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97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包括内圈围箍、外圈围箍、定位装置及支腿;内圈围箍与外圈围箍通过定位装置定位,并且将位于两者之间环形空隙内、用于组成框架柱钢筋笼的钢筋夹紧固定;内圈围箍的底部四角、外圈围箍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支腿,支腿的底端设夹脚与基础底板的钢筋网夹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定位箍作为框架柱钢筋施工的辅助装置,能够快速完成框架柱钢筋的定位作业,提高了框架柱的施工效率;定位箍为可调节结构,安装、拆卸方便,并可重复使用,减少了钢筋用料量,节约了施工成本。节约了施工成本。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


[0001]本技术涉及焦炉基础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焦炉逐步向大型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现代焦炉是指以生产高炉所需的冶金焦为主要目的、可以回收炼焦化学产品的水平室式焦炉,由炉体和附属设备构成。焦炉炉体由炉顶、燃烧室和炭化室、斜道区、蓄热室等部分组成,并通过烟道和烟囱相连。整座焦炉砌筑在混凝土基础上。现代焦炉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但由于装煤方式、供热方式和使用的燃料不尽相同,又可以分成许多类型。
[0003]目前广泛应用的大型炼焦炉尺寸为:炭化室高6.28~7.65米,长15~19米,平均宽0.4~0.6米,有效容积达60m左右。焦炉的基础底板根据地基承载力的差异以及经济性综合考虑,一般选用独立基础或者筏板基础。立于基础底板钢筋网之上的框架柱钢筋必须锚入基础底板的钢筋内,并满足锚固长度。采用传统施工方式,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作为框架柱钢筋施工的辅助装置,能够快速完成框架柱钢筋的定位作业,提高了框架柱的施工效率;定位箍为可调节结构,安装、拆卸方便,并可重复使用,减少了钢筋用料量,节约了施工成本。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包括内圈围箍、外圈围箍、定位装置及支腿;所述内圈围箍、外圈围箍是同心设置的2个矩形框架,并且内圈围箍的长度及宽度、外圈围箍的长度及宽度均能够调节;内圈围箍与外圈围箍通过定位装置定位,并且将位于两者之间环形空隙内、用于组成框架柱钢筋笼的钢筋夹紧固定;内圈围箍的底部四角、外圈围箍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支腿,支腿的底端设夹脚与基础底板的钢筋网夹紧固定。
[0007]所述内圈围箍由L形内箍及内箍调节杆组成,4个L形内箍通过4个内箍调节杆相连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外圈围箍由L形外箍及外箍调节杆组成,4个L形外箍通过4个外箍调节杆相连组成矩形框架结构;L形内箍、内箍调节杆、L形外箍及外箍调节杆上对应开设多个销孔,通过插销锁紧定位。
[0008]所述L形内箍为中空结构,内箍调节杆插入L形内箍的中空槽内;所述L形外箍为中空结构,外箍调节杆插入L形外箍的中空槽内。
[0009]所述L形外箍的内角为圆弧形,L形内箍的外角处固设一个半圆形卡槽,半圆形卡槽与圆弧形内角用于配合固定框架柱钢筋笼的角筋。
[0010]所述夹脚为U形夹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作为框架柱钢筋施工的辅助装置,能够快速完成框架柱钢筋的定位作业,提高
了框架柱的施工效率;
[0013]2)定位箍为可调节结构,安装、拆卸方便,并可回收周转使用;
[0014]3)替代传统的钢筋定位箍,节约了钢材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0015]4)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框架柱施工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采用本技术所述定位箍进行框架柱钢筋施工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是采用本技术所述定位箍定位框架柱钢筋的俯视图。
[0020]图5是角筋固定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所述L形内箍(或L形外箍)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所述内箍调节杆(或外箍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所述U形夹脚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Ⅰ.定位箍1.内圈围箍11.L形内箍12.内箍调节杆2.外圈围箍21.L形外箍22.外箍调节杆3.支腿31.U形夹脚4.插销5.半圆形卡槽6.销孔7.中空槽Ⅱ.框架柱钢筋笼
Ⅱ‑
1.角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包括内圈围箍1、外圈围箍2、定位装置及支腿3;所述内圈围箍1、外圈围箍2是同心设置的2个矩形框架,并且内圈围箍1的长度及宽度、外圈围箍2的长度及宽度均能够调节;内圈围箍1与外圈围箍2通过定位装置定位,并且将位于两者之间环形空隙内、用于组成框架柱钢筋笼Ⅱ的钢筋夹紧固定(如图2

图4所示);内圈围箍1的底部四角、外圈围箍2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支腿3,支腿3的底端设夹脚与基础底板的钢筋网夹紧固定。
[0027]如图1所示,所述内圈围箍1由L形内箍11及内箍调节杆12组成,4个L形内箍11通过4个内箍调节杆12相连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外圈围箍2由L形外箍21及外箍调节杆22组成,4个L形外箍21通过4个外箍调节杆22相连组成矩形框架结构;L形内箍11、内箍调节杆12、L形外箍21及外箍调节杆22上对应开设多个销孔6,通过插销4锁紧定位。
[0028]如图6、图7所示,所述L形内箍11为中空结构,内箍调节杆12插入L形内箍11的中空槽7内;所述L形外箍21为中空结构,外箍调节杆22插入L形外箍21的中空槽7内。
[0029]如图5所示,所述L形外箍21的内角为圆弧形,L形内箍11的外角处固设一个半圆形卡槽5,半圆形卡槽5与圆弧形内角用于配合固定框架柱钢筋笼Ⅱ的角筋
Ⅱ‑
1。
[0030]如图8所示,所述夹脚为U形夹脚31。
[0031]以下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

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由内圈围箍1、外圈围箍2、插销4以及支腿3组成。
[0034]4个L形外箍21和4个L形内箍11分别与对应的4个外箍调节杆22、4个内箍调节杆12通过插销4进行组装,形成2个同心的矩形框架结构。外箍调节杆22、内箍调节杆12分别可以在L形外箍21、L形内箍11的中空槽7内移动。施工时,根据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对内圈围箍1、外圈围箍2的长度、宽度分别进行调整,尺寸调整好后通过插销4进行定位固定。
[0035]内圈围箍1和外圈围箍2的底部四角处分别焊接1个支腿3,支腿3由钢筋及U形夹脚31焊接组成,通过U形夹脚31可以将定位箍Ⅰ夹紧在基础底板的钢筋网上。
[0036]本实施例中,组成外圈围箍2的L形外箍21结构相同,且内角处均设一个直径为30mm的圆角,L形外箍21的2个直角边沿纵向分别钻设若干个直径为20mm的销孔6,L形外箍21设中空槽7,外箍调节杆22可以在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围箍、外圈围箍、定位装置及支腿;所述内圈围箍、外圈围箍是同心设置的2个矩形框架,并且内圈围箍的长度及宽度、外圈围箍的长度及宽度均能够调节;内圈围箍与外圈围箍通过定位装置定位,并且将位于两者之间环形空隙内、用于组成框架柱钢筋笼的钢筋夹紧固定;内圈围箍的底部四角、外圈围箍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支腿,支腿的底端设夹脚与基础底板的钢筋网夹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基础底板框架柱钢筋施工用定位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围箍由L形内箍及内箍调节杆组成,4个L形内箍通过4个内箍调节杆相连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外圈围箍由L形外箍及外箍调节杆组成,4个L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金龙蒋鑫李治野崔济镜张钦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