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适配器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329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适配器及控制系统。其中,该网络适配器包括:以太网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目标指令;串行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多个端口分别接收不同电机集群的运行数据;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以太网通信模块、串行通信模块连接,用于确定电机集群对应的串行数据通信协议的配置数据以及根据目标指令对按照配置数据获取的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发送给控制端或者通过串行通信模块发送给对应的电机集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实现电机集群与控制端的双向交互的技术问题。电机集群与控制端的双向交互的技术问题。电机集群与控制端的双向交互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适配器及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适配器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换相(Electrical Commutation,简称EC)电机广泛应用于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简称HVAC)和制冷领域,尤其是数据中心、楼群养殖中心等地点。此类工作场景要求多台电机集群分布在现场,通过控制多台电机联动实现系统功能。要实现集群电机与控制端的双向交互,通常采用以下方案,其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3](1)使用工业路由器通过与电机相匹配的通信接口,帮助电机实现数据上传。但其一般只能完成普通的数据透传,无法进行控制管理;在实际现场中,数据协议的种类、数量众多,而路由器无法解析协议,仅将其透传至服务器端,增加了服务器端的建设难度。
[0004](2)通过通讯协议转换器与上位机进行交互。由于电机数量众多,有多种不同的控制器,需要定制特定通讯程序来配合不同控制器,一般的策略是采用不同的转换器,使得操作不便、过程复杂。
[0005](3)同一协议电机使用网关与上位机通讯时,通常将它们置于同一网段内,每个电机设备分配一个IP地址,理论上最多连接253个设备,在大型场景中不够充足。
[0006]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实现电机集群与控制端的双向交互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适配器及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实现电机集群与控制端的双向交互的技术问题。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适配器,包括:以太网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指令,其中,所述目标指令为控制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待执行操作的指令;串行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多个端口分别接收不同电机集群的运行数据;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所述串行通信模块连接,用于确定所述电机集群对应的所述串行数据通信协议的配置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目标指令对按照所述配置数据获取的所述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发送给所述控制端或者通过所述串行通信模块发送给所述电机集群。
[0009]可选地,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以太网数据接口,所述以太网数据接口支持的通信协议为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简称TCP/IP)。
[0010]可选地,各所述端口采用预定的串行总线外接一个所述电机集群。
[0011]可选地,各所述端口分别支持不同的所述串行数据通信协议,所述电机集群中的电机采用相同串行数据通信协议。
[0012]可选地,所述网络适配器还包括:存储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电机集群的运行数据。
[0013]可选地,所述存储模块为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0014]可选地,所述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包括多个寄存器,其中,所述寄存器用于存储不同品牌型号的电机对应的配置数据以及运行数据。
[0015]可选地,所述电机为电子换相电机,其中,采用预定编号表征所述电子换相电机,采用预定组号表征所述电子换相电机所在的所述电机集群。
[0016]可选地,所述配置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包括:交换机、服务器、至少一台PC机以及至少一台适配器,所述交换机分别与所述服务器、至少一台所述PC机以及至少一台所述适配器连接,其中,所述适配器为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适配器。
[00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网络适配器包括:以太网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目标指令;串行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多个端口分别接收不同电机集群的运行数据;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以太网通信模块、串行通信模块连接,用于确定电机集群对应的串行数据通信协议的配置数据以及根据目标指令对按照配置数据获取的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发送给控制端或者通过串行通信模块发送给对应的电机集群,通过该网络适配器可以实现控制端对电机集群进行监测与控制,达到了电机集群与控制端的双向交互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满足数据传输需求、减少调试时间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实现电机集群与控制端的双向交互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网络适配器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可选实施例的EC电机用一对多的网络适配器可同时实现多台设备的通信控制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可选实施例的多个适配器通过交换机同时与多台PC或服务器连接的示意图。
[00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4]10、网络适配器;12、以太网通信模块;14、串行通信模块;16、中央处理器;30、交换机;32、服务器;34、PC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7]实施例1
[002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适配器,其可以应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多个不同的电机集群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复杂情形,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网络适配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适配器10包括:以太网通信模块12,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目标指令;串行通信模块14,用于基于多个端口分别接收不同电机集群的运行数据;中央处理器16,分别与以太网通信模块12、串行通信模块14连接,用于确定电机集群对应的串行数据通信协议的配置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太网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目标指令;串行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多个端口分别接收不同电机集群的运行数据;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所述串行通信模块连接,用于确定所述电机集群对应的串行数据通信协议的配置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目标指令对按照所述配置数据获取的所述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发送给所述控制端或者通过所述串行通信模块发送给对应的所述电机集群;其中,各所述端口分别采用预定的串行总线外接一个所述电机集群,各所述端口分别支持不同的所述串行数据通信协议,所述电机集群中的电机采用相同串行数据通信协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以太网数据接口,所述以太网数据接口支持的通信协议为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适配器还包括:存储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招弟魏君燕俞益锋方双全姜泽张海南苏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