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951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向蒸汽发生器内进水;S200:进水完成后蒸汽发生器开始加热;S300:判断此次进水是否为最后一次进水,若是,则进入步骤S400,若否,则进入步骤S500;S400:检测蒸汽发生器内实时温度T是否大于蒸干温度T1,在实时温度T大于T1且T稳定过、或进水异常次数n大于设定值N时,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在T不大于T1时,进入步骤S20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不需要使用动作寿命很高的热保护器从而降低成本,可自动适应不同海拔的使用条件,同时可以在循环中避免供水时发生“滋滋”的噪音,在结束运行时确保没有水残留在腔体中,避免细菌以及异味的产生,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器
,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电使用到蒸汽发生器的装置,该装置被用于产生高温蒸汽,在洗衣机应用中可以改善洗衣机的洗涤效果、去除褶皱、除异味等。蒸汽发生器在使用时,对干烧和残留水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干烧如果无法判断则会引起损坏甚至火灾,如果判断错误则会影响正常使用,同时,残留水如若不控制则会对用户造成麻烦或引起细菌增生产生异味等问题。现有技术解决干烧和残留水的问题有以下方案:1、使用热保护器进行控制,热保护器保护时(即断开时)进行补水,热保护器恢复时(即导通时)停止补水;2、使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控制,温度达到保护点停止加热并进行补水,温度降低到恢复点时停止补水并进行加热;3、使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控制,温度上升斜率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加热并进行补水,温度降低到预设值且补水完成后进行加热。但是上述方案均存在各自的问题:方案1对热保护器动作次数要求高即成本较高,为确保各个状态下不干烧需要有一定的残留水,容易造成细菌增生并产生异味,影响衣物护理效果;方案2由于在不同海拔下沸点不同,为确保各个状态下不干烧需要有一定的残留水,容易细菌增生并产生异味;方案3容易误判,无法调整残留水量,因此在高温污水情况下补水会发出“滋滋”的声音或留有残留水,同样易容易造成细菌增生且产生异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不同海拔情况下精准防止干烧、在循环过程中控制残留水量且在循环结束后确保无残留水的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00:向蒸汽发生器内进水;
[0007]S200:进水完成后蒸汽发生器开始加热;
[0008]S300:判断此次进水是否为最后一次进水,若是,则进入步骤S400,若否,则进入步骤S500;
[0009]S400:检测蒸汽发生器内实时温度T是否大于蒸干温度T1,在实时温度T大于T1且T稳定过、或进水异常次数n大于设定值N时,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在T不大于T1时,进入步骤S200;
[0010]S500:进一步检测蒸汽发生器内实时温度T是否大于循环温度T2,在T大于T2时,进入步骤S600,在T不大于T2时,进入步骤S200;
[0011]S600:进一步检测实时温度T是否稳定过,在实时温度T稳定过时进入步骤S100,在
实时温度T未稳定过且进水异常次数n大于设定值N时,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S200包括:
[0013]S210:检测蒸汽发生器内温度是否稳定在水沸腾温度T0,并记录下此时T0,而后继续加热直至蒸汽发生器内进水蒸干。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400包括:
[0015]S410:检测实时温度T是否大于蒸干温度T1,若是,则进入步骤S420,若否,则进入步骤S200;
[0016]S420:进一步判断实时温度T是否稳定过,若是,则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若否,则进入步骤S430;
[0017]S430:进水异常次数n加1,并判断n是否大于N,若是,则在进水异常报错后,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若否,则蒸汽发生器直接结束工作。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S600还包括:
[0019]S610:在检测到实时温度T未稳定过时,进水异常次数n加1,并判断n是否大于N,若是,则在进水异常报错后,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若否,则进入步骤S100。
[0020]优选的,所述加热温度T1为水沸腾温度T0+ΔT1,其中,ΔT1=20~70℃。
[0021]优选的,所述循环温度T2为水沸腾温度T0+ΔT2,其中,ΔT2=ΔT1

(10~20)℃。
[0022]优选的,所述加热温度T3为水沸腾温度T0+ΔT3,其中,0<ΔT3<(ΔT2

5)。
[0023]优选的,所述N≥2。
[002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温度传感器对蒸汽发生器内的实时温度T进行检测,并将实时温度T先与设定的加热温度T3进行比较,在实时温度不大于加热温度T3时,蒸汽发生器开始工作,并在蒸汽发生器工作过程中判断此次进水是否为最后一次进水,当为最后一次进水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蒸汽发生器内实时温度T是否大于蒸干温度T1,基于该蒸干温度T1判断蒸汽发生器内进水是否完全蒸干,并在进水完全蒸干或进水异常次数大于设定值时,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当此次进水非最后一次进水时,则进一步判断蒸汽发生器内实时温度T是否大于循环温度T2,基于该循环温度T2控制蒸汽发生器进一步加热后重复进水,并在进水异常次数大于设定值时,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本专利技术可以不需要使用动作寿命很高的热保护器从而降低成本,可自动适应不同海拔的使用条件,同时可以在循环中避免供水时发生“滋滋”的噪音,在结束运行时确保没有水残留在腔体中,避免细菌以及异味的产生,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中:10、金属腔体;20、进水口;30、蒸汽出口;40、加热管;5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30]蒸汽发生器的工作过程为供水、加热直至水烧干为一个蒸汽循环,往往使用过程
中会根据情况会多次重复,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蒸汽发生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金属腔体10、设置在金属腔体上的进水口20、设置在金属腔体上的蒸汽出口30、设置在金属腔体内部用于加热腔体内水以产生蒸汽的加热管40,此外,该蒸汽发生器还包括设置在金属腔体内部用于检测腔体内实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0。供水阶段以蒸汽发生器的腔体大小及进水阀的情况来计算进水量,确保水量适中即可,加热阶段腔体中的水由多变少直至烧干,在此过程中,会提取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温度以进行蒸汽发生器状态的判断并进行相应的动作,确保循环过程中能正常产生蒸汽,并在循环结束时可将水完全蒸干,同时可以在没有水的时候防止持续干烧。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参数说明如下:
[0032]T: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温度;
[0033]T0:加热后水沸腾时检测到的稳定温度(初次上电先预设,一般为100~120℃);
[0034]ΔT1:实时温度T与T0的差值刚刚超过ΔT1时,腔体内的水可刚好蒸发干净,一般设定在20~70℃之间,具体ΔT1的值可根据实际系统情况测试而得到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向蒸汽发生器内进水;S200:进水完成后蒸汽发生器开始加热;S300:判断此次进水是否为最后一次进水,若是,则进入步骤S400,若否,则进入步骤S500;S400:检测蒸汽发生器内实时温度T是否大于蒸干温度T1,在实时温度T大于T1且T稳定过、或进水异常次数n大于设定值N时,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在T不大于T1时,进入步骤S200;S500:进一步检测蒸汽发生器内实时温度T是否大于循环温度T2,在T大于T2时,进入步骤S600,在T不大于T2时,进入步骤S200;S600:进一步检测实时温度T是否稳定过,在实时温度T稳定过时进入步骤S100,在实时温度T未稳定过且进水异常次数n大于设定值N时,蒸汽发生器结束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S110:判断进水是否完成,若是,则进入步骤S120,若否,则继续进水;S120:进一步检测实时温度T是否大于加热温度T3,若是,则进入步骤S130,若否,则进入S200;S130:等待时间t,而后进入步骤S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S210:检测蒸汽发生器内温度是否稳定在水沸腾温度T0,并记录下此时T0,而后继续加热直至蒸汽发生器内进水蒸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避免干烧及控制残留水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庄苗赵赟杰金光虎陈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