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75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2
本申请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发动机;车架,支撑发动机;行走组件,行走组件与车架连接,行走组件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油箱,设置在车架的上方;罩壳,至少覆盖部分车架,罩壳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陷的定风槽,定风槽相对于油箱靠近前车轮,沿摩托车宽度方向,定风槽基本对称分布于油箱的两侧,沿前车轮到后车轮的方向,定风槽向上倾斜设置。该种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由于定风槽为前低后高的状态,气流能够通过定风槽给前车轮提供下压力,降低前车轮上抬风险;而且相比于单独增加定风翼等独立部件,在罩壳上设置定风槽,可以保证定风槽的强度,可以更好地将下压力传导至前车轮,且不会额外增加风阻和整车负荷。阻和整车负荷。阻和整车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


[0001]本申请涉及摩托车
,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作为一种灵便快速的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客货运输、体育竞赛等。当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前车轮有抬起的风险。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前车轮抬起的风险,通常会在摩托车上单独增加定风翼,以通过定风翼对前车轮产生下压力,有助于防止前车轮抬起,提高了摩托车的行驶稳定性。然而,在摩托车上单独增加定风翼,存在额外增加摩托车风阻的风险,而且会增加整车负荷,不利于提高整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摩托车,能够降低前车轮抬起的风险,且不会额外增加摩托车风阻和整车负荷。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
[0005]发动机;
[0006]车架,支撑所述发动机;
[0007]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
[0008]油箱,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上方;
[0009]罩壳,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车架,所述罩壳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陷的定风槽,所述定风槽相对于所述油箱靠近所述前车轮,沿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所述定风槽基本对称分布于所述油箱的两侧,沿所述前车轮到所述后车轮的方向,所述定风槽向上倾斜设置。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风槽的上表面为曲面。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前车轮到所述后车轮的方向,所述定风槽向下投影的宽度逐渐增大。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所述定风槽远离所述油箱的侧壁高度小于靠近所述油箱的侧壁高度。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风槽的槽宽为K,80mm≤K≤100mm。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油箱包括供驾驶员腿部夹持的第一夹持部,沿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基本对称分布于两侧的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包括夹持前端和夹持后端,所述夹持前端相对于所述夹持后端靠近所述前车轮,从所述夹持前端到所述夹持后端,所述夹持面逐渐靠近所述油箱的中平面,其中,沿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所述油箱关于所述中平面基本对称。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罩壳包括第一挡风部,沿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挡风部基本对称分布于所述油箱的两侧,且第一挡风部相对于第一夹持部靠近前车轮,沿所述前车轮到所述后车轮的方向,所述第一挡风部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挡风部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向外凸起以形成第一挡风结构。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油箱包括第二挡风结构,所述第二挡风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挡风结构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挡风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向外凸起,沿所述摩托车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挡风结构的投影位于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风结构的投影范围内。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前车轮到所述后车轮的方向,所述第一夹持面向上倾斜设置,且在由上到下的方向,所述第一夹持面逐渐远离所述中平面。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油箱为金属材质,所述罩壳为树脂材质。
[0019]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当驾驶员驾驶摩托车向前高速行驶时,气流经过定风槽,由于定风槽为前低后高的状态,气流能够通过定风槽给前车轮提供下压力,降低前车轮上抬风险;而且相比于单独增加定风翼等独立部件,在罩壳上设置定风槽,可以保证定风槽的强度,可以更好地将下压力传导至前车轮,且不会额外增加风阻和整车负荷。
[00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摩托车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0023]图2为图1中摩托车的左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
[0025]图4为图1中摩托车的正视图;
[0026]图5为图4中II处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

摩托车;
[0029]10

发动机;
[0030]20

车架;
[0031]30

行走组件;
[0032]301

前车轮;
[0033]302

后车轮;
[0034]40

骑乘系统;
[0035]1‑
油箱;
[0036]11

第一夹持部;
[0037]111

第一夹持面;
[0038]111A

夹持前端;
[0039]111B

夹持后端;
[0040]12

第二挡风结构;
[0041]50

罩壳;
[0042]51

挡风组件;
[0043]511

第一挡风部;
[0044]511A

第一挡风结构;
[0045]511B

侧导风面;
[0046]511Ba

定风槽;
[0047]512

第二挡风部;
[0048]512A

凸起位置;
[0049]513

第二夹持部;
[0050]513A

第二夹持面;
[0051]513B

凹陷;
[0052]514

第三挡风部;
[0053]60

水箱。
[005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56]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58]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59]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100)包括:发动机(10);车架(20),支撑所述发动机(10);行走组件(30),所述行走组件(30)与所述车架(20)连接,所述行走组件(30)包括前车轮(301)和后车轮(302);油箱(1),设置在所述车架(20)的上方;罩壳(50),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车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50)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陷的定风槽(511Ba),所述定风槽(511Ba)相对于所述油箱(1)靠近所述前车轮(301),沿所述摩托车(100)宽度方向,所述定风槽(511Ba)基本对称分布于所述油箱(1)的两侧,沿所述前车轮(301)到所述后车轮(302)的方向,所述定风槽(511Ba)向上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风槽(511Ba)的上表面为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车轮(301)到所述后车轮(302)的方向,所述定风槽(511Ba)向下投影的宽度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摩托车(100)宽度方向,所述定风槽(511Ba)远离所述油箱(1)的侧壁高度小于靠近所述油箱(1)的侧壁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风槽(511Ba)的槽宽为K,80mm≤K≤1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包括供驾驶员腿部夹持的第一夹持部(11),沿所述摩托车(100)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夹持部(11)包括基本对称分布于两侧的第一夹持面(111),所述第一夹持面(111)包括夹持前端(111A)和夹持后端(111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蛟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