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143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属于环保厕所技术领域;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提出了吸收性种植池和发酵池设计,其中,吸收性种植池基于植被层根系吸收营养和蒸腾水份的原理,将经过土壤层以及尿液处理反应层稀释和生物降解的尿液分解物通过毛细作用提升并吸收,完成尿液处理吸收,避免臭味及氨气的溢出;更进一步的在吸收性种植池和发酵池均设置有溢流口,用于使用过程中的过饱和分流,同时利用发酵池设计,可针对稀释尿液混合物利用生物酶法进行二次发酵处理,使其回到循环供养植物生长或做商业价值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使用成本高,运维难度大以及易造成污染源增加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厕所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水生态厕所,是市面上环保厕所中的一类,是指具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调污染物自净和资源循环利用和兼顾免水冲功能的一类厕所,其粪便收集机构与尿液收集机构相互独立,后续再针对性的分别对粪便和尿液进行处理,相较于市面上普通类型的生态厕所而言,此类设计能更进一步的减少水资源的使用,更加的节能环保。
[0003]与常见的环保厕所不同,无水生态厕所的粪便处理工作和小便处理工作是相互独立进行的,在低成本运营要求下,小便净化处理工作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小便净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净化处理方法、高温蒸馏净化处理方法、尿液收集发酵微生物处理方法以及物理过滤净化处理方法,其中化学净化处理难以达到排放标准,且易造成污染源增加的问题;高温蒸馏净化处理方法、尿液收集发酵微生物处理方法以及物理过滤净化处理方法的处理成本较高,运营维护难度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设计使用成本高,运维难度大以及易造成污染源增加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建设植被自养型小便处理池,所述小便处理池包括有吸收性种植池和发酵池;S2、在吸收性种植池的下层设置尿液处理反应层,在所述尿液处理反应层上方铺设土壤层,同时在土壤层上种植植被层;S3、将植被自养型小便处理池周边一个或多个生态厕所日常产生的尿液通过连通管导入至吸收性种植池下层的尿液处理反应层底部,自下而上依次利用尿液处理反应层和土壤层对尿液进行处理,最后由植被层对处理后的尿液进行吸收、利用;S4、在吸收性种植池的侧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第一溢流口,用于吸收性种植池过饱和分流,所述第一溢流口与发酵池相连通;S5、将发酵池设置在吸收性种植池上第一溢流口一侧,用于在吸收性种植池过饱和状态下分担尿液存储压力;所述发酵池内设置有二次反应层,用于对其中溢流储存的尿液进行进一步的反应处理;S6、在发酵池内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第二溢流口,在第二溢流口上固定连接有排料管,用于实现二次处理后尿液的进一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0006]优选地,所述S2中提到尿液处理反应层为多层式设计,自下而上依次为:初净化流层、二次净化流层、上升层、压力层、二次进入层和吸收层;其中,初净化流层和二次净化流层分别为大石子层和小石子层,用于对所注入的尿液混合物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小石子层可进一步作为细菌附着菌膜载体;上升层为干草层,利用干草的吸水性,可进一步促进植物蒸腾作用的发生,同时还可调节水分、提供有机碳源;压力层为砂砾层,用于实现输水排水、孔隙增氧,调节各层级间压力;二次进入层为干燥砂土层,具有吸水和过滤功效,同时能进一步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层为衔接土壤层,其中富含尿液吸收处理用微生物和菌群,同时可作为与上层富营养层之间的过渡层。
[0007]优选地,所述S3中提到的对尿液进行处理吸收,基于植被层根系吸收营养和蒸腾水份的原理,将经过土壤层以及尿液处理反应层稀释和生物降解的尿液分解物通过毛细作用提升并吸收,完成尿液处理吸收,避免臭味及氨气的溢出。
[0008]优选地,所述S4中提到的第一溢流口的高度依据植被层的规模体积、所在地的温、湿度以降雨频率合理设置,具体设置规则如下:A1、植被层的规模体积:植被层的规模体积越大,第一溢流口高度越高,反之越低;A2、所在地温、湿度:所在地温、湿度越高,第一溢流口高度越高,反之越低;A3、所在地降雨频率:所在地降雨频率越高,第一溢流口高度越高,反之越低。
[0009]优选地,所述S5中提到的二次反应层采用生物酶反应层。
[0010]优选地,所述发酵池内安装有主动泵液装置,所述泵液装置与第二溢流口相匹配,用于主动泵液工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基于植被自养能力提出了一种无水生态厕所用小便处理方法,利用植被层根系吸收营养和蒸腾水份的原理,将经过土壤层以及尿液处理反应层稀释和生物降解的尿液分解物通过毛细作用提升并吸收,完成尿液处理吸收,避免臭味及氨气的溢出,相较于现有设计,本专利技术变废为宝,化尿液为营养和水分,用以供养景观化绿植,无需额外灌溉及施肥,从而大大降低维护成本;(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饱和溢流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植被净化处理系统的净化能力(即植被层的规模体积)以及所在的温湿度、降雨率自行调整第一溢流口的高度,确保吸收性种植池能够充分发挥尿液净化处理功能;(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计了发酵池,用于对吸收性种植池溢流储存的尿液或稀释尿液混合液进行分流储存以及微生物发酵处理,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尿液净化程度,使其回到循环供养植物生长或做商业价值利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建设植被自养型小便处理池,小便处理池包括有吸收性种植池和发酵池;S2、在吸收性种植池的下层设置尿液处理反应层,在尿液处理反应层上方铺设土壤层,同时在土壤层上种植植被层;S2中提到尿液处理反应层为多层式设计,自下而上依次为:初净化流层、二次净化流层、上升层、压力层、二次进入层和吸收层;其中,初净化流层和二次净化流层分别为大石子层和小石子层,用于对所注入的尿液混合物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小石子层可进一步作为细菌附着菌膜载体;上升层为干草层,利用干草的吸水性,可进一步促进植物蒸腾作用的发生,同时还可调节水分、提供有机碳源;压力层为砂砾层,用于实现输水排水、孔隙增氧,调节各层级间压力;二次进入层为干燥砂土层,具有吸水和过滤功效,同时能进一步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层为衔接土壤层,其中富含尿液吸收处理用微生物和菌群,同时可作为与上层富营养层之间的过渡层;S3、将植被自养型小便处理池周边一个或多个生态厕所日常产生的尿液通过连通管导入至吸收性种植池下层的尿液处理反应层底部,自下而上依次利用尿液处理反应层和土壤层对尿液进行处理,最后由植被层对处理后的尿液进行吸收、利用;S3中提到的对尿液进行处理吸收,基于植被层根系吸收营养和蒸腾水份的原理,将经过土壤层以及尿液处理反应层稀释和生物降解的尿液分解物通过毛细作用提升并吸收,完成尿液处理吸收,避免臭味及氨气的溢出;S4、在吸收性种植池的侧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第一溢流口,用于吸收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建设植被自养型小便处理池,所述小便处理池包括有吸收性种植池和发酵池;S2、在吸收性种植池的下层设置尿液处理反应层,在所述尿液处理反应层上方铺设土壤层,同时在土壤层上种植植被层;S3、将植被自养型小便处理池周边一个或多个生态厕所日常产生的尿液通过连通管导入至吸收性种植池下层的尿液处理反应层底部,自下而上依次利用尿液处理反应层和土壤层对尿液进行处理,最后由植被层对处理后的尿液进行吸收、利用;S4、在吸收性种植池的侧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第一溢流口,用于吸收性种植池过饱和分流,所述第一溢流口与发酵池相连通;S5、将发酵池设置在吸收性种植池上第一溢流口一侧,用于在吸收性种植池过饱和状态下分担尿液存储压力;所述发酵池内设置有二次反应层,用于对其中溢流储存的尿液进行进一步的反应处理;S6、在发酵池内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第二溢流口,在第二溢流口上固定连接有排料管,用于实现二次处理后尿液的进一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厕所用植被自养处理小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提到尿液处理反应层为多层式设计,自下而上依次为:初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超任伟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佳宜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