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61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导热体、转轴、支撑板和热源循环机构;内部呈中空结构的转轴竖直贯穿且可转动地设置在蒸汽发生器本体的顶端,支撑板水平固定设置在转轴的顶端,内部呈中空结构的导热体的顶部水平固定设置在转轴的底端并与其内部相连通,热源循环机构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且其通过转轴与导热体的内腔相连通,以向导热体的内腔中循环补给热源,该电加热蒸汽发生器服现有技术在加热过程中能量转换率低,限制了蒸汽发生的效率,造成不少的能量浪费的问题。成不少的能量浪费的问题。成不少的能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蒸汽发生器也叫蒸汽热源机(俗称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
[0003]而现有的蒸汽发生器的电加热器是以电阻丝为加热元件,能量转换率低,而且其内部设置有加热腔及电发热体加热腔中的冷水被电加热器加热为蒸汽的整个过程,需要电加热器对加热腔中的水全部加热直至沸腾进而产生水蒸气,大大地限制了蒸汽发生的效率,造成不少的能量浪费。
[0004]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量转换效率高、蒸汽发生效率高,且避免了能量的浪费的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是本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在加热过程中,能量转换率低,限制了蒸汽发生的效率,造成不少的能量浪费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量转换效率高、蒸汽发生效率高,且避免了能量的浪费的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所述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导热体、转轴、支撑板和热源循环机构;
[0007]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所述转轴竖直贯穿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的顶端,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顶端,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所述导热体的顶部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底端并与其内部相连通,所述热源循环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且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导热体的内腔相连通,以向所述导热体的内腔中循环补给热源。
[0008]优选地,所述热源循环机构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补水管、回流管和加热箱体;其中,
[0009]呈环状的所述加热箱体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箱体的内腔相连通,其输入端与所述补水管的一端连接,补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导热体内腔的顶部;
[0010]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箱体的内腔也相连通,其输出端与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回流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的内腔并伸入至所述导热体内腔的底部。
[0011]优选地,所述热源循环机构还包括: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电阻丝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的内腔的底部上,以对所述加热箱体内的水进行加热。
[0012]优选地,所述导热体的外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均匀地形成有多个凹槽。
[0013]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其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垂直的驱动
电机,该输出轴套装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上套装固定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
[0014]优选地,该电加热蒸汽发生器还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水平且间隔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板水平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的内腔中,所述加热箱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所述转轴的顶部竖直且可转动地贯穿至所述保温箱体的内部并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顶部和保温箱体的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均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通孔,且该通孔内均套装固定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密封轴承,所述转轴的轴身通过该两套密封轴承竖直且贯穿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和所述保温箱体之间。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当蒸汽发生器本体在对其内腔的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通过转轴来带动导热体在蒸汽发生器本体的内腔中转动,以对其内腔的水进行搅拌,使其内腔中的水受热均匀,从而加快蒸汽发生器本体的加热速度,而导热体在搅拌的过程中,通过热源循环机构对导热体的内腔中循环补给热源以对蒸汽发生器本体内腔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可进一步加快蒸汽产生的速度,能量转换效率高,且提高蒸汽发生效率。
[0017]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技术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热源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热源循环机构与导热体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中以A

A方向上的结构剖视图(导热体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5是图2中以B

B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导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蒸汽发生器本体
ꢀꢀꢀꢀꢀꢀꢀꢀꢀꢀꢀꢀꢀꢀ
2导热体
[0027]3转轴
ꢀꢀꢀꢀꢀꢀꢀꢀꢀꢀꢀꢀꢀꢀꢀꢀꢀꢀꢀꢀꢀꢀꢀꢀ
4驱动电机
[0028]5从动齿轮
ꢀꢀꢀꢀꢀꢀꢀꢀꢀꢀꢀꢀꢀꢀꢀꢀꢀꢀꢀꢀ
6主动齿轮
[0029]7保温箱体
ꢀꢀꢀꢀꢀꢀꢀꢀꢀꢀꢀꢀꢀꢀꢀꢀꢀꢀꢀꢀ
8支撑板
[0030]9热源循环机构
ꢀꢀꢀꢀꢀꢀꢀꢀꢀꢀꢀꢀꢀꢀꢀꢀ
901第一泵体
[0031]902第二泵体
ꢀꢀꢀꢀꢀꢀꢀꢀꢀꢀꢀꢀꢀꢀꢀꢀꢀꢀ
903补水管
[0032]904回流管
ꢀꢀꢀꢀꢀꢀꢀꢀꢀꢀꢀꢀꢀꢀꢀꢀꢀꢀꢀꢀ
905加热箱体
[0033]906加热电阻丝
ꢀꢀꢀꢀꢀꢀꢀꢀꢀꢀꢀꢀꢀꢀꢀꢀ
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5]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所述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1、导热体2、转轴3、支撑板8和热源循环机构9;
[0036]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所述转轴3竖直贯穿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顶端,所述支撑板8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3的顶端,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所述导热体2的顶部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3的底端并与其内部相连通,所述热源循环机构9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的上表面,且其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导热体2的内腔相连通,以向所述导热体2的内腔中循环补给热源。
[0037]在上述方案中,使用时,当蒸汽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1)、导热体(2)、转轴(3)、支撑板(8)和热源循环机构(9);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所述转轴(3)竖直贯穿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顶端,所述支撑板(8)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3)的顶端,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所述导热体(2)的顶部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3)的底端并与其内部相连通,所述热源循环机构(9)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的上表面,且其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导热体(2)的内腔相连通,以向所述导热体(2)的内腔中循环补给热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循环机构(9)包括:第一泵体(901)、第二泵体(902)、补水管(903)、回流管(904)和加热箱体(905);其中,呈环状的所述加热箱体(905)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泵体(901)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箱体(905)的内腔相连通,其输入端与所述补水管(903)的一端连接,补水管(90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3)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导热体(2)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二泵体(902)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箱体(905)的内腔也相连通,其输出端与所述回流管(904)的一端连接,回流管(90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3)的内腔并伸入至所述导热体(2)内腔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荣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南洋热管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