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水性覆膜及形成有其的制品、以及该拒水性覆膜的修复方法和该拒水性覆膜的劣化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320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0
本公开的拒水性覆膜的特征在于,具备:底涂层,该底涂层在基材表面上形成,含有基底树脂、球状粒子和拒水性粒子,所述球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且选自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球状熔融氧化铝粒子和球状有机硅树脂粒子中的至少1种,所述拒水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30nm以下;和面涂层,该面涂层在底涂层上形成,含有拒水性树脂、和底涂层中所包含的拒水性粒子。进而,其特征在于,通过包含溶解拒水性树脂、且不溶解基底树脂的溶剂的修复液的涂布来修复该拒水性覆膜的劣化。通过形成为这样的构成,在提供即使表面因摩擦等而磨损,拒水性也难以降低的拒水性覆膜,且提供用于在拒水性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恢复初期的拒水性的拒水性覆膜的修复方法。的修复方法。的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拒水性覆膜及形成有其的制品、以及该拒水性覆膜的修复方法和该拒水性覆膜的劣化检测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拒水性覆膜及形成有其的制品、以及该拒水性覆膜的修复方法和该拒水性覆膜的劣化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用于抑制水、雪等向物品的基材表面附着的拒水性表面的形成方法,例如,提出对基材表面实施机械加工或蚀刻的方法、将包含微粒或微粒前体和树脂的涂覆组合物涂布于基材表面的方法等。
[0003]这些方法中,就使用涂覆组合物的方法而言,由于仅通过对各种形状的基材涂布树脂溶液就能够赋予拒水性,因此在生产率和制造成本的方面是有利的。然而,在该情况下,由于拒水性是通过涂覆组合物中包含的拒水性物质在拒水性覆膜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来发挥其效果,因此存在拒水性覆膜因磨损而容易劣化的问题。作为用于应对拒水性覆膜的磨损的方法,例如,公开有拒水性覆膜,其由为具备氟树脂粒子、粘结剂部件和有机溶剂的涂覆组合物、且混合有2~5微米的粒径的二氧化硅粒子的涂覆组合物形成。而且,显示在该拒水性覆膜磨损后,通过再涂布上述涂覆组合物,在不使其厚膜化的情况下使拒水性恢复。(参照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3485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拒水性覆膜中,由于是由粒子和粘结剂部件构成的覆膜,因此在初期原本就具有容易因磨损而劣化的性质。进而,在利用涂覆组合物的再涂布的拒水性的恢复中,虽然已有的拒水性覆膜剥离而将厚膜化抑制,但就再涂布后的拒水性覆膜而言,存在变得不均匀、强度降低,不能再现初期的拒水性的课题。
[0009]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为:提供即使表面因摩擦等而磨损、拒水性也难以降低的拒水性覆膜及形成有该覆膜的制品,且提供即使在拒水性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恢复初期的拒水性的拒水性覆膜的修复方法和劣化检测方法。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公开为拒水性覆膜,其特征在于,具备:底涂层,该底涂层在基材表面上形成,含有基底树脂、球状粒子和拒水性粒子,该球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且选自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球状熔融氧化铝粒子和球状有机硅树脂粒子中的至少1种,该拒水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30nm以下;面涂层,该面涂层在上述底涂层上形成,含
有拒水性树脂、和底涂层中所包含的上述拒水性粒子。另外,是拒水性覆膜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包含溶解拒水性树脂、且不溶解基底树脂的溶剂的修复液的涂布来修复拒水性覆膜的劣化。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能够提供即使表面因摩擦等而磨损,拒水性也难以降低的拒水性覆膜,且提供即使在拒水性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恢复初期的拒水性的膜的修复方法和膜的劣化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拒水性覆膜的示意剖视图。
[0015]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拒水性覆膜的示意剖视图。
[0016]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劣化的拒水性覆膜的示意剖视图。
[0017]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修复的拒水性覆膜的示意剖视图。
[0018]图5是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拒水性覆膜应用于天线罩的情况下的示意剖视图。
[0019]图6是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拒水性覆膜应用于空调机的室外机的情况下的简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方式1
[0021]图1是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拒水性覆膜的示意剖视图。如图1中所示,就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拒水性覆膜而言,其特征在于,在基材9的表面上,具备:底涂层6,其包含球状粒子2、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30nm以下的拒水性粒子3、和基底树脂1,该球状粒子2的平均粒径为2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且选自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球状熔融氧化铝粒子和球状有机硅树脂粒子中的至少1种、;面涂层5,其在底涂层6上形成、含有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30nm以下的拒水性粒子3和拒水性树脂4。底涂层6包含平均粒径为2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且选自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球状熔融氧化铝粒子和球状有机硅树脂粒子中的至少1种的球状粒子2,在表面形成凹凸,在具有凹凸的底涂层6上形成面涂层5,由此抑制拒水性覆膜自身因磨损而被破坏、或剥离。另外,由于在底涂层6也含有面涂层5中所包含的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30nm以下的拒水性粒子3,因此成为与面涂层5的密合性提高而难以剥离的结构。
[0022]如果将根据实施方式1的拒水性覆膜的表面进行摩擦,则形成于底涂层6的凸部上的面涂层5发生磨损,但形成于底涂层6的凹部上的面涂层5难以磨损。如果反复进行摩擦而磨损发展,则基底树脂1磨损,球状粒子2成为部分露出的状态,但进一步的磨损难以发展。在球状粒子2露出的附近,虽然具有微小的水滴容易附着的倾向,但拒水性得到维持。就其理由而言,是因为作为球状粒子2的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和球状熔融氧化铝粒子的表面的平滑性高,致密且硬度高,因此耐磨损性优异;另外,是因为作为球状粒子2的球状有机硅粒子的表面的平滑性高,即使反复摩擦也难以被破坏。另外,作为球状粒子2的球状有机硅粒子的拒水性优异,因此磨损后露出的表面也具有拒水性,拒水性容易得到维持。就作为球
状粒子2的球状有机硅粒子而言,与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和球状熔融氧化铝粒子相比,存在对于沙尘等高硬度的物质介入的摩擦容易磨损的缺点,但具有用手擦拭时手感良好、摩擦时的摩擦阻力小等优点。
[0023]球状粒子2的平均粒径为2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如果平均粒径小于2μm,则底涂层6的凹凸过于变小,得不到保护摩擦时的面涂层5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粒子2的平均粒径为超过1000μm的粒径时,底涂层6的凹凸过大,在面涂层6的凹部发生异物堵塞等问题,不能发挥作为拒水性覆膜的性能。此处的粒子2的平均粒径是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径测定装置所测定的值。
[0024]作为球状粒子2,优选使用利用甲硅烷基化剂、硅烷偶联剂等对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和球状熔融氧化铝粒子的表面进行疏水化处理得到的粒子。通过使用疏水化处理了的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和球状熔融氧化铝粒子,能够提高磨损时露出的表面的拒水性,能够提高维持拒水性的效果。特别地,该疏水化处理对于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是有效的。
[0025]底涂层6、面涂层5中所包含的拒水性粒子3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3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nm以上且25nm以下。底涂层6、面涂层5中所包含的拒水性粒子3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5nm时,与树脂的调整变得困难,而且拒水性覆膜的拒水性有可能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底涂层6、面涂层5中所包含的拒水性粒子3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超过30nm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拒水性覆膜,其特征在于,具备:底涂层,该底涂层在基材表面上形成,含有基底树脂、球状粒子和拒水性粒子,所述球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且选自球状熔融二氧化硅粒子、球状熔融氧化铝粒子及球状有机硅树脂粒子中的至少1种,所述拒水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30nm以下;面涂层,该面涂层在所述底涂层上形成,含有拒水性树脂、和在所述底涂层中含有的所述拒水性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拒水性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由底涂层下层和底涂层上层构成,所述底涂层下层含有所述球状粒子和所述基底树脂,所述底涂层上层含有所述拒水性粒子和所述基底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拒水性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树脂是聚氨酯树脂、氟树脂或有机硅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拒水性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性树脂是氟树脂或有机硅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拒水性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性粒子是将无机微粒进行疏水化处理而得到的拒水性粒子。6.一种制品,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育弘久保田夏实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