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用环形油漆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313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管件用环形油漆刷,包括支撑杆、喷漆单元和连接单元,其中喷漆单元包括第一弧形环、可与第一弧形环拼合呈环状的第二弧形环以及若干固定安装在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内壁上的喷头,安装头的转动平面与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弧形环的一端与安装头铰接,第一弧形环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环的一端相对,第二弧形环的另一端也与安装头铰接,安装头上设有控制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转动角度的第二转动部。本方案中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内壁上的喷头均与管件的外壁相对,喷头对管件的外壁进行油漆的喷涂,喷涂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杆沿管件的轴线移动,可一次性完成管件外壁油漆的喷涂。外壁油漆的喷涂。外壁油漆的喷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用环形油漆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管件用环形油漆刷。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为了防止钢管表面出现锈蚀,一般会对管件外壁进行除锈后,对管件采用涂漆、涂刷防锈油等方式进行防锈处理。
[0003]在进行涂漆防锈处理时,一般传统做法是采用工人涂装,使用普通软刷对钢管进行全方位涂刷,涂刷时需要对管件进行转动,多次来回转动涂刷后才能完成整个管件的涂装,涂装的过程比较费时费力;同时,在涂刷时,刷子上容易沾取较多的油漆,涂刷时流动的油漆较多时,管件表面上多余的油漆容易滴落到地上,导致油漆的浪费,也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管件用环形油漆刷,以解决人工对管件进行涂刷上漆时,需要多次来回进行涂刷,上漆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管件用环形油漆刷,包括支撑杆和喷漆单元,还包括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连接盒、安装头以及带动安装头转动的第一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安装在连接盒上,喷漆单元包括第一弧形环、可与第一弧形环拼合呈环状的第二弧形环以及若干固定安装在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内壁上的喷头,安装头的转动平面与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弧形环的一端与安装头铰接,第一弧形环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环的一端相对,第二弧形环的另一端也与安装头铰接,安装头上设有控制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转动角度的第二转动部。
[0006]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在对管件进行涂装时,第一弧形环绕与安装头的铰接处转动,第二弧形环也绕与安装头的铰接处转动,使得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分开,然后将管件移动至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之间,然后第一弧形环绕与安装头的铰接处再次转动回移,第二弧形环也绕与安装头的铰接处再次转动回移,使得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内壁上的喷头均与管件的外壁相对,喷头对管件的外壁进行油漆的喷涂,喷涂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杆沿管件的轴线移动,此过程中喷头喷出的油漆能够覆盖管件的外壁,可一次性完成管件外壁油漆的喷涂,喷涂更加的省力和方便;同时在以上过程中,第一转动部控制安装头和喷漆单元相对连接盒转动,使得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所在的平面与管件的轴线处于垂直状态,便于若干喷头与管件的外壁准确相对,喷出的油漆也能够精准的喷涂到管件的外壁上,能够减少油漆的滴落量。
[0007]进一步,第一转动部的数量为二,且两个第一转动部沿连接盒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主动齿轮、第一转轴、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带动第一主动齿轮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一微型电机,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微型电机均安装在连接盒内,第一微型电机与连接盒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连接盒与第一从动齿轮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安装头的侧壁固定连接。
[0008]在控制安装头和喷漆单元转动时,第一微型电机可带动第一主动齿轮正向转动或者反正转动,进而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安装头同步转动,进而达到控制安装头和喷漆单元转动角度和方向的目的;同时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转动部可同步带动安装头的上下侧转动,让安装头的转动更稳定。
[0009]进一步,第二转动部的数量为二,且两个第二转动部沿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之间的中心面对称设置,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二主动齿轮、第二转轴、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以及带动第二主动齿轮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二微型电机,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从动齿轮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弧形环或第二弧形环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头上。
[0010]在控制第一弧形环或第二弧形环的开合时,只需控制第二转动部即可;第二微型电机带动第二主动齿轮正向转动时,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转轴的传动带动相对的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分开,反之则控制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闭合,让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的开合控制更方便,开合角度也更方便控制。
[0011]进一步,安装头远离连接盒的一侧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壁可与第一弧形环或第二弧形环的侧壁贴合。
[0012]当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分开时,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的外壁可与弧形槽的内壁贴合,使得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的分开更稳定。
[0013]进一步,支撑杆包括滑动杆、固定套管和微型双向气泵,滑动杆的一端同轴滑动套设在固定套管内并且与固定套管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滑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盒远离安装头的一侧固定连接,微型双向气泵固定安装在固定套管远离滑动杆的一端内,微型双向气泵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微型双向气泵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气口,进气口穿过固定套管与外界连通,出气口与滑动杆相对。
[0014]通过上述设置,根据待喷涂油漆的管件的位置,调整支撑杆整体的长度,微型双向气泵吸气,微型双向气泵将空气依次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后进入到固定套管内,进而对固定套管和滑动杆之间进行充气,使得支撑杆伸长;当微型双向气泵抽气时,则将固定套管和滑动杆之间的空气抽出,使得支撑杆缩短;通过以上过程,能够有效地控制支撑杆的长度,便于控制喷漆单元与管件之间的相对距离,操作人员也可以在站立状态下对管件进行喷漆处理,让油漆的喷涂更加省力。
[0015]进一步,还包括泵漆单元,泵漆单元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以及与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连通的微型液体泵,第一弧形环内设有与若干喷头均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一进液管连通,第二弧形环内设有与若干喷头均连通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二进液管连通。
[0016]通过泵漆单元,能让油漆均匀且稳定的进入到若干喷头内,喷头喷出细密的油漆液滴能够准确地附着到管件的外壁上,能够有效地减小油漆的滴落量,使得油漆被充分地利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管件用环形油漆刷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喷漆单元和连接单元的放大图。
[0019]上述附图中:滑动杆101、固定套管102、微型双向气泵103、密封环104、进气口105,出气口106、连接盒20、安装头30、第一弧形环401、第一流道411、第二弧形环402、第二流道412、喷头403、第一主动齿轮501、第一转轴502、第一从动齿轮503、第一微型电机504、第二主动齿轮601、第二转轴602、第二从动齿轮603、第二微型电机604、第一进液管701、第二进液管702、微型液体泵703、第一控制按钮801、第二控制按钮802、第三控制按钮803、第四控制按钮804、第五控制按钮805、第六控制按钮806、第七控制按钮80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和附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管件用环形油漆刷,包括支撑杆、喷漆单元、连接单元、泵漆单元和控制单元,支撑杆包括滑动杆101、固定套管102和微型双向气泵103,滑动杆101的右端同轴滑动套设在固定套管102内并且与固定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件用环形油漆刷,包括支撑杆和喷漆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盒、安装头以及带动安装头转动的第一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安装在连接盒上,喷漆单元包括第一弧形环、可与第一弧形环拼合成环状的第二弧形环以及若干固定安装在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内壁上的喷头,安装头的转动平面与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弧形环的一端与安装头铰接,第一弧形环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环的一端相对,第二弧形环的另一端也与安装头铰接,安装头上设有控制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转动角度的第二转动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用环形油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数量为二,且两个第一转动部沿连接盒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主动齿轮、第一转轴、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带动第一主动齿轮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一微型电机,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微型电机均安装在连接盒内,第一微型电机与连接盒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连接盒与第一从动齿轮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安装头的侧壁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用环形油漆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数量为二,且两个第二转动部沿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之间的中心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转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明偲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御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