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348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车辆内并能够收纳小件物品等的车辆用收纳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小型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具体来说,车辆用收纳装置(10)具有收纳部(11)、托架主体(12)、轴部件(1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的盖体(20)及将盖体(20)向开方向施力的扭转螺旋弹簧(30)。扭转螺旋弹簧(30)具有从卷绕部(31)的端部沿大致切线方向延伸的臂部(33)。盖体(20)在打开至比全开小的规定开度时,由止动件(16)限制位移。止动件(16)以能够与臂部(33)抵接的方式设置在臂部(33)的轨道上。置在臂部(33)的轨道上。置在臂部(33)的轨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收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乘员收纳行李等的车辆用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些车辆设有用于收纳乘员的行李的车辆用收纳装置。例如,将在乘用车辆的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的车辆用收纳装置称为扶手箱。作为与扶手箱相关的现有技术,存在日本特开2000

272426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
[0003]日本特开2000

272426号公报中公开的扶手箱包括:扶手箱主体,其上面开口;框架,其安装于该扶手箱主体;轴,其支承于该框架;控制台盖,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该轴;以及弹簧,其将控制台盖向开方向施力。
[0004]控制台盖能够在弹簧的弹压力的作用下从全闭位置打开至中立位置,而从中立位置打开至全开位置由乘员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6]根据日本特开2000

272426号公报中公开的扶手箱,能够通过将多个弹簧的弹压力组合而利用弹簧的弹压力将控制台盖从全闭位置打开至中立位置,将控制台盖从中立位置打开至全开位置由乘员操作。
[0007]由于使用多个弹簧,因此需要用于配置这些弹簧的空间,扶手箱大型化。不仅是扶手箱,配置在搭载空间有限的车室内的车辆用收纳装置也希望小型化。
[0008]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小型的车辆用收纳装置。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车辆用收纳装置具有:
[0010]收纳部,其一面开口并能够将收纳物收纳于内部;/>[0011]托架主体,其固定于该收纳部;
[0012]轴部件,其支承于所述托架主体;
[0013]盖体,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轴部件,能够使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开闭;以及
[0014]扭转螺旋弹簧,其将所述盖体向开方向施力,
[0015]所述车辆用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
[0016]所述扭转螺旋弹簧具有:卷绕部,其以轴线为中心卷绕;臂部,其从所述卷绕部的端部沿大致切线方向延伸;以及盖体抵接部,其从所述臂部的前端朝向所述盖体延伸,能够与所述盖体抵接,
[0017]在所述臂部的轨道上设有能够与所述臂部抵接的止动件,以在所述盖体打开至比全开小的规定开度时,能够限制由所述扭转螺旋弹簧的弹压力引起的所述盖体的位移。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小型的车辆用收纳装置。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从右斜后方观察实施例的车辆用收纳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0]图2A是从后方观察盖体关闭状态的车辆用收纳装置的状态的图。
[0021]图2B是从后方观察盖体打开至规定开度状态的车辆用收纳装置的状态的图。
[0022]图3说明图1所示的盖体的动作的图。
[0023]图4是图2B的4

4线剖视图。
[0024]图5A是说明全闭状态的盖体、扭转螺旋弹簧、止动件的图。
[0025]图5B是说明打开至规定开度状态的盖体、扭转螺旋弹簧、止动件的图。
[0026]图6是说明全开状态的盖体、扭转螺旋弹簧、止动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中,左右是指以车辆的乘员为基准的左右,前后是指以车辆的行进方向为基准的前后。另外,图中的Fr表示前,Rr表示后,Le表示从乘员观察的左,Ri为从乘员观察的右,Up表示上,Dn表示下。
[0028]<实施例>
[0029]参见图1。车辆用收纳装置10(以下简记为“收纳装置10”。)为例如设置在车室内的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的中央控制台。以下,作为收纳装置10的一例以中央控制台为例进行说明。
[0030]结合参照图2A。收纳装置10具有:收纳部11,其上面开口并能够将乘员的行李等(以下称为“收纳物”。)收纳在内部;托架主体12,其固定于该收纳部11的后面的后面部11a;轴部件13,其支承于该托架主体12;盖体20,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轴部件13,能够使收纳部11的开口开闭;以及扭转螺旋弹簧30,其以包围轴部件13的方式设置,将盖体20向开方向施力。
[0031]参照图3。收纳装置10利用扭转螺旋弹簧30(图2A)的弹压力将盖体20从全闭的位置P1打开至规定开度的位置P2。另一方面,乘员能够手动使盖体20从规定开度的位置P2摆动至全开的位置P3。也就是说,在从规定开度的位置P2到全开的位置P3,扭转螺旋弹簧30未施加将盖体20打开的方向的弹压力。
[0032]在将盖体20全闭的状态设为0
°
的情况下,例如,规定开度为60
°
,全开为90
°

[003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收纳部11和/或盖体20设置阻尼器,从而能够一边使扭转螺旋弹簧30的弹压力衰减一边进行盖体20的开闭。另外,在使用阻尼器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盖体20保持在从规定开度到全开的任意位置。更具体来说,阻尼器能够使用周知的旋转阻尼器。
[0034]参照图2A。收纳部11使用例如树脂成形品。收纳部11的后面部11a也可以称为供托架主体12安装的安装面部11a。以下也存在将后面部11a称为安装面部11a的情况。在安装面部11a一体地形成有用于限定盖体20的开度的止动件16。
[0035]参照图2B及图4。在盖体20打开至规定开度时,扭转螺旋弹簧30的局部抵接于止动件16。由此,由扭转螺旋弹簧30的弹压力引起的盖体20的位移被限制。换言之,止动件16以能够与扭转螺旋弹簧30抵接的方式设置在扭转螺旋弹簧30的轨道上,以能够在盖体20打开至规定开度时,限制由扭转螺旋弹簧30的弹压力引起的盖体20的位移。
[0036]止动件16具有:抵接面16a,其能够与扭转螺旋弹簧30抵接;以及突出部16b,其从该抵接面16a突出至扭转螺旋弹簧30的侧方。突出部16b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朝向抵接面16a倾斜的倾斜面部16b1。
[0037]需要说明的是,止动件16既可以一体地形成于托架主体12,也可以由分体部件构成。
[0038]参照图2A。托架主体12由一张金属板构成。托架主体12具有:一般面部12a,其沿着安装面部11a构成一般面,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平面状;弹簧固定部12b,其为在该一般面部12a上形成的舌片状的部位,供扭转螺旋弹簧30的一部分固定;螺纹贯通孔12c,其开设于一般面部12a,供紧固于收纳部11的螺钉17(参照图4)贯通;上部延伸部12d,其从一般面部12a的上端向后方延伸;以及支承部12e,其从该上部延伸部12d的左右端部向下方延伸,支承轴部件13。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支承部12e,附图中仅示出左侧的支承部12e。
[0039]轴部件13为左右延伸的棒状的部件,支承于支承部12e并将盖体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
[0040]盖体20具有:盖体臂部21,其分别配置于支承部12e的左右并供轴部件13贯通;以及盖主体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收纳装置,其具有:收纳部,其一面开口并能够将收纳物收纳于内部;托架主体,其固定于该收纳部;轴部件,其支承于所述托架主体;盖体,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轴部件,能够使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开闭;以及扭转螺旋弹簧,其将所述盖体向开方向施力,所述车辆用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扭转螺旋弹簧具有:卷绕部,其以轴线为中心卷绕;臂部,其从所述卷绕部的端部沿大致切线方向延伸;以及盖体抵接部,其从所述臂部朝向所述盖体延伸,能够与所述盖体抵接,在所述臂部的轨道上设有能够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江俊彦梅田圭佑松下尚裕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