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22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培养检测腔室,培养检测腔室包括腔室框架、三轴移动平台、无菌检测机构和放置架,三轴移动平台上设有电动夹爪,电动夹爪设置在放置架上方,无菌检测机构包括定位底座、视觉相机、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视觉相机设置在定位底座斜下方,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设置在定位底座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设备,通过检测无菌检查样品实时状态,基于客观数据进行自动判读,降低误判风险,降低操作人员专业要求,实现计算机数据易追溯,同时还可以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检查效率。提高检查效率。提高检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


[0001]本技术涉及无菌检查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药品的无菌检查一般是将无菌检查培养瓶样品放在传统恒温培养箱中,通过人工来定期观察无菌检查培养瓶内是否存在微生物生长。但是通过肉眼观察的结果存在主观性强、不易判断,质量控制繁琐,操作人员专业要求较高,数据难追溯等问题。且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的现象不明显,导致需要等待微生物生长至肉眼可见的时间过长,检查效率低。因此本申请设计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设备,通过检测无菌检查样品的实时状态,基于客观数据进行自动判读,降低误判风险,降低操作人员专业要求,实现计算机数据易追溯,同时还可以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0003]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9628273A,公开日为2019年04月16日,名称为“一种智能无菌检查装置及其操控系统”,公开了一种智能无菌检查装置及其操控系统,包括机体、瓶支架、培养器排液槽、蠕动泵,所述机体内部设有电机、调速器、第一开关电源、第二开关电源、控制器,所述机体的壳体上嵌有触控显示屏,所述蠕动泵设置在机体的上端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机体的上端面并传动连接所述的蠕动泵,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的连接线路上设有脚踏开关,所述调速器控制连接所述电机,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的调速器,所述控制器还控制连接外部的标签打印机。但是该无菌检查装置中还是采用人工进行判别,仍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菌检查的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现象不明显,导致需要等待微生物生长至肉眼可见的时间过长,检查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设备,通过检测无菌检查样品实时状态,基于客观数据进行自动判读,降低误判风险,降低操作人员专业要求,实现计算机数据易追溯,同时还可以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培养检测腔室,培养检测腔室包括腔室框架、三轴移动平台、无菌检测机构和放置架,三轴移动平台与腔室框架固定,三轴移动平台上设有电动夹爪,电动夹爪设置在放置架上方,无菌检测机构固定在腔室框架上,无菌检测机构包括定位底座、视觉相机、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视觉相机设置在定位底座斜下方,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设置在定位底座上方,且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相对设置在定位底座的两侧。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培养检测腔室内的放置架上放置有托盘,托盘内依次排列若干个培养瓶。需要检测时,通过三轴移动平台将电动夹爪移动到需要检测的培养瓶位置,电动夹爪夹住培养瓶后通过三轴移动平台将培养瓶移动到无菌检测机构上,定位底座上设
有用于放置培养瓶的放置槽,培养瓶放置到位后,通过视觉相机进行视觉检测,同时通过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进行二氧化碳检测,只要两种传感器中的一个传感器检测出微生物,即记录该培养瓶存在微生物生长,记录下该培养瓶的信息,然后报警提醒工作人员,然后通过三轴移动平台和电动夹爪将培养瓶放回原位,并取另一个培养瓶进行检测。本申请中两种检测方法可以加速检测判别的原理:培养瓶底部含有感应器,微生物生长产生CO2溶于培养液形成HCO
3—
,引起感应器发生颜色改变,视觉相机用于识别无菌检查培养瓶底部的二维码及感应器的颜色变化;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检测微生物生长引起的培养瓶顶部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微生物。不同菌种代谢产物和生长特征不同,代谢产物呈碱性时,中和HCO
3—
,会使底部感应器检测时间变长,又或菌种浮于培养液面生长时,产生的CO2快速排入顶部空气中,此时培养瓶顶部空气中CO2浓度变化会优于底部感应器变化;若代谢产物非碱性,又或菌种浮于培养液中生长,则培养瓶底部感应器变化会优于顶部空气中CO2浓度变化,而做出优先判别。通过双重检测方法使设备实现了加速判读。
[0008]作为优选,所述腔室框架内设有摇床驱动机构,放置架与腔室框架通过偏心转轮转动连接,摇床驱动机构带动放置架做回转运动。摇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同步带结构和偏心转轮结构,驱动电机通过同步带结构带动从动带轮转动,从动带轮带动偏心转轮转动,然后带动放置架做回转运动。所述结构可以在培养过程中,使无菌检查培养瓶中液面与上方的空气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溶氧面积、促进需氧微生物加快生长,使底部感应器提前变色,尽早发现存在微生物生长的培养瓶。
[0009]作为优选,所述腔室框架上设有接近开关,放置架上设有感应片,接近开关与感应片相对设置。所述接近开关可以感应到感应片是否回位,每次电动夹爪抓取培养瓶时,需要保证电动夹爪准确抓取对应的培养瓶,使检测结果与每个位置的培养瓶一一对应,避免结果错乱。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架上设有托盘,托盘与放置架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结构便于存取培养瓶。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架上设有用于锁紧托盘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固定托盘,防止放置架摇动时托盘脱出。锁止机构采用常用的电动锁紧机构,可以将托盘与放置架的相对位置固定即可。
[0012]作为优选,所述视觉相机的外侧设有防尘罩,防尘罩与定位底座固定。防尘罩防止灰尘影响视觉相机性能。
[0013]作为优选,所述腔室框架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控模块结合,用于检测腔室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培养温度。
[0014]作为优选,所述腔室框架的外侧设有电子锁。电子锁用于培养检测腔室门的锁定,需要有登入权限的操作员通过触摸控制屏打开,确保培养过程和检测结果不被其余人员干涉。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三轴移动平台包括第一横移机构、第二横移机构和升降机构,第一横移机构设置在第二横移机构上,第二横移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与腔室框架固定。所述第一横移机构、第二横移机构和升降机构可以是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机构、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推杆电机等常用的直线驱动机构。所述三轴移动平台用于依次移动所有无菌检查培养瓶样品至无菌检测机构处进行检测。
[0016]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触摸屏、指示灯、扫码枪和电控总成。触摸控制屏用于设备的输入操作;扫码枪用于检测样品的扫码信息录入;指示灯用于提示设备目前的运行状态。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双重检测方法使设备实现了加速判读,可以尽早发现存在微生物生长的培养瓶;(2)在培养过程中,使无菌检查培养瓶中液面与上方的空气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溶氧面积、促进需氧微生物加快生长,使底部感应器提前变色,及时发现存在微生物生长的培养瓶。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培养检测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培养检测腔室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无菌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其特征是,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培养检测腔室,培养检测腔室包括腔室框架、三轴移动平台、无菌检测机构和放置架,三轴移动平台与腔室框架固定,三轴移动平台上设有电动夹爪,电动夹爪设置在放置架上方,无菌检测机构固定在腔室框架上,无菌检测机构包括定位底座、视觉相机、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视觉相机设置在定位底座斜下方,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设置在定位底座上方,且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相对设置在定位底座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其特征是,所述腔室框架内设有摇床驱动机构,放置架与腔室框架通过偏心转轮转动连接,摇床驱动机构带动放置架做回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其特征是,所述腔室框架上设有接近开关,放置架上设有感应片,接近开关与感应片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无菌检查培养箱,其特征是,所述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飞龙赵振波夏信群叶大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