性,添加的两个魔术贴可以将透明支架底座与透明支架顶盖固定住,使得实验员提起透明支架顶盖即可将透明支架底座从外界水浴锅中取出,不会沾水,不易对后续试验和水体造成污染,透明支架底座可以倒置于桌面上,实验员无需一个个取出无热源试管即可观察结果并拍照记录,且透明支架底座由透明塑料制成,易于观察实验结果,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的透明支架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的透明支架顶盖立体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的透明支架底座俯视示意图;
[0016]图中:1

透明支架底座、2

管孔、3

底孔、4

魔术贴、5

透明支架顶盖、6

凹槽、7

半球形底塞、8

控制器、9

蜂鸣器、10

控制键、11

温度探头、12

显示面板、13

无热源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包括透明支架底座1、魔术贴4、透明支架顶盖5以及控制器8,透明支架底座1上端从左到右开设有两排管孔2,透明支架底座1内部下端从左到右开设有两排底孔3,魔术贴4等规格设置有两个,两个魔术贴4分别设置在透明支架底座1下端左右两侧,透明支架顶盖5位于透明支架底座1正上方,且透明支架顶盖5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6,透明支架顶盖5下端设置有两排半球形底塞7,且两排半球形底塞7分别与两排管孔2相对应,控制器8与蜂鸣器9均设置在透明支架顶盖5上端右侧,控制器8下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温度探头11,其中一个管孔2内插设有无热源试管13,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试管架与无热源试管不能完全贴合,且实用性欠佳的问题。
[0019]两排管孔2直径均为8MM,两排管孔2左侧均设置有纵向编号,两排管孔2后侧设置有横向编号,添加的两个纵向编号分别为“+、
‑”
,便于实验员的区分,添加的横向编号从左
到右分别为1、2、
……
9,分别位于两排管孔2后侧,使得实验员不易混淆无热源试管13,添加的两排管孔2直径8mm,能配适所有主流的小无热源试管。
[0020]两排底孔3直径均为2MM的半球形,且两排底孔3分别位于两排管孔2正下方,透明支架底座1前端下侧设置有倒置编号,通过添加的倒置编号从左到右分别为倒至的1、2、
……
9,分别位于透明支架底座1前端下侧前端下侧,使得实验员不易混淆无热源试管13,添加的半球形底塞7以及开设的底孔3与管孔2能共同固定住无热源试管13,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包括透明支架底座(1)、魔术贴(4)、透明支架顶盖(5)以及控制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支架底座(1)上端从左到右开设有两排管孔(2),所述透明支架底座(1)内部下端从左到右开设有两排底孔(3),所述魔术贴(4)等规格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魔术贴(4)分别设置在透明支架底座(1)下端左右两侧,所述透明支架顶盖(5)位于透明支架底座(1)正上方,且透明支架顶盖(5)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6),所述透明支架顶盖(5)下端设置有两排半球形底塞(7),且两排半球形底塞(7)分别与两排管孔(2)相对应,所述控制器(8)与蜂鸣器(9)均设置在透明支架顶盖(5)上端右侧,所述控制器(8)下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温度探头(11),其中一个所述管孔(2)内插设有无热源试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的支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锋王军霞汤帅楠张丽琴殷鉴强
申请(专利权)人:领航干细胞再生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