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烟气综合治理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吸附装置、冷凝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左侧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过滤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设置有风机,所述过滤装置的右侧通过连接管道一与风机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二与吸附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烟气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接着通过连接管道一和连接管道二进入吸附装置,对烟气进行吸附,烟气经过吸附装置后,通过连接管道三直接达标排放,当活性炭饱和后,会对其进行解吸,将蒸汽通入吸附装置内,通过启动气液混合泵,使得解吸下来的气液混合物进入冷凝装置,冷凝后的液体排放收集,不凝汽经过连接管道六重新送回吸附装置吸收,提高了烟气吸附的效率。提高了烟气吸附的效率。提高了烟气吸附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烟气综合治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综合治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沥青烟气综合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生产的工艺过程中,成品造粒和真空泵将会产生的烟气,其中成品造粒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主要污染物是含微量沥青挥发烟气,真空泵排气主要为工艺不凝气,含微量有机物,为了环境保护与人身健康,应设置废气处理装置处理生产的废气。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沥青烟气综合治理装置,对废气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烟气综合治理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吸附装置、冷凝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左侧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过滤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过滤装置的右侧通过连接管道一与风机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二与吸附装置连接,所述连接管道二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附装置上方设置有连接管道三,所述连接管道三上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吸附装置右侧下方通过连接管道四与气液混合泵一端连接,所述气液混合泵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五与冷凝装置上方连通,所述冷凝装置外部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上方与连接管道六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道六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背部下方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外部通过紧固钉与密封板紧固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内部开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上方两侧分别开设有插槽一,所述过滤腔的下方两侧分别开设有插槽二,所述插槽一内部插入有插块一,所述插槽二内部插入有插块二,所述插块一与插块二之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布袋。
[0006]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装置内部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冷凝装置上方右侧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冷凝装置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控制阀二,所述冷凝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弯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弯管的一端与连接管道五连通,所述弯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道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设置在出液管道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道六设置在连接管道五后方。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设置有进气管道、过滤装置、风机、连接管道二、单向阀、吸附装置、连接管道三、连接管道四、冷凝装置、出液管道、连接管道五、连接管道六、气液混合泵,启动风机,烟气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接着通过连接管道一和连接管道二进入吸附装置,对烟气进行吸附,烟气经过吸附装置后,通过连接管道三直接达标排放,当活性炭饱和后,会对
其进行解吸,将蒸汽通入吸附装置内,通过启动气液混合泵,使得解吸下来的气液混合物进入冷凝装置,冷凝后的液体排放收集,不凝汽经过连接管道六重新送回吸附装置吸收。
[0013]2、本技术设置有密封板、紧固钉、过滤腔、插槽一、插槽二、插块一、插块二、安装板,通过拧松紧固钉,将密封板拆卸,接着通过将插块一和插块二分别从插槽一和插槽二中取出,能够便于对过滤布袋进行更换。
[0014]3、本技术设置有进液管道、出液口、控制阀二,更换冷凝液时,将使用过的冷凝液从出液口送出,将新的冷凝液通过进液管道送入。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0018]1、进气管道;2、过滤装置;21、密封板;22、紧固钉;23、过滤腔;24、插槽一;25、插槽二;26、插块一;27、插块二;28、安装板;29、过滤布袋;3、连接管道一;4、支撑架;5、风机;6、连接管道二;7、单向阀;8、吸附装置;81、活性炭吸附层;9、连接管道三;91、控制阀一;10、气液混合泵;11、连接管道四;12、冷凝装置;121、进液管道;122、出液口;1221、控制阀二;123、弯管;13、出液管道;14、连接管道四;15、连接管道五;16、连接管道六。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沥青烟气综合治理装置,包括过滤装置2、吸附装置8、冷凝装置12,所述过滤装置2左侧设置有进气管道1,所述过滤装置2与吸附装置8之间设置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过滤装置2的右侧通过连接管道一3与风机5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二6与吸附装置8连接,所述连接管道二6上设置有单向阀7,所述吸附装置8上方设置有连接管道三9,所述连接管道三9上设置有控制阀一91,所述吸附装置8右侧下方通过连接管道四11与气液混合泵10一端连接,所述气液混合泵10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五14与冷凝装置12上方连通,所述冷凝装置12外部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液管道13,所述出液管道13上方与连接管道六15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道六15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8背部下方连接。
[0020]具体的,如附图2所示,所述过滤装置2外部通过紧固钉22与密封板21紧固连接,所述过滤装置2内部开设有过滤腔23,所述过滤腔23的上方两侧分别开设有插槽一24,所述过滤腔23的下方两侧分别开设有插槽二25,所述插槽一24内部插入有插块一26,所述插槽二25内部插入有插块二26,所述插块一26与插块二27之间设置有安装板28,所述安装板28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布袋29。
[0021]具体的,所述吸附装置8内部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81。
[0022]具体的,所述冷凝装置12上方右侧设置有进液管道121,所述冷凝装置12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液口122,所述出液口122上设置有控制阀二1221,所述冷凝装置12的内部设置有弯管123。
[0023]具体的,所述弯管123的一端与连接管道五14连通,所述弯管123的另一端与出液管道13连通。
[0024]具体的,所述出液口122设置在出液管道13下方。
[0025]具体的,所述连接管道六15设置在连接管道五14后方。
[0026]工作原理:启动风机5,烟气通过过滤装置2内部的过滤布袋29能够对沥青烟气进行过滤,接着通过连接管道一3和连接管道二6进入吸附装置8,吸附装置8内的活性炭吸附层81对烟气进行吸附,烟气经过吸附装置8后,通过连接管道三9直接达标排放,当活性炭饱和后,会对其进行解吸,将蒸汽通入吸附装置8内,通过启动气液混合泵10,使得解吸下来的气液混合物经连接管道四11和连接管道五14进入冷凝装置12,沥青烟气通过弯管123进入,通过冷凝液将气态冷却为液态,冷凝后的液体经过出液管道13排放收集,不凝汽经过连接管道六16重新送回吸附装置8吸收;
[0027]更换冷凝液时,将使用过的冷凝液从出液口122送出,将新的冷凝液通过进液管道121送入;
[0028]通过拧松紧固钉22,将密封板21拆卸,接着通过将插块一26和插块二27分别从插槽一24和插槽二25中取出,能够便于对过滤布袋29进行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烟气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2)、吸附装置(8)、冷凝装置(12),所述过滤装置(2)左侧设置有进气管道(1),所述过滤装置(2)与吸附装置(8)之间设置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过滤装置(2)的右侧通过连接管道一(3)与风机(5)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二(6)与吸附装置(8)连接,所述连接管道二(6)上设置有单向阀(7),所述吸附装置(8)上方设置有连接管道三(9),所述连接管道三(9)上设置有控制阀一(91),所述吸附装置(8)右侧下方通过连接管道四(11)与气液混合泵(10)一端连接,所述气液混合泵(10)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五(14)与冷凝装置(12)上方连通,所述冷凝装置(12)外部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液管道(13),所述出液管道(13)上方与连接管道六(15)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道六(15)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8)背部下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烟气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外部通过紧固钉(22)与密封板(21)紧固连接,所述过滤装置(2)内部开设有过滤腔(23),所述过滤腔(23)的上方两侧分别开设有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清,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