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324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板预热装置,包括:辐射板,所述辐射板的底面设有反射层。基板预热时,基板的底部可以直接被预热平台预热,预热平台向上辐射的热量遇到后反射层向下反射,使热量返回到基板的上表面,热量损失少,基板预热效果好。板预热效果好。板预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板预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辅助用工装设备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板预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PCB基板生产过程中需要预热,基板2平铺在预热平台1上,基板2的底部可以直接被预热平台1预热,基板2的上部依靠热传递获得热量,由于基板2上方空气对流带走部分热量,影响预热效果,导致预热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板预热装置,缩短基板的预热时间,提高预热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基板预热装置,包括:辐射板,所述辐射板的底面设有反射层。
[0006]优选地,所述辐射板的底面呈锯齿状,所述反射层设于锯齿面。
[0007]优选地,所述锯齿面的倾斜角度为45
°

[0008]优选地,所述反射层为镀于所述辐射板上的铬层、金层或者银层。
[0009]优选地,所述辐射板的上方设有保温隔热层。
[0010]优选地,所述保温隔热层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层。
[0011]优选地,所述辐射板和所述保温隔热层之间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辐射板为金属板。
[0012]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或者加热板。
[00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基板预热装置包括辐射板,辐射板的底面设有反射层。基板预热时,基板的底部可以直接被预热平台预热,预热平台向上辐射的热量遇到反射层后向下反射,使热量返回到基板的上表面,热量损失少,基板预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现有技术中基板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基板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锯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预热平台;2、基板;3、辐射板;4、保温隔热层;5、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且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如图2所示,一种基板预热装置,包括:位于预热平台1上方的辐射板3,辐射板3的底面镀有反射层,如镀有一层铬层、金层或者银层等。基板2预热时,基板2的底部可以直接被预热平台1预热,预热平台1向上辐射的热量遇到反射层后向下反射,使热量返回到基板的上表面,热量损失少,基板2预热效果好。
[0021]辐射板3的底面可以呈锯齿状、波浪状或者其它形状,只要其能够向下反射热量即可,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底面优选为45
°
斜面的锯齿状,该角度下,竖直向上辐射出的热量被反射层反射后竖直向下返回,使得基布2的上表面热量分布均匀,热量不会聚集,进一步增强预热效果。
[0022]辐射板的上方设有保温隔热层4,保温隔热层4由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由于保温隔热层4的阻挡,强迫辐射板3吸收的热量向下返回到基板2,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
[0023]辐射板3和保温隔热层4之间设有加热装置5,加热装置5优选为加热管或者加热板等,辐射板3为金属板,如不锈钢板、铝板或者铜板等。基板2预热时,加热装置5发出热量,辐射板3吸收加热装置5发出的热量后向下辐射,进一步增强基板2的预热效果。
[0024]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板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板,所述辐射板的底面设有反射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板的底面呈锯齿状,所述反射层设于锯齿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面的倾斜角度为45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镀于所述辐射板上的铬层、金层或者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