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130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从左至右分别依次设置有厌氧室、好氧室和净化室,所述厌氧室和好氧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好氧室和净化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导水管,其设置在好氧室内部的上方,所述导水管与第一隔板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架,且加强架与处理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散水组件,其设置在导水管的下方,所述散水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散水组件由转管、分水筒、散水板和环板。其实现了增加污水内部含氧量的能力,从而解决了污水内部含氧量低,导致好氧处理室内好氧微生物不能稳定生长,影响污水的净化处理,不利于水生态的修复工作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且浪费严重,且同时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重视不够,水资源存在过度开采的现象,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和高氮磷的生活污水不断汇入自然流域的水体中,导致流域水环境的水质急剧恶化,呈重金属复合污染和富营养化状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危及人们的生活与健,需要对水体进行处理,以恢复生态环境;
[0003]例如公告号为CN112723544B的授权专利(一种基于水利调配的流域水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污水净化滤池及蓄洪排灌湿地,所述污水净化滤池设置于入河排污口处,污水净化滤池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好氧处理室、缺氧处理室、折流厌氧室,折流厌氧室内设置有折流板,通过设置水泵和射流器,在空间序列上实现缺氧—厌氧—好氧不断循;
[0004]上述现有技术虽然方便净化污水提高水质,但是在采用污水净化滤池处理入河排污口处的污水时,污水净化滤池内从缺氧处理室内导出的污水是从好氧处理室的底部排进慢慢上升到,使得污水内部含氧量低,进而使得好氧处理室内好氧微生物不能稳定生长,影响污水的净化处理,不利于水生态的修复工作;因此市场急需研制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污水内部含氧量低,导致好氧处理室内好氧微生物不能稳定生长,影响污水的净化处理,不利于水生态的修复工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从左至右分别依次设置有厌氧室、好氧室和净化室,所述厌氧室和好氧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好氧室和净化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
[0007]导水管,其设置在好氧室内部的上方,所述导水管与第一隔板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架,且加强架与处理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散水组件,其设置在导水管的下方,所述散水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散水组件由转管、分水筒、散水板和环板,所述转管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
[0009]优选的,所述转管固定安装于分水筒的上方,所述分水筒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水口,所述分水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水板,所述分水筒固定安装于环板的上方,所述散水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头,且固定头与转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头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管,且支管与导水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好氧室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若
干个填料架,所述安装架下方的中间设置有沉水搅拌器。
[0011]优选的,所述好氧室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网板,所述第二网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砖层,所述第二砖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污泥床,所述好氧室的内部沿第二污泥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板,所述处理箱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进风箱,且进风箱与好氧室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厌氧室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水体分布器,且水体分布器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网板,所述第一网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砖层,所述第一砖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污泥床。
[0013]优选的,所述厌氧室的内部沿第一污泥床的上方设置有滤板,所述处理箱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与厌氧室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净化室的内部沿第二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台,所述净化室内部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所述处理箱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气管,且导气管与气体分布器连通,所述气体分布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散气管,所述散气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锥台,所述散气管的外侧设置有气孔。
[0015]优选的,所述净化室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吸附箱,所述吸附箱的下方设置有底台,所述吸附箱的上方设置有封门,且封门与处理箱转动连接,所述吸附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板,且第二分板与处理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调配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该专利技术通过在好氧室的导水管下方设置散水组件,其散水组件位置高于水面,使得污水流出时,可以与空气接触,增加污水内的氧含量,其中散水组件由转管、分水筒、散水板和环板,在分水筒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水口,使得污水可以分散成多个支流流出,提高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能力,同时在转管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在污水流经转管时,通过螺旋叶片的作用,使得污水可以进行螺旋下流,从而在污水的快速螺旋流动下,可以产生移动的螺旋离心力,使得散水组件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污水呈弧线形流出下落,进一步提高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能力,使得污水内部的氧含量更高,从而通过增加污水内部的氧含量,使得好氧室内的微生物可以稳定生长,提高了污水的净化处理的效果,使流入自然流域的水体变得更加美环保健康,有利于水生态的修复工作。
[0019]2.该专利技术通过厌氧室的设置,其中在厌氧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污泥床,待处理的污水通过水体分布器从厌氧室的底部向上流动,通过反硝化反应,利用污水中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进行脱氮,并通过第一污泥床的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能力。
[0020]3.该专利技术通过净化室的设置,其中在净化室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散气管和吸附箱,通过散气管可以向周围散发臭氧,通过与污水接触,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氧化分解并脱除酚类、铁、锰以及由微生物、水草和藻类等有机物所产生的异味和异臭,然后在通过吸附箱内部的活性炭的作用,对污水中的异味及异色进行吸附清洗,从而清除了污水的异味,增加了污水净化效果,有利于流域水体的修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处理箱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散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管和分水筒的剖视图。
[0026]图中:1、处理箱;2、进水管;3、排放管;4、调配管;5、排气管;6、进风箱;7、导气管;8、封门;9、第一隔板;10、第二隔板;11、厌氧室;12、好氧室;13、净化室;14、滤板;15、第一污泥床;16、第一砖层;17、第一网板;18、第一支架;19、水体分布器;20、导水管;21、加强架;22、散水组件;23、第二支架;24、第二网板;25、第二砖层;26、第二污泥床;27、沉水搅拌器;28、填料架;29、安装架;30、第一分板;31、导台;32、气体分布器;33、散气管;34、锥台;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从左至右分别依次设置有厌氧室(11)、好氧室(12)和净化室(13),所述厌氧室(11)和好氧室(1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9),所述好氧室(12)和净化室(1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0),其特征在于:导水管(20),其设置在好氧室(12)内部的上方,所述导水管(20)与第一隔板(9)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架(21),且加强架(21)与处理箱(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散水组件(22),其设置在导水管(20)的下方,所述散水组件(22)设置有两个,所述散水组件(22)由转管(40)、分水筒(41)、散水板(42)和环板(43),所述转管(4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45),所述固定杆(4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管(40)固定安装于分水筒(41)的上方,所述分水筒(4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水口(44),所述分水筒(4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水板(42),所述分水筒(41)固定安装于环板(43)的上方,所述散水组件(2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头(39),且固定头(39)与转管(4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头(3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管(38),且支管(38)与导水管(20)通过法兰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室(12)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安装架(29),所述安装架(29)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填料架(28),所述安装架(29)下方的中间设置有沉水搅拌器(2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流域水利调配的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室(12)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23),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网板(24),所述第二网板(2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砖层(25),所述第二砖层(2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污泥床(26),所述好氧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馨悦阎越宽杨阳潘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泷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