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93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炭化炉尾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干燥塔、翻转机构和焦油收集机构,干燥塔内腔设有干燥筒,干燥塔与干燥筒之间设有进气管,进气管螺旋环绕在干燥筒外壁,将炭化炉排出的且温度较高的尾气排到进气管中,由于进气管螺旋环绕在干燥筒外壁,且干燥筒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散热孔,这样使得排到进气管中的尾气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孔扩散到干燥筒内对干燥筒内的待炭化物质进行干燥,温度较高的尾气在经过热扩散之后从进气管的出气端排到集油收集机构中进行收集,通过将尾气中的热量用于下一批物料干燥,尾气冷却后凝结成焦油后被收集起来,充分利用了尾气热值,从而提高了尾气的热值的利用率。利用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炭化炉尾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炭化炉是将含碳的有机物料在炉内高温条件下进行干馏、无氧炭化的设备。炭化产品可用于固碳减排、土壤改良、水源净化等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是当前农业生产过程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途径,具有广阔运用前期。炭化炉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含有气化焦油等有害物质,若直接排入空气,会污染环境。
[0003]目前,已有针对炭化炉尾气处理的在先专利,如申请号为CN201921517271.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减小污染的炭化炉,该装置将尾气导回炉体,充分利用了尾气的余热,但尾气冷却后产生的焦油附着在炭产品上,降低了炭产品质量;申请号为CN202010732817.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化工装置用尾气余热降温装置,该装置将尾气通过冷水管冷却过滤后将尾气排出了,但尾气的余热被水吸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且没有设置焦油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以提高尾气热值的利用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干燥塔、翻转机构和焦油收集机构,所述焦油收集机构安装在干燥塔的底部,所述干燥塔内腔设有干燥筒,所述干燥塔套设在干燥筒外部,所述干燥塔与干燥筒之间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螺旋环绕在干燥筒外壁,所述干燥筒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散热孔,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伸出干燥塔外部与外设的炭化炉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焦油收集机构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位于进气管的出气端的上方,所述翻转机构盖设在干燥塔的底部的开口处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翻转机构与干燥塔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两个以上的所述散热孔所排布的路径与进气管环绕的路径相适配。
[0008]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和伺服电机,所述翻转板盖设在干燥塔的底部的开口处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翻转板的一端与干燥塔铰接,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干燥塔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翻转板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净化塔,所述净化塔位于干燥塔一侧,所述净化塔与集油收集机构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塔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干燥塔的顶部的开口处盖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开关把手。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通过将炭化炉排出的且温度较高的尾气排到进气管中,由于进气管螺旋环绕在干
燥筒外壁,且干燥筒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散热孔,这样使得排到进气管中的尾气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孔扩散到干燥筒内对干燥筒内的待炭化物质进行干燥,温度较高的尾气在经过热扩散之后从进气管的出气端排到集油收集机构中进行收集,通过将尾气中的热量用于下一批物料干燥,尾气冷却后凝结成焦油后被收集起来,充分利用了尾气热值,从而提高了尾气的热值的利用率,且可以单独将焦油单独收集起来,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干燥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干燥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干燥塔和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图3的剖视图;
[0017]标号说明:
[0018]1、干燥塔;101、干燥筒;102、散热孔;
[0019]2、翻转机构;201、翻转板;202、伺服电机;
[0020]3、焦油收集机构;
[0021]4、进气管;
[0022]5、净化塔;
[0023]6、密封盖;601、开关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5]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6]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干燥塔、翻转机构和焦油收集机构,所述焦油收集机构安装在干燥塔的底部,所述干燥塔内腔设有干燥筒,所述干燥塔套设在干燥筒外部,所述干燥塔与干燥筒之间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螺旋环绕在干燥筒外壁,所述干燥筒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散热孔,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伸出干燥塔外部与外设的炭化炉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焦油收集机构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位于进气管的出气端的上方,所述翻转机构盖设在干燥塔的底部的开口处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翻转机构与干燥塔活动连接。
[002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通过将炭化炉排出的且温度较高的尾气排到进气管中,由于进气管螺旋环绕在干燥筒外壁,且干燥筒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散热孔,这样使得排到进气管中的尾气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孔扩散到干燥筒内对干燥筒内的待炭化物质进行干燥,温度较高的尾气在经过热扩散之后从进气管的出气端排到集油收集机构中进行收集,通过将尾气中的热量用于下一批物料干燥,尾气冷却后凝结成焦油后被收集起来,充分利用了尾气热值,从而提高了尾气的热值的利用率,且可以单独将焦油单独收集起来,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0029]进一步的,两个以上的所述散热孔所排布的路径与进气管环绕的路径相适配。
[0030]从上述描述可知,使得装有尾气的进气管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地通过散热孔扩散到干燥筒内腔,提高了物料干燥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尾气的热值的利用率。
[0031]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和伺服电机,所述翻转板盖设在干燥塔的底部的开口处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翻转板的一端与干燥塔铰接,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干燥塔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翻转板固定连接。
[0032]从上述描述可知,干燥塔底部设置翻转机构,通过伺服电机进行翻转,使干燥后炭化原料迅速取出;即当干燥筒内腔的物料干燥好之后,驱动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转动带动翻转板翻转使得干燥塔的底部的开口打开,这样干燥完毕的物料就可以从干燥塔的底部的开口出来以备作为炭化炉炭化的原料。
[0033]进一步的,还包括净化塔,所述净化塔位于干燥塔一侧,所述净化塔与集油收集机构连通。
[0034]从上述描述可知,排入到焦油收集机构中的尾气一部分凝结成焦油,一部分还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通过设置净化塔,对剩余的尾气进行净化。
[0035]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塔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干燥塔的顶部的开口处盖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开关把手。
[0036]从上述描述可知,将干燥塔的顶部设计敞开式开口,能够便于炭化原料装入干燥塔内。
[0037]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
[0038]请参照图1、图2和图4,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塔、翻转机构和焦油收集机构,所述焦油收集机构安装在干燥塔的底部,所述干燥塔内腔设有干燥筒,所述干燥塔套设在干燥筒外部,所述干燥塔与干燥筒之间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螺旋环绕在干燥筒外壁,所述干燥筒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散热孔,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伸出干燥塔外部与外设的炭化炉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焦油收集机构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位于进气管的出气端的上方,所述翻转机构盖设在干燥塔的底部的开口处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翻转机构与干燥塔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的所述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斌郑郅炜刘伟叶祖云郑世仲蔡烈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