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19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包括料仓组件、仓盖和支撑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料仓组件的设置,分隔板将料仓本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大小一致的存储空间,将不同粒径的再生砂石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存储空间内,便于对再生砂石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粒径的再生砂石混合到一起,便于进行再生砂石的回收利用;出料管和下料阀的设置,通过下料阀控制对应出料管的开启和关闭,便于进行再生砂石的分类下料,提高分类料仓的工作效率;导料环的设置,导料环对再生砂石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再生砂石聚集在下料孔的上方,保证再生砂石顺利从下料孔和出料管排出,保证分类料仓正常运行。保证分类料仓正常运行。保证分类料仓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


[0001]本技术属于再生砂石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

技术介绍

[0002]砂石因其良好的硬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常常作为优质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原料而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公路、铁路和工程等领域,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再生的砂石骨料,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再生砂石的分类储存,不同粒径的再生砂石混合到一起存放,使用时需要进行再生砂石的筛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再生砂石的分类储存,不同粒径的再生砂石混合到一起存放,使用时需要进行再生砂石的筛分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再生砂石的分类储存,不同粒径的再生砂石混合到一起存放,使用时需要进行再生砂石的筛分的问题。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包括料仓组件、仓盖和支撑腿,所述仓盖采用多个,且仓盖安装在料仓组件的上方;所述支撑腿采用多个,且支撑腿安装在料仓组件下方的四个角部;
[0006]所述料仓组件包括料仓本体、分隔板、进料管、出料管、下料阀和下料孔,所述分隔板采用多个,且分隔板安装在料仓本体的内部;所述进料管采用多个,且进料管安装在料仓本体前侧的上方;所述出料管采用多个,且出料管安装在料仓本体的下方;所述下料孔采用多个,且下料孔开设在料仓本体内部的下方;所述下料阀采用多个,且下料阀安装在出料管上。
[0007]优选的,所述料仓组件还包括导料环,所述导料环采用多个,且导料环安装在料仓本体内部的下方,该导料环位于对应下料孔的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料仓本体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分隔板等间距设置,且分隔板将料仓本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大小一致的存储空间;所述进料管与料仓本体的内部相通,且进料管采用倾斜设置,该进料管背离料仓本体的一端向上倾斜,其中进料管设置有旋盖,且进料管与存储空间采用相同的个数,该进料管与对应的存储空间对齐;所述出料管与存储空间采用相同的个数,且出料管与对应的存储空间对齐,该出料管与对应的存储空间的内部相通;所述下料阀与出料管采用相同的个数,且下料阀用于控制对应出料管的开启和关闭;所述下料孔与出料管采用相同的个数,且下料孔的尺寸与出料管的尺寸匹配,该下料孔与对应的出料管对齐。
[0009]优选的,所述仓盖与存储空间采用相同的个数,且仓盖与存储空间的尺寸匹配,该仓盖的上端高于料仓本体的上端;所述支撑腿采用方柱形结构,且支撑腿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导料环与存储空间的尺寸匹配,且导料环的尺寸与存储空间的尺寸匹配,该导料环的上端采用倾斜式设置,其中导料环背离下料孔一侧的上端高于导料环靠近下料孔一侧的上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的料仓组件的设置,分隔板将料仓本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大小一致的存储空间,将不同粒径的再生砂石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存储空间内,便于对再生砂石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粒径的再生砂石混合到一起,便于进行再生砂石的回收利用。
[0013]2.本技术的出料管和下料阀的设置,通过下料阀控制对应出料管的开启和关闭,便于进行再生砂石的分类下料,提高分类料仓的工作效率。
[0014]3.本技术的导料环的设置,导料环对再生砂石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再生砂石聚集在下料孔的上方,保证再生砂石顺利从下料孔和出料管排出,保证分类料仓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料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料仓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料仓本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
料仓组件,11

料仓本体,12

分隔板,13

进料管,14

出料管,15

下料阀,16

下料孔,17

导料环,2

仓盖,3

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2]实施例:
[0023]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包括料仓组件1、仓盖2和支撑腿3,仓盖2采用多个,且仓盖2安装在料仓组件1的上方;支撑腿3采用多个,且支撑腿3安装在料仓组件1下方的四个角部;仓盖2与存储空间采用相同的个数,且仓盖2与存储空间的尺寸匹配,该仓盖2的上端高于料仓本体11的上端;支撑腿3采用方柱形结构,且支撑腿3对称设置。
[0025]本实施例中,料仓组件1包括料仓本体11、分隔板12、进料管13、出料管14、下料阀15和下料孔16,分隔板12采用多个,且分隔板12安装在料仓本体11的内部;进料管13采用多个,且进料管13安装在料仓本体11前侧的上方;出料管14采用多个,且出料管14安装在料仓本体11的下方;下料孔16采用多个,且下料孔16开设在料仓本体11内部的下方;下料阀15采用多个,且下料阀15安装在出料管14上;料仓本体11采用中空结构;分隔板12等间距设置,且分隔板12将料仓本体1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大小一致的存储空间;进料管13与料仓本体11的内部相通,且进料管13采用倾斜设置,该进料管13背离料仓本体11的一端向上倾斜,其中进料管13设置有旋盖,且进料管13与存储空间采用相同的个数,该进料管13与对应的存储空间对齐;出料管14与存储空间采用相同的个数,且出料管14与对应的存储空间对齐,该出料管14与对应的存储空间的内部相通;下料阀15与出料管14采用相同的个数,且下料阀15
用于控制对应出料管14的开启和关闭;下料孔16与出料管14采用相同的个数,且下料孔16的尺寸与出料管14的尺寸匹配,该下料孔16与对应的出料管14对齐;分隔板12将料仓本体1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大小一致的存储空间,将不同粒径的再生砂石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存储空间内,便于对再生砂石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粒径的再生砂石混合到一起,便于进行再生砂石的回收利用;通过下料阀15控制对应出料管14的开启和关闭,便于进行再生砂石的分类下料,提高分类料仓的工作效率。
[0026]本实施例中,料仓组件1还包括导料环17,导料环17采用多个,且导料环17安装在料仓本体11内部的下方,该导料环17位于对应下料孔16的外侧;导料环17与存储空间的尺寸匹配,且导料环17的尺寸与存储空间的尺寸匹配,该导料环17的上端采用倾斜式设置,其中导料环17背离下料孔16一侧的上端高于导料环17靠近下料孔16一侧的上端;导料环17对再生砂石起到导流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组件(1)、仓盖(2)和支撑腿(3),所述仓盖(2)采用多个,且仓盖(2)安装在料仓组件(1)的上方;所述支撑腿(3)采用多个,且支撑腿(3)安装在料仓组件(1)下方的四个角部;所述料仓组件(1)包括料仓本体(11)、分隔板(12)、进料管(13)、出料管(14)、下料阀(15)和下料孔(16),所述分隔板(12)采用多个,且分隔板(12)安装在料仓本体(11)的内部;所述进料管(13)采用多个,且进料管(13)安装在料仓本体(11)前侧的上方;所述出料管(14)采用多个,且出料管(14)安装在料仓本体(11)的下方;所述下料孔(16)采用多个,且下料孔(16)开设在料仓本体(11)内部的下方;所述下料阀(15)采用多个,且下料阀(15)安装在出料管(14)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组件(1)还包括导料环(17),所述导料环(17)采用多个,且导料环(17)安装在料仓本体(11)内部的下方,该导料环(17)位于对应下料孔(16)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砂石的分类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本体(11)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分隔板(12)等间距设置,且分隔板(12)将料仓本体(1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大小一致的存储空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固永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